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构建了新兴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用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提出了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模式.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六个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法得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集,根据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语言作为评价标度,构建了基于改进灰关联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信息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篇名的记录进行分析,绘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文献共引、关键词共现、期刊共引、作者共引等知识图谱。研究结果显示: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研发外溢、创新系统、知识产权等是该领域的前沿问题。9篇经典文献构成的核心理论演化路径显示"金融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理论演进的"主线"。文章为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来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重要部署。近年来,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发展,但其支撑作用仍有待增强。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亟需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要素供给、产业协同、融资渠道、需求带动和发展环境等制约因素,加快健全以要素支撑、产业支撑、政策支撑、需求支撑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晶 《统计研究》2012,29(9):24-3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有关研究,利用2010年工业和服务业数据,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地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8-201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增加值达到25513.71亿元,占GDP比重为6.36%,比2008年提高0.54个百分点。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东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较大,行业优势明显;中西部在发展规模和程度上均相当,其中西部略好于中部;东北规模最小,发展也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测度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各级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发展效率,以容量耦合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系统及其耦合发展效率测度模型。以2010年度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对中国31个省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发展效率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的耦合发展效率依次降低;31个省份中,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安徽6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领先于区域经济空间的发展效率,其余25个省(市)的发展效率则滞后于区域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四大主导产业、十大重点产业和六类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将不同产业范畴内的产业划分为"跃迁式"、"引导式"和"关联式"三种类型,配套提出相应的协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是影响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包含了产业中人力资源和产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两部分,这两部分从生态角度进行评价,可以分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存力、竞争力和发展力三个评价指标.生存力和竞争力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本身,发展力反映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文章从这三方面设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评价提供科学的方法,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构建了战略新兴产业管理多层次技术创新协同演化模式,揭示了战略新兴产业内创新主体、组织结构与外部环境诸要素对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的作用机理与路径。研究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资源约束动力对技术创新种群的形成负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创新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外部环境等三层级要素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江都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江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主要存在缺乏规模企业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情》2020,(1):47-48
2020年1月21日根据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省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213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5.9%。其中,生物产业585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6.4%;新材料产业414个,占18.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91个,占17.7%。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晶  何锦义 《统计研究》2011,28(10):3-8
 自从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已有专家学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诠释,但是鲜有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方面的研究。本文在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框架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划分和界定,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其增加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大约为5.82%,其中,制造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为3.33%,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为2.49%。文章最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学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相应人才的有力支撑,人才队伍的规模大小,素质优劣以及结构的合理与否均会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国各区域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需要制定科学、全面的区域人才发展规划,以切实保障区域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本文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人才发展的对策及人才发展规划制定的要点与实施建议,为地方政府或部门的  相似文献   

13.
全局性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文章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局性的含义、特点,从产业波及效应、就业带动及市场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阐述了相应指标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全局性”出发,初步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为评价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我国29个省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和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区域差异特征.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最高,中西部地区的集聚水平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现象;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均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城市化率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大,资本存量的提升则有助于中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河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自1985年首家外商企业来河南投资.河南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伴随吸引外资总体规模的增长,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些年增长迅猛,已经成为促进河南利用外资增长的新引擎。2002~2009年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281776万美元,占同期全省合同外资总额的14.1%。随着国家和我省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的良好发展趋势必将持续下去,并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水平、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生态要素体系的构建及内部驱动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创建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通过文献法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品牌的关键词条,然后通过焦点团体访谈建立了生态要素体系,并分析了要素之间的驱动关系,再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检验了这些驱动关系,结果表明,宏观环境要素、资源环境要素、产业环境要素分别正向驱动产业园区要素、群内企业要素,产业园区要素正向驱动群内企业要素,群内企业要素正向驱动品牌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17.
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成长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研究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安高新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细分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创新转化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和创新实现能力。根据评价结果将产业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和潜力型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培育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201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内蒙古正处于经济结构转  相似文献   

20.
张晴 《统计与决策》2017,(12):134-136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试点省份,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良性互动成为现阶段的政策重点.文章运用Geweke分解检验法与协整检验,验证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二者互动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在长期与短期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且现阶段以区域经济竞争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