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公正在空间维度主要处理代内关系,在时间维度需要处理代际关系。代际正义通过论证未来世代享有道德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代人的理论和行为进行引导。代际权利和代际义务可以通过两个标准衡量社会公正延伸至未来世代的程度,即免于伤害和分配补偿。免于伤害保障未来世代生存的正当需要,适当地调整当代人任性的思维和行动;分配补偿注重改善最不利者的现存的不平等,增进未来世代受到公正对待的平等价值。据此标准,代际正义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尚未确立的代际正义、基本限度的代际正义和高等级限度的代际正义。代际正义具有发展为现实的内在动力,也存在限定条件,化为现实取决于当今世代以其标准推进间接互惠和保持净积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确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协调处理好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个维度的关系。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践行生态伦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坚持生态正义,实现生态补偿的原则,确保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人和自身关系上,实施人性修炼,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的消费主义的生存模式。  相似文献   

3.
试论代际正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要求。代际正义是制度伦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代际正义是当前一代与未来几代人的机会平等和待遇对等的原则,集中表现为资源的合理储存问题。黑格尔用世袭制的政治关系,分析了“长子继承制”的代际关系;罗尔斯则从连续世代的情感纽带论述了一定社会承续的代际正义;“可持续发展”着眼人类永续发展提出了代际正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到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代际公平的实现,它是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上解决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地球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利用和保护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绿色发展理念中代际公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缺陷、代际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及本代人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边界等。对多民族聚居的河西地区来说,实现代际公平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经济发展和和谐民族关系建构最根本的保障,也是和谐民族关系建构的迫切要求。解决代际公平的主要路径有:充分认识和掌握代际公平的规律,建立国际范围内的代际公平理念,从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确保代际公平理念的落实,从代内公平着手,从代际存储和代际创造等解决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5.
“美好生活”在中西伦理史中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美好生活”主要与个人的美好德性相关联,而工业化以来人类对自然的不断征服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成为追求美好生活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促进了人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即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美好生活”的必要基础。自此,美好生活与生态伦理生成了一种双向耦合关系,这要求人们遵循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建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美好生活需要的伦理观包括承认自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天然权利,人类必须尊重和保障自然权利,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秉持生态公平原则,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代际公平性。而生态伦理导向的美好生活实践路径包括生态伦理思想、生态法和生态正义观等的教育、宣传和普及,重点对城市空间布局与生活功能进行优化,以实现生态伦理价值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要求,限制不符合生态伦理要求的所谓“新科技”。融合运用包含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批判运用西方生态伦理的不同观念,以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生态观和实践观作为人们践行生态伦理导向的美好生活新家园的现实依据,将成为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中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追求公平、正义、平等等法治的基本价值.它不仅关心人的发展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问题,以及人们环境权利与义务的正义性问题,还主张人的发展的规范性,从而实现环境发展的公平性.它把人与自然看作相互依存的平等关系,体现出人类对自我发展的尊重与对自然价值尊重的统一;它拓展了权利、义务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在权利义务方面的统一.我们应该确立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立法精神和原则,制定并实施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追求的法治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代际正义理论是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在分析代际关系的过程中为何要引入正义的分析视角?这是人们在研究代际正义理论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前提性的问题。代际关系所具有的代际权力的非平等性和非对称性等独特性是人们在分析代际关系时需要以正义理论为分析视角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它还与人类的脆弱性、环境伦理的兴起以及当今世代与未来世代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人们在将一般正义理论适用于代际关系时会遇到不少有待克服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分配权利(规定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和评价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价值标准,核心问题是权利与义务的配置平衡问题。正义可以分为个人正义和社会正义,正义实即社会正义,个人正义本质上是社会正义的个体化形式。正义的社会性本质决定了正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社会正义可以在领域上分为经济正义、政治正义、法律正义、伦理正义,在形式上主要表现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生态伦理学家把"伦理"、"道德"、"价值"、"权利"这些社会生活领域的概念稍加改造后移植到自然生态系统,曲解了它们本来的意义,使其理论陷入了困境:自然物本身不可能固有同人类毫不相干的内在价值,抽象谈论其内在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人们关爱自然是为了自身利益所做出的明智选择,绝非缘自权利义务关系,自然物的权利因缺乏义务主体而不可能得到实现;应当保护自然的道德准则也因缺乏价值标准无法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直接推导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生态问题上的表现,人对自然的态度是生态环境中介着的人对其自身的态度,调整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只能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生态正义论     
生态正义实质上是人对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生命以及整个自然界所持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评价准则的反思和构想 ,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现实起因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生态正义的基本原则是维护人和自然的和谐以及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必须转变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正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代际非正义在根本上源于人类主体的理性失误与不合理选择,类主体、群体主体以及个体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分别表现出本代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个体中心主义等价值观念,忽略了当代与后代之间的权利分配与责任承担,这是导致环境代际非正义的根本原因。要实现环境代际正义,需要对类主体、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2.
人学视野中的环境正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表面上看,环境正义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正义。不同层面的环境正义根源于人的多种存在属性,人的类属性与全球环境正义相对应;人的群体属性对应的则是群际环境正义,与人的个体属性相对应的是个体间环境正义。在环境正义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公正地分享环境利益和承担环境责任,重视每个人都具有的环境权利和应尽的环境义务,在权利和义务面前人人平等,特别是要关注不发达国家、落后地区和穷人在环境权利与利益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代际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时域和两个不同的维度。从代际正义的时域"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正义的维度"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视域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的代际正义价值。代际正义的价值诉求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正当性,可以有效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的"弱势"状况,阻止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的代际循环,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关怀。作为一种发展型救助,教育救助特别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代际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对生态危机的研究主要在两种关系维度上展开,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生态伦理学局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其困境在于思想观念与行动的脱节;生态社会主义局限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其困境在于它所提出的方略、措施与实践的脱节。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在于这些理论都忽略了人与自己的关系维度。从人与自己的关系看,正是人们无法消减自身的欲望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并阻碍了亲和环境的思想观念及社会制度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和落实。汲取传统儒家的智慧,转换利的动机为义的动机,可以有效消减欲望,从而为救治生态危机找到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现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关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根本大计,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在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维度下认识和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合法性、历史根基和对策。理论维度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绿色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思想理论支撑,是理性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根本;历史维度上,重览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黄河治理的历史进程,为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实践维度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系统治理,推进法治体系建设水平,是当前人们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哲学、环境政治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等领域影响广泛并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代际公平理论在论证逻辑上存在诸多断裂,致使该理论自身具有不可圆说性.所谓的后代人及其权利以及各代之间的信托关系都是一种纯粹的虚构,当代人所承担的环境义务并非与"后代人的权利"相对应,而是与人类整体的环境利益相对应.人们普遍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才是代际公平理论的正确出路和归宿.虽然代际公平理论无法在法律上加以实现,但如果把它作为我们自己伦理关怀的准则,则对地球环境资源的保护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刘禹锡在元气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观点,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人与自然之间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大自然的系统中,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平等的,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生共荣.生态正义关涉的是利益主体对生态利益的分配和占有是否正义,既要体现代内正义,也要体现代际正义,还要体现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在法制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和正义,协调各方利益,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本能地推动了资本的全球化,推动了现代性的过度膨胀。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追求现代性的“自然”结果,而全球性生态危机呼唤马克思生态正义的“拯救之手”。全球性生态正义不能仅仅停留于“话语讨伐”。要实现全球性的生态正义,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应重估自然价值,增强全球性生态正义意识;改变异化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生态利益关系;依靠法制规范生态权利与义务关系;超越制度藩篱,实现全球对话与协商,采取共同行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超越现代性的新文明类型。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无限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本能地推动了资本的全球化,推动了现代性的过度膨胀。全球性生态危机是追求现代性的"自然"结果,而全球性生态危机呼唤马克思生态正义的"拯救之手"。全球性生态正义不能仅仅停留于"话语讨伐"。要实现全球性的生态正义,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应重估自然价值,增强全球性生态正义意识;改变异化现代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生态利益关系;依靠法制规范生态权利与义务关系;超越制度藩篱,实现全球对话与协商,采取共同行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超越现代性的新文明类型。  相似文献   

20.
正义不但有共时性维度,而且还有历时性维度。从历时性的角度而言,代际正义主要关注处于不同世代、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之间是否要讲正义原则。罗尔斯的代际正义理论在当代政治哲学关于代际正义的争论中处于核心地位,他并不主张直接将其差别原则应用于代际正义问题,而是对代际正义采取了契约论的论证方式。罗尔斯的代际正义理论面临着很多批判,他后来进行了修正,但是并没有放弃其始终坚守的“当下时间的进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