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报性质的晚报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晚报,诞生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作为党和政府的机关报,享有较高的政治待遇,同时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进入21世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党报性质的晚报必须面对,也必须参与报业竞争。今年,湖南随着《潇湘晨报》的面世,《三湘都市报》的扩版,报业湘军又开始了一场大战。《长沙晚报》,作为党报性质的晚报,如何开展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从而确立其报业核心地位,这是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首先,作为党报,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权威性强,可信度高,能够及时地了解党的路线…  相似文献   

2.
茂名晚报副刊部主编的《都市生活》专栏创办于2000年,经过4年的成长,从创办之初主要刊发读者反映市民生存状态的短稿,逐步形成由本部编辑记者一手策划采编的与党和政府的工作休戚相关、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连、与市民生活朝夕相见的专版,社会声誉日隆。笔者在副刊  相似文献   

3.
地市报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长期来一直处在天之骄子的地位。它之所以没有“温饱”问题,主要是地方党委及政府把它作为引导和调控舆论,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贯彻党委精神的喉舌,因此地方党报倍受关照呵护。但是随着媒体竞争加剧,地方党报一控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它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地市党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找和拓展生存空间?我认为,关键在于发挥自身地域、权威等方面优势,改进报道方式,贴近百姓诉求,真正做到“党报权威、晚报特色”。以《长沙晚报》为例,近几年经过连续三次大规模改版,在这些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有效的尝试,取得了…  相似文献   

4.
晚报要用新闻来“招客”的话,副刊要起到“留客”的作用。要将副刊办成晚报品牌,副刊必须在与晚报总体架构和整体风格协调的前提下,强化新闻性,突出地方性,凸现开放性,增强互动性,提升副刊的品位,方能适应时代变化,适应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5.
党报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其主要工作机制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人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及时传播新闻、信息。作为党报组成部分的文艺副刊,它的职能、宣传指导思想必须同整个报纸的宣传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宣传手段、方法、形式。 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作品、文章,既不同于报纸上的新闻,评论,也不同于文艺杂志上的文学作品,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习惯称“新闻文学”“新闻文学”按照新闻规律,按照新闻的党性原则,努力使新闻性,艺术性,专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整个报纸的宣传保持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6.
《晨报副刊》《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四大副刊,它们在“五四”新文化传播潮流及其新式副刊发展历史上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报纸的不断发展,副刊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四大副刊所体现出的特色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当前的报纸副刊提供一些借鉴。今天的报纸副刊应该责无旁贷地去表现时代精神,同时要保持创新的意识,这是新世纪赋予报纸副刊的使命,也是新世纪报纸副刊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湖南省会报业市场风生云起 ,激战方炽。《潇湘晨报》出手不凡 ,《三湘都市报》后劲正足 ,两家报纸的共同特点就是都具备天然的舆论监督“强势”地位。其原因 ,一是两家报纸作为省级报纸 ,地位“高” ,舆论监督难度相对较小 ;二是其作为纯市民报 ,具有更强的读者意识 ,报道风格一般倾向于以普通读者的视角为读者“说话”。这种“强势”地位 ,成为其在报业竞争中的一大利器 ,《长沙晚报》为保持其传统领先优势 ,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迎接挑战。那么 ,省会城市的晚报如何扬长避短 ,在舆论监督领域与省级都市报 (或市民报 )展开竞争呢 ?笔…  相似文献   

8.
操慧 《社会科学研究》2003,42(6):157-160
媒介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中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形成并起作用的亚文化系统。媒介文化有两大特征 ,一是它必须以媒介为载体 ,二是它具有双向、互动性。媒介文化的功能包括传播信息的功能和价值导向的功能。晚报文化与媒介文化在功能上具有同一性 ,但同时也有其相对独立性。晚报文化的内容包括版面内容、版外内容和晚报人的办报实践与文化素养。晚报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各类新闻和副刊 ,二是各种晚报文化现象和晚报人关于晚报文化的著书立说与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9.
台湾微型小说的异军突起是一种历史机遇和文学选择的必然。 70年代后期 ,“台湾报纸处于报禁的限制下 ,每日最多只能出纸三大张。联合报副刊于是率先推出‘超短型副刊实验’,……以容纳更多内容并扩大作者群。”1 1 978年 2月2 5日台湾《联合报》副刊首辟“极短篇”专栏 ,“联副”主编痖弦亲自撰写倡导文章 ,指出 :“极短篇是一新尝试 ,希望以最少的文字 ,表达最大的内涵 ,使读者在几分钟内 ,接受一个故事 ,得到一份感动和启示。”2这一创举得到了《中国时报》和《中华日报》的响应 ,也相继在副刊开辟“极短篇”专栏 ,为微型小说鸣锣  开…  相似文献   

10.
谈地方党报副刊的结合意识叶玉生我国的地方党报,仅以地、市级党报而言,其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这类报纸,均有副刊,其内容涵盖之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说是无所不包。其形式,亦是五彩缤纷,百态千姿。它有些类似大众、通俗文化类刊物,...  相似文献   

11.
何龙 《兰州学刊》2003,(4):203-203
报纸的生存、发展 ,取决于采集、创作、传播新闻的能力。不管是机关报、晚报还是都市报 ,其办报的宗旨应立足于民众 ,为百姓服务。就都市报来说 ,应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尊重市场规律、新闻规律 ,在求得大同时 ,保持并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异”处寻求有别于其他报纸的“卖点”“看点”并使之成为“品牌”。首先 ,读者定位应寻求突破———抓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及白领阶层等。办报离不开国情 ,都市报更是以市民为读报对象 ,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办报的目的 ,是市民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应看到 ,随着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考察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与《晨报》附刊———五四时期著名的一份报纸副刊———之间的互动关系,借此阐明20世纪20年代特殊的文学生存空间,那就是:日常的文学生活是以期刊为中心开展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报业市场竞争中,机关报晚报的定位是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从面向普通市民和城乡干部到面向城市主流人群,从依托“三大支柱”到主流新闻立报,从城乡发行并重、政企公告工商广告兼顾到密集覆盖城市和重要城镇、主要争取工商广告客户,《长沙晚报》的实践是机关报晚报定位选择的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武汉出版的《中央日报》副刊,是一份稀见的报刊。它自1927年3月22日创刊至同年8月31日,共出版了158期。“七·一五”后,汪精卫与蒋介石勾结,共同残杀中国革命。从7月31日起,《中央日报》星期版《上游》地位,即由叛变革命后的司法部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特刊  相似文献   

15.
一 上海沦为“孤岛”以后,我曾编过两种期刊和两种副刊:期刊是《学生生活》半月刊和《生活与实践丛刊》,副刊是《堡垒》和《集纳》。 《学生生活》半月刊的出版时间,大约在一九三九年。主办人是复旦大学教授蒋寿同,由《鲁迅全集》的出版发行人黄幼雄负责发行事务,我仅负责编辑工作。为这个刊物写稿和作画的,有叶夫、吴景崧、陈琪等。因刊物再也找不到,很难记叙当时的细节。《集纳》是《中美日报》的副刊。我接编后改为纯文艺性质,主要写稿的有横恒(女)、钱今昔、过客(蒋星煜)、徐翊(徐开垒)、钟子芒、马博良、谢紫灵、黄琦等。从1941年10月1日到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入“孤岛”为止,前后仅编两个多月,时间十分短促。  相似文献   

16.
柳作林  慎涵 《江汉论坛》2022,(9):114-119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中共党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毛泽东亲自领导《解放日报》的改版和整顿工作,对改版前《解放日报》党性不强、版面编排不当、“八股习气”浓厚、报道有时失实等流弊进行彻底变革:回归与增强党报党性、重塑与调整党报版面内容、革“八股习气”树“五新文风”等。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论述和办报原则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毛泽东党报思想与新闻理论也在《解放日报》改版过程中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武汉史稿》、《武汉市志》等一批著作先后出版,再现了武汉昔日的落寞与辉煌,让武汉市民更为熟悉自己生活的城市,但城市通史研究领域一直没有专著.  相似文献   

18.
党报媒体在新媒体发展中有"边缘化"的危机,其实质是舆论引导能力的变弱.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党报媒体有必要以自己为核心,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本文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为例,探讨党报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方式,包括:开展集团化经营、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媒体、注重区域性特征、加强创新性和建设性等.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副刊衰微并再度沦为可有可无的“报屁股”的时代。那些曾经吸引过、激动过无数读者的副刊早已成为历史,在图书馆、档案室中渐渐发黄。在风花雪月畅行无阻、以铺天盖地之势抢占了几乎所有报纸的版面之后,旨在滋养精神、激浊扬清的副刊注定了难以找到立足之地。当《湘声报》“文化·沧桑”副刊第一次在我的面前出现时,我的眼前一亮,一张小报的副刊竟有这样高贵的精神气质,有着我们久违了的“五四”的流风余韵,足以让天下副刊竞折腰,也让人更加怀想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照亮过无数青年灵魂的“四大副刊”、《申报》“自由谈”等。与那…  相似文献   

20.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蔡馥生教授,是广东省揭阳县人,今年八十三高龄,但精神矍铄,仍然从事科研写作,参加省内外的学术活动。现退居二线,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蔡老1928年毕业于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不久就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上海“一二八”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主编《社会生活》周刊和《正路》半月刊,编写了《计划经济》一书,介绍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绩。皖南事变后,到新加坡任南侨通讯社主编,在苏门答腊任《民主日报》“新南洋”副刊编辑,积极宣传新民主主义思想。1946年与卢心远同志组织了新加坡经济学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参加《南侨日报》和《南侨晚报》的编辑工作。1948年回到香港主编《大公报》的《经济周刊》,曾发表文章批判凯恩斯的管理货币理论。解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