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抖音短视频在关于健康问题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289个健康传播账号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传播主体类型、账号认证管理、健康传播内容、短视频制作形式等4个方面,系统观察分析了抖音的健康传播现状。研究认为,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健康传播现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4个问题:一是非专业传播主体成为平台健康传播的主力军;二是健康传播主体的账号认证名称混乱;三是短视频传播的健康信息不科学危害受众认知;四是短视频制作形式单一。为确保抖音短视频平台健康传播良性发展,应由具有较高公信力的各级政府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医疗机构主动引领短视频平台的健康传播,抖音短视频平台应加强传播主体认证管理和内容审核把关,传播主体则要坚守“内容为王”并提升制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陈昊  李凯旋 《国际公关》2022,(4):114-117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作为能够满足受众表达的新媒体产品,以抖音为代表的移动端短视频平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的加持下,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跨越.平台通过构建中心化展示手段,满足了不同语境下受众对短视频产品的需求,政府机构、主流媒体、头部KOL、MCN机构等纷纷入驻,与粉丝充分建立黏性.国内短...  相似文献   

3.
在“刷抖音”已成为大部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刚需”的态势下,推动抖音短视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抖音短视频的健康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有重大意义。聚焦抖音短视频的泛娱乐化、碎片化、去中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性、系统性、主导性的矛盾,我们应坚持“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导向,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完善“PGC+UGC”的创作模式,凝聚传播主体的合力;优化“人工把关+算法推荐”的推送方式,实现传播方式的深入人心,促进二者融合共生,共同统一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中。  相似文献   

4.
如今,抖音短视频正日益成为高校学生重要的社交平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价值。文章从抖音短视频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抖音对高校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继而论述了抖音短视频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最后以改善抖音内容为突破点,从价值观教育、党史教育、生命教育三个方面对于如何将抖音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行了路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APP进入人们的视野。抖音作为时下最流行的新型社交工具,不仅是一种网络工具,更承载着传播和构建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功能。抖音风靡的同时,泛娱乐化使大学生道德感降低、沉迷其中浪费时间、监管不力内容低俗等问题冲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冲击,应引导大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加强监管,从而发挥抖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使抖音弘扬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全媒体时代,热门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借助强大的传播效应形成了"抖音热"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抖音热"现象有着生理惯性、心理需求、技术效应和传播规律等生成动因,兼具技术、商品、文化和价值四重特征,虽然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获取和多样化生活的需求,但容易对大学生造成思想深度弱化、激情消费、社交疏离、审美低俗等不利影响.移动短视频的传播方式,给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带来了新思考和新启示.高校应遵循融媒体发展客观规律,从内容生产、价值引领、现实关怀和媒介融合等方面探寻引导路径,发挥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并将其转化为工作优势.  相似文献   

7.
刘煜云 《国际公关》2023,(16):152-154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国网民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移动化、碎片化、海量化的信息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应运而生。本文以抖音美食图文短视频账号为例,分析其内容生产、传播模式和美食图文账号的变现方式,并且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助力整个抖音生态系统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深圳交警""温州交警""禅城公安""山西交警"和"天津交警"五个综合排名靠前的公安政务抖音号,通过参与式观察并结合文本分析与话语分析,探讨政务抖音评论区的话语实践.研究发现,公众评论呈现出主题多元化、语言轻松化等特点,且"交流"成份多于"问政",政务主体在回复中使用表情、网络语等元素呈现出其运营理念的"去身份化"转向.此外,公众评论中公众关注点与短视频主题发生偏移,政务主体在评论区多以回应角色呈现,主动设置议题意识较弱;对提问质疑类回复相对欠缺.建议政务抖音号评论互动中应使短视频的多感官优势服务于信息传递,并加强对提问质疑类评论的回应,同时主动对评论进行议程设置以构建互动全链条.  相似文献   

9.
张志 《国际公关》2024,(4):120-122
随着“短视频+电商”“短视频+服务”等模式的引入,抖音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服务消费平台。其独特的兴趣电商模式为品牌商数字化营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抖音平台的碎片化语境生态与病毒短视频营销相互契合。本文通过对抖音平台特点和营销模式的分析,探讨了病毒短视频营销与兴趣电商模式相结合的营销策略,并从品牌权益的角度对病毒短视频营销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0.
刘懿宁 《国际公关》2023,(11):158-160
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并具有形式上强调吸引力、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着力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要素的三个特征。当下,移动信息发展迅猛,社会化媒体成为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为了迎合受众,新闻娱乐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但目前大众传播的复杂情况导致了新闻娱乐化缺乏合理的标准与指导。本文主要以社会化媒体微博、微信及抖音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社会化媒体中新闻娱乐化现象与动因,并尝试给出对策,以推动媒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抖音短视频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爆红和流行促使高校顺时应势开通了官方抖音账号,作为校园短视频传播的官方主体,高校官方抖音正以多种不同的角色身份登上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大舞台.在高校官方抖音所扮演的诸多角色中,思想教育角色是其最核心的角色,高校不仅要深刻理解官方抖音的思想教育价值,进一步明确官方抖音作为政治坚定的"旗手"、明道守正的"教导员"、优秀文化的"守夜人"的角色定位,还要积极在提高传播内容质量、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保证官方抖音思想教育角色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因具有“随物赋形”的形式韧性而风靡。抖音广告语“抖音,记录美好生活”中的“美好”,不仅能使抖音以一种不庄不谐的面貌长久处于审美安全区内,而且具有稀释品味的能力。“美好”无限延展的审美框架使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弹性,这让受众很难从雅俗上定性抖音,抖音借此策略获得了社会、文化、经济等多重效益。抖音将人声、节奏等趋向极致悦耳的乐音与相应的场景、图像、文字、评论等合力构成联觉定调媒介,悄然地改变着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的方式。隶属于经济场域的抖音短视频在“美好惊奇感”愉悦原则的引导下,规避了高精力审美投入,使受众心智的运行一直处于最小能量状态,它凭借培育一双双“好奇之眼”完成对“美好”的即时消化。  相似文献   

13.
技术催生了媒介的同时也变革了传播形态,视觉化的音乐传播形式也随着移动化、智能化的媒介形态趋于成熟。本文基于对抖音短视频平台的参与式观察,发现抖音平台将音乐以背景音乐的形态供用户使用,通过视觉-听觉共现同一场景给用户带来新的音乐聆听方式,不仅使背景音乐主体化,也拓宽了音乐传播的形式;技术赋能而泛化短视频生产主体,扩大短视频生产力,经由传播者复制、模仿将音乐短视频演变为网络米姆;作为米姆的音乐短视频作用于其他用户(受众)时主要通过情感互动实现动员,促进音乐视频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潘璐璐 《国际公关》2024,(5):143-145
大学生是最早使用抖音的用户群体之一。基于对语料的词频统计和分析,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本文从人际语用学视角探究抖音平台大学生群体用户的身份构建。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在抖音的身份构建类型主要包括五种:参与带货经济的短视频创作者、个人生活及兴趣爱好的分享者、积极正能量与主流价值观念的弘扬者、文明入网的践行者以及网络用语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15.
张洁凡 《国际公关》2022,(3):113-120
近年来,新型主流媒体建设逐渐推进,主流媒体亦开始向B站等青年文化社区进驻.本研究以B站为例,探究视频平台中用户对主流媒体所发布内容参与的影响因素,尝试通过对不同类型主流媒体发布内容的考察,讨论更易引发用户互动的视听内容特点.本文选取央视新闻、中国日报及中国长安网三家主流媒体在B站发布的共352条视频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  相似文献   

16.
李露 《国际公关》2023,(8):176-178
乡村振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战略,乡村美食类短视频有助于宣传乡村文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文在抖音平台上选取了部分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内容为研究样本,以媒介景观理论为切入点,分析走红的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在媒介景观上的呈现。以及消费社会下,当“好看”成为视频行业竞争的关键词时,乡村美食类短视频内容被异化,以及过度追求商业利益所带来的同质化、功利化和商业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短视频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以“爸爸带娃”为主题的家庭父职生活也逐渐媒介化。以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和抖音三大主流网络平台的短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媒介再现父职中的“新父亲”形象,以及媒介再现父职隐含的父职教育契机。研究发现:媒介再现父职以“关爱父职”为主导,关爱父职影响积极且效果良好;父亲参与意愿和参与主动性强;父亲参与的互动性较为充分;平等、亲和、睿智的父亲形象突出;引流变现下的“花式带娃”等多样化“新父亲”形象。鉴于网络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和实效性,媒介再现父职的促进路径为:推动新父职理念的传播与实践转向;设立常人榜样,实现父职教育的日常渗透;明确本土化父职研究方向,拓展父亲情感参与维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政务短视频成为重要的营销传播主体.在社会化媒体的语境中,以藏族少年丁真的网络走红为例,分析了政府、媒体与公众围绕该热点事件呈现出的多重互动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媒体相互配合,线上线下联动传播;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政务号协同传播;同时,政府和媒体共同构筑了公众参与的话语空间,在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短视频平台上形成了一种共创、共享的对话机制和传播策略.除此之外,基层政府在利用政务短视频进行营销传播时,还需要进行在地化的表达,维持常态化的运营.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抖音短视频极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催使消费模式新转型,不仅促进了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还带来了“短视频+振兴”的消费新模式。“短视频+振兴”模式的出现,为我国乡村振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积极响应了国家全面打赢脱贫攻坚的政策号召,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支持。本文就抖音自身特性、短视频平台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路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使乡村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播。以抖音短视频平台粉丝量前20的新农人为研究对象,以参与式观察、实时视频作品互动追踪为研究方法,得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的类型,包括对乡村仪式、农耕文化、乡村饮食文化及乡村传统工艺的转化与创新传播。抖音短视频对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实践的成效包括乡村文化传播主题与内容多元化、构建乡村文化产业新链条、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但是,当前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还存在传播主体媒介能力有待提升、传播内容失衡和传播渠道单一的问题。对此,通过提高乡村文化传播主体的媒介能力、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要素和打造乡村文创IP,拓展乡村文化转化与创新传播的渠道等路径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