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差的冠军     
《人生与伴侣》2011,(9):50-50
我的一个同学,别人总说她笨,说她不会有什么出息。在班里,她学习是倒数的,老师怀疑她智力有问题,因为她也格外用功,她并不是个坏学生,而且是最用功的一个,可就是什么都搞不好。但她喜欢刺绣,她绣的花栩栩如生,老师说她,你看来只能当一个女工了。  相似文献   

2.
文泥 《今日南国》2007,(5):74-74
10多年来,他总像一个影子站在她的身后,在她笑着、哭着或伤心的时候。她的父母在她很小时,便放心地把她托付给他,因为知道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无数次放学的时候,他静静地等她抄完所有罚抄的生词,再和她一起在依稀的暮色里一前一后地回家;早晨,他等她梳好辫子,跟在她身后看她和别的女同学蹦蹦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只小小的蚊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遇到了她。她是一个人类,我却发现:自己爱上了她。可不该是这样,作为一个被人类讨厌的生物,特别是她,我亲眼见到过,她对着一只还在动的甲壳虫尖叫。我知道,我不可能。我偷偷地跟着她,偷偷飞在她身后,偷偷看着她的背影。  相似文献   

4.
王军 《老友》2013,(10):41
9年前,我与老伴相识。当时,我在公园里组织一个联欢会,我见她搀扶着一位老人来看我主持节目,便递上两个小方凳,让她和老人坐在前面。演出结束后,我和她聊天,得知她在一个监狱里面已经工作了20多年、已离异、身边有一个小女孩。打这以后,我与她有了更多的接触,并向她表露了爱慕之心。也许是我的真诚和坦率打动了她,她欣然同意。经过深入了解和慎重考虑,我  相似文献   

5.
王雯 《今日南国》2007,(19):33-35
1976年,年仅20岁的她走进华北居委会工作,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她每天踩着自行车,披着朝露,第一个走进那间简陋的办公室;每天,她不知要多少次耐心地回复居民们的求助或咨询电话,她的声音温柔悦耳,像缕缕春风,消融生活中的坚冰;她总是那么善解人意,像春天里的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她总是精神抖擞地在社区的一幢幢楼房之间穿梭,解决一个又一个居民的难题;她总是习惯在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轻轻地走在社区的夜色里,她熟悉这里的每一个窗口,了解每一个屋顶下的故事,在万家灯火阑珊处,记录着她深情的眼波和疲惫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谭璇是一个身材娇小的普通女子,却也是一位独具一格的检察官。尽管她只是一个城区检察院的科长,尽管她不是一个经常坐在主席台,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角色,但是她在中国检察官群体中却灿烂夺目。  相似文献   

7.
味道     
款款 《人生与伴侣》2014,(10):27-27
她信奉人与人之间气味的吸引。声称“相同的气味隔着八丈远,都可以闻得到” 某一天.她在商场拥挤的电梯间,闻到了让她心动的味道电梯门一开,人都往外走、她着急追上去,却不知是哪一个,、匆忙间崴了脚,只看到一个穿着黑色外套的背影。 从此这个背影,时时出现在她眼前在她拍片时、吃饭时、约会时……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居然因为一种气味.记挂上了一个陌生人,  相似文献   

8.
作为广西时尚界的一姐,沙小丹是一个很有气场的女人,与她在一起,你会不知小觉被她吸引;她的观点,她的想法,她对生活的感悟,对女人角色的理解,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她的优雅,她的知性,就像她和她衣橱的故事.在她看来,衣橱是一个女子从女孩成长到女人的物的见证,它见证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成长过程,承载了女人一生的梦想.在这小小的空间,一套衣饰就是一个人或悲或喜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妈妈走了     
乌娜生活在一个阳光之家。她有两个哥哥——卡勒尔和保罗,一个比她大七岁,另一个比她大五岁。一个对天下事几乎无所不知,另一个知道的也许不那么多,不那么精确,却拥有独特的、坚定不移的见解。乌娜为他们感到骄傲。乌娜很爱爸爸妈妈,但比较起来,她对妈妈的爱更深一层。妈妈是电影编剧兼导演,她通常在家里撰写剧本,然后带领摄制组满世界去拍片。  相似文献   

10.
82岁的72变     
改变从一个电子相簿开始 82岁的老太太陈燕冰像小孩一样,这次她要儿子答应她:圣诞期间和朋友欧洲10日游。但她血糖偏高,且腿脚不很灵便,旅行团已经不接受她这个年龄的游客报名了。儿子否决了这个要求,不过,却需要在其他方面补偿她。为了讨她开心,给她买了一个电子相簿。  相似文献   

11.
“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的赛珍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珍珠是一个"异乡人",也是一个"边缘人",她具有"异乡人"身份和"边缘人"人格。虽然她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虽然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但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美国,赛珍珠都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人","异乡人"的身份催化了她"边缘人"的"人格",从而对她的创作和事业选择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管曦的故事     
嘉禾 《北京纪事》2015,(12):74-77
好莱坞电影圈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中国女孩,每次工作一定穿得漂漂亮亮,即使要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到处跑,这就是管曦。说到管曦,认识她的人都能给出同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既有天赋又极其努力的人,即便是在忙碌的情况下,每每见到她,都是非常优雅的样子。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她能唱高雅的歌剧,跳欢快的弗拉门戈舞。一个人的时候她又常常写诗,再自己谱曲悠悠地唱出来。在白人、犹太人遍布的好莱坞,毕业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她,做着很少亚裔女性做的职业。于是她就被加上了很多定语:美女导演、亚洲女摄影师。而她现在所收获的一切都源于三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因为一个梦想,横跨太平洋来到了洛杉矶,在这里追寻着她将一生执着的导演梦。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飞虎队让童年的她认识中国,看过了抗战的影片她为中国而来:她开着奔驰来北京,她建立起自己的国际品牌;她相信冥冥深处应有一个伟大的灵在保佑着她的东方之旅,Malmstrom——她选择了一个幸福的姓氏。  相似文献   

14.
我的一个同学,别人总说她笨,说她不会有什么出息,在班里,她学习是倒数的,老师怀疑她智力有问题,因为她格外地用功,可就是什么都学不好。可她喜欢刺绣,她绣的花跟真的一样,老师说她,你看来只能当一个女工了。她果真没有考上大学。送我  相似文献   

15.
美丽雪花飘     
她,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个文静的女生。她总喜欢默默地呆在一角,读着她的圣贤书,那神态仿佛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仙子。也只有她的好友了解她其实不是那么孤傲。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个极有表演天赋的瑞典女孩。她的父亲是一个极有艺术天赋的摄影师,幼小的她就在父亲的摄影机前即兴表演小品。后来,她不幸成了孤儿,表演和舞台就成了她的避难  相似文献   

17.
征婚须知     
她两岁丧母,12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她常常一个人沉浸在遐想的世界中。14岁时,她在日记中记录下了自己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18岁,她梦想在戏剧界成名,可是她的叔叔——她唯一的监护人,却要她当一个售货员或者什么人的秘书。  相似文献   

18.
正上大学时,因为身材肥胖,她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她疑心同学们会暗地里嘲讽她,所以终日在自卑中徘徊。因为不敢参加体育课期末考试,她险些毕不了业。那时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所有人都不要看她,她专门穿蓝色和灰色的衣服,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彻底隐藏起来。有一天,她一个人逛街,看到对面走来一个比自己更胖的女孩。女孩穿着艳丽的时装,充满自信,笑容灿  相似文献   

19.
孝子黄集金     
李秋秋  黄永东 《老友》2012,(10):30-31
有这样一个老人,她很不幸,年轻时生养了几个子女,都夭折了;老伴去世后,自己又于1998年瘫痪,卧床至今已14年之久。然而,她又很幸运,虽然她没有亲生儿子,但却有一个待她比亲生儿子还好的养子。在老人瘫痪在床的日日夜夜,养子每天为她端屎端尿擦身更衣,每餐一口一口地喂她  相似文献   

20.
去大理的时候听来一个故事,是一个酒吧老板娘的自述,我们在一起喝酒,她说她的故事,又仿佛是别人的。她说,好好似天使突然降临。他是IT新贵,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