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7):18-18
日前下发的房地产调控“新国八条”.其中明确提出地方政府制定房地产价格控制的指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这是第一次将楼市以前虚化的“责任”落实到了数据考核指标上。目前,住建部正督促地方政府尽快上报各地的房价控涨任务目标。而继多个城市出台“限购令”之后.被称为目前最严厉的北京“禁三禁二”限购政策也已出台.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4,(27):16-17
正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明确提出,今年将实施房地产市场"双向调控",即分类指导,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和供应结构,采取必要手段,消化库存。呼和浩特选了个最好的时机,摘下了套在自己头上的限购紧箍——6月20日,呼和浩特明确发文通知楼市限购取消,这是今年以来地方政府楼市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18-18
10月11日.佛山住建局发文称对四类人群放宽限购.但不到10个小时后就被另一个暂缓执行的紧急通知所取代。另据报道.马鞍山已经实施对两类购房者给予所纳契税100%补助的政策。种种迹象表明.随着楼市成交量下滑、土地出让金减少.地方政府按捺不住了。自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来.“限购”政策一直是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方利益群体博弈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楼市的限购之路,已经足足走了4年。在过去的10年,关于楼市调控的文件足足下发了179份,限购令被视作效力最猛也最受争议的政策。 2014年,楼市悄然变奏限购令这条4年来“捆绑”房地产行业的铁律开始悄然松动,46个限购城市中已经有37个或明或暗地开始松绑城市限购松绑率近60%,包括户籍政策松绑、公积金政策松绑、税货减免等至此,各地政府曲线救市已成燎原之势、涨的时候不敢买,开始降了更不敢买,这就是纠结的中国买房者的心态,“不少二、三线城市急欲摆脱限购对楼市活力的束缚,而一旦这些城市取消限购、松绑楼市,销量未必能立竿见影。”浙江利时商业管理杭州分公司总经理李兴军的判断,正应和了开发商谨慎拿地消极入市的大趋势。虽然不同城市针对自身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松绑方案”,但多数楼市数据仍在低选区域徘徊。就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限购松绑也仅仅能给低迷的楼市带来那么一点点亮光,楼市想要回暖复苏,还需要放宽房贷政策等更多激励措施的跟进。  相似文献   

5.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回调的影响,我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业进入调整期,房屋销量大幅度下降、房价略有回落。房地产业急剧降温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2008年末,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发展的利率、信贷和税收政策,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在经历了一年多振荡后开始回升。至2009年一季度末,全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一些城市的房屋成交量止跌上升。  相似文献   

6.
进入4月份以来。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楼市出现回暖迹象,部分地区楼市“量价齐升”。“五一”小长假期间,有部分开发商为试探市场对价格小幅松动,多个楼盘涌现抢购风潮。除一线城市外,不少诸如海口、哈尔滨、常州等受限购影响较小的二、三线城市楼盘销售也开始回暖。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各地房地产成交量都有所回升,市场处于最后的胶着状态。  相似文献   

7.
夏业良 《决策》2005,(5):55-55
在一系列市场化的调控手段不能奏效后,中央不得不动用行政调控的“法宝”,行政调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这是个值得怀疑的命题。而有评论说,有关地方政府有意识地纵容和支持本地房地产价格上涨,我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某一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关键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力量,如果因为某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就责备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以摘下他们的“乌纱帽”相威胁,那么这个板子打得多少有些冤枉和不是地方。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1,(37):10-10
与衢州、台州等地出台的“限购令”相比.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则选择相对宽松的“限价政策”。9月13日的《经济参考报》调查分析.二三线城市“限价令”的普遍出现.显示地方政府在执行限购政策的不情愿和博弈心理。专家指出.“限价令”仅仅影响价格.  相似文献   

9.
当前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由此引起购买力相对不足,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受到影响以及社会福利感不足的情况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在国家出台限购令的同时,重庆地区作为首批进行房产税试点的城市,受到各方关注;而大连地区,则出台了相关的限购细则,来确保限购令的执行。本文通过对近期重庆和大连地区房地产的相关政策和数据的解读,分析在“限购令”下的重庆和大连的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0.
经历3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在今年盛夏跌至GDP单季增长7.6%的近年新低。这并非短期的经济不景气,中国经济正在内外夹击下探寻新的增长模式。尤其是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紧绷的大背景下,卖地财政越来越捉襟见肘。如何解决土地财政绑架房地产调控、如何根本性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以及中央地方两级财源分配失衡等一系列难题,都使得重构地方财税体系到了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1,(35):18-18
浙江台州市包含限购举措在内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作为新一轮调控下全国第一个制定并执行限购政策的二、三线城市.台州限购政策的出台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不久前住建部关于二、三线城市限购五条具体标准的回应。在台州的示范之下.二、三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将陆续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资讯     
《领导文萃》2011,(22):133-138
经济中国的银行系统面临重大风险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再次警告说,中国的银行系统在今后数年面临重大风险,同时说,房地产市场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惠誉公司的一名分析师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尽管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背负着巨额债务,但该公司对房地产部门更感到担忧。房地产行业是中国20年来实现迅猛增长的基础,该市场的健康状况对建筑、钢铁和水泥行业极为关键。省市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经济的下滑,我国房地产行业终于告别了暴利时代,步入调整期。而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相继推出“购房落户”政策,不同程度地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消费。在房市低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推出“购房落户”政策就是力图通过户籍政策利器,扭转房市的颓势,使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从中获益,公众却因为房产附加了户籍利益,  相似文献   

14.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1,(9):138-139
中国的发展环境比过去更加严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认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难题是“消化”此前遗留下来的经济隐患。他分析,首先,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经济或有下滑风险。其次,中国最近两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23):10-10
外媒关注中国三年多来首次降息《日本经济新闻》6月8日由于经济放缓迹象最近日趋鲜明。此次时隔3年零6个月后再次下调利率,显示出政府支撑经济增长的态度。由于担心出现泡沫,房地产市场的紧缩政策仍将继续执行,中国政府希望尽早消除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09,(17):8-8
财政部调查显示,许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长过快,增长率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其中城市建设债务成为地方债务的主体,举债搞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另外,地方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银行成为政府的最大债权人。由于还债高峰期的到来,这对于大多数还只是“吃饭财政”的地方政府来说.  相似文献   

17.
语录     
现在的房地产调控方向不对,必须得改。限购是对的,但限购仅仅是第一步。只是降温,降温并未解决病理,从土地的供给方式到房地产的开发方式到政府的税收方式,都要全面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实证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姜春海 《管理世界》2005,(12):71-84
由于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乘数带动效应,因此房地产业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进而常常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选对象和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有关泡沫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定义了房地产基本价值、投机泡沫和泡沫度,并利用中国房地产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基本价值、投机泡沫和泡沫度进行了实际计算,得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而且比较严重的结论,并解释了中国房地产投机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挤出房地产泡沫的若干政策,并特别指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有关政策能否“上令下达,不打埋伏”是挤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过去5年,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22%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1.5个百分点左右。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的调整已经开始,相应的房地产投资出现明显下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楼市“异动”频繁引中央政治局关注自本轮楼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地方政府不断释放调控放松信号,试探中央对调控政策的底线。而近期,除了南京、郑州等地相继出现的“微调”政策外,一些地方限购政策到期以后,没再继续执行,成为地方政府与中央博弈的一个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