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孟祥志 《现代交际》2011,(12):181-181
高一新生因为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心理发生很大变化。教师应该针对高一新生由此产生的不良心理予以关注,帮助学生克服问题,以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探讨新生个体层面的心理调适,而忽视了学校层面对新一代学生心理适应的制度环境调整。以共情作为解决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融入"的理论基础,积极从学校层面做好对大一新生的心理融入工作,是打造融合型校园的关键。培养大一新生的校园情感与身份认同、以新媒体作为沟通新生的重要渠道与疏导路径、提升融入校园的主动意愿与抗压能力、增强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性管理、以课程思政引导新生争做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以家文化打造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型校园等作为增强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淑军 《老年世界》2008,(13):13-13
卫生部发言人介绍,一支由30多名心理专家,近200名心理干预治疗师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医疗总队已深入到灾区一线,对灾区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上海科学生活》2003,(7):92-93
对心理危机干预不干预,干预得好与不好,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近年来,我国在心理干预方面已有过几次比较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考察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高自杀意念新生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筛选出高自杀意念新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人,对实验组采取8次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其余30名对照组不予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8周干预结束后及三个月后进行测试。结果经过8次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自杀意念因子分和总分(t=6.839;3.179;2.812;4.435,均p<0.01)均显著下降,并具有时效性,三个月后的随访自杀意念总分依然显著低于对照组(t=-12.488,p<0.01);另外,团体辅导对高自杀意念学生的其他相关特质也有显著影响,其SDS、SAS以及UPI得分在干预后和3个月后的随访均显著下降(t=23.462;-4.792;1.663,P<.01;<.01;>.05)(t=32.876;t=6.805;t=-3.295,均P<.01),而对照组SDS、SAS、UPI在自然康复及随访三个月后较最初都有显著下降(t=9.580;6.539;1.016,P<.05;<.05;>.01)(t=13.320;7.766;2.273,均p<.05),但是与实验组在干预后及随访后差异均显著(t=-13.389;-6.743;-2.545,P<.05;<.05;<.01)(t=-18.733;-12.646;-4.732,均P<.05)。结论:认知团体辅导对新生自杀意念干预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孙丽 《现代交际》2011,(7):191-191
在从一名中学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的过程中,大一新生必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一些教育对策,希望对大一新生和高校对新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新生UPI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敏  陈智慧 《职业时空》2010,(2):178-180
通过对江苏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生的心理普查,发现大学新生在情绪性格、人际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男女基本在同一水平上;农林类专业新生的心理测量结果不容乐观;家庭年收入水平对于UPI的总分分布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加强新生心理适应期的健康教育,帮助新生设计合理的生涯规划,在新生中开展有效的贫困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校研究生是社会未来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强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本文从实践角度有针对性地为研究生心理危机管理提出可行的实施机制,继而探索相应的落实要点及具体措施,为研究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刚刚入学的新生离开父母的关怀与照顾,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常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被广泛关注.良好的班风可以有效地缓解新生适应不良.本研究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对比,结果显示:干预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班风建设情况基本一致.干预后,实验班的班风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班.结论:心理行为训练能够加速形成良好的班风,有效地提高了新生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个人心理素质,缓解适应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因素.对新入学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教育部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对5554名大学新生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3.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文理科不同专业以及家庭所在地不同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2.
安丹丹 《公关世界》2023,(22):33-35
大一新生处于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心理上的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人际交往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进入新环境,由于缺乏社交经验,她们对社交情境焦虑、恐惧,对社交行为回避、退让,对自我心理抱怨、苦恼,制约着自身和谐与成长。为缓解大一新生的社交回避及困扰,本研究在问卷调查法测试后,筛选出有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本校新生30名(均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开展为期约一个月共5次的干预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团辅。团辅评估效果: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前后测达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学生对每次团辅的量表评分和自我主观评价的满意程度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由于其积极的效果和独特之处,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领域适用且有效。为更好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相对饱和,研究生就业日趋困难,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性别歧视使得女研究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女研究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种种心理困境,分析其就业心理现状,并引导其走出就业困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高职新生,生理心理上处于特定时期,有许多不适应,出现系列表现。重视五年制高职新生心理调适,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解决。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切实做好五年制高职生心理调适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长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很多没有技术的人开始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可是多数技工学校在技能实践、安全教育等方面下尽工夫,却忽视学生在进入技校后的心理调试训练,以至于学生很难适应环境,有部分人甚至选择中途退学。本文提出,为了使技校新生能更快适应职业角色,技校应该对技校新生心理现状进行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应用团体成员主观评估量表、团体活动反馈表、团体组员关系评价表对288名新生参与班级心理辅导的效果进行测量,研究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新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在参加团体辅导后自我评估有显著提高。同时,大学新生对班级团体辅导的反馈良好,实施过程气氛融洽。因而得出结论:班级团体辅导有利于加速高校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健康班级建设,值得在新生教育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建东  杨文军 《现代交际》2014,(10):231-231
本文基于提高大学新生人际关系设计了大学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然后以大连海洋大学理学院2013级110名学生为样本,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实验组在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与异性朋友交往等方面,较团体心理辅导前有显著差异,而控制组没有显著差异。得出结论:该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一新生由于升学前过重的升学压力和学习竞争,心理相对较为脆弱,容易认知和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新生入学教育可以新生熟悉学校环境、适应大学生活,在角色、心理、行为等方面顺利完成由高中向大学的角色转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警察每天都在从事着高对抗、高危险、高应激的工作,因此,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一般人大得多,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关系到警察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文中试图从危机干预的界定、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入手,结合国内公安行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对警察进行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