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论及主体性问题时,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对客体的考察,或以为对客体的研究与对主体的研究毫不相干,或以为关于客体本质的探讨势必影响对主体性的确认,从而忽略了客体研究对于主体性论证的意义。然而,两极相通,主体的本质力量只有在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方可显现,主体的能动作用也只能在作为主体活动对象的客体那里得到最终确证。因此,通过对构成人类认识结构另一极的客体所作的分析研究,我们或可从中悟出主体性之真谛。1 毫无疑问,任何认识论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一定的本体论为前提,对客体 范畴的规范,更是明确反映出研究者的本体观…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经济关系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利益关系.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是利益关系的本质形态,它决定并影响着利益关系的一切具体形式.在一定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多元、稳定的利益体系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构成一个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旧的利益体系及其格局会不断被解构,原有的均衡会逐渐被打破,从而形成利益体系的新格局.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必然会经历一个从旧的利益均衡经过新的利益不均衡直到重建利益均衡的过程,与此同时,围绕利益和权力的分配,政治系统也必然要经历一个超越旧的稳定状态直到重建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从动态的意义上可以认为,利益冲突的生成与消解构成了社会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政治稳定的本质规定性体现的是旧的利益秩序的解体和新的利益秩序的重建过程;强调的是理性地认知社会发展过程中利益分化的客观现实,并以理性认知为基础寻求利益冲突的消解路径. 相似文献
3.
物是物权的客体,而物权是物权法的核心.我国物权法的出台,从法律上确立了物的种类、归属、利用和保护的规则.但是,对于物的种类,这一物权法的基本问题,却仍然沿袭动产和不动产这一超百年的分类方式,显然过于保守,已经落后于时代.客观世界的迅速发展,使物的种类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打破局限于有体物范畴之内的动产和不动产的物的种类二分法,已成现实之趋.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的立法经验,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立法上,将物的种类重新界定为生命伦理物、狭义特殊物和一般物,应为我国民事立法所接受,并通过物权法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确定.这一立法上的突破,不但使我国的物权立法更具理论特色和现实价值,而且对于完善我国物权法理论,并进一步奠定民法典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产力内涵、本质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直接动力。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状况也不同。时至今日,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彰显,文化生产力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文化生产力的内涵主要包括:哲学、教育、科学技术,但文化生产力属于智力资源,并不是直接的生产力。它是以知识要素凝结成为的潜在生产力。文化生产力要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直接生产力,要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向人的转化;二是向物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是一个多维度(产业、区域和企业)的复合体,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本质应从产业关联、地理集中、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产业集群的本质即在某一领域,基于精细分工和专业化的产业链在特定地域的集聚及其所形成的互动关系。集群内各主体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联系是柔性的,合作与竞争是动态的。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经济外部性、网络化四个特征,其结构是由核心网络层、辅助网络层和外部网络层组成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完美主义的研究发端于人们对一些心理病理现象的成因所做的观察。完美主义主要被看作是一种消极的人格特质,尽管承认其有积极影响。对完美主义的界定也仍然偏向其对健康的负面作用,有失偏颇,需要进一步加以厘清。关于完美主义的构成也是学界研究的重点,Frost和Hewitt等人分别编制的多维完美主义量表得到广泛认同,国内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修订。但这些量表测量的是完美主义者具有的特点而不是完美主义本身的结构。目前对完美主义的实证研究多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的是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却没有触及完美主义的实质。世界的无限性与人的认识的有限性之间的割裂是完美主义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原因、范围类型及其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既是一种文化现象 ,也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反映着对外文化交流的背景 ,记载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吸收外来词是丰富汉语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 ,吸收哪些外来词 ,如何吸收 ,外来词的范围究竟有多大 ,外来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以及外来词的规范问题 ,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信任的本质及其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信任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信任的含义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越来越复杂。如果回到常理及其文化中来讨论信任,它所展现出来的特征可分为无约束机制的信任和有约束机制的信任,并在文化意义上导致信任地带的位移。在中国文化中,信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发生可疑时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可细分为放心关系和信任关系及无信任关系。其划分原因源自中西文化对人性及其社会依赖性的不同假定以及它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偏向或制度性偏向。由此,信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在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时体现出的对自己依赖对象所维持的时空性特征。以这种框架来重新处理以往有关中国社会信任研究中的争议和困惑,很多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资本逻辑源于资本的不断扩张,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逻辑和资本的无限增殖本性,是资产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在传统的物质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基础上,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越来越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出现了新的资本形态,即数字资本。数字资本正加速与数字技术“共谋”,以资本逻辑的形式,实现支配世界的目的。数字资本相对于其他形态的资本,资本逻辑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追求剩余价值、压榨和剥削劳动者的本质并没有变。数字资本逻辑对社会发展仍然存在“文明”与“野蛮”的双重效应。面对数字资本逻辑,中国应该以人本逻辑统摄数字资本逻辑,规范和引导数字资本在中国的发展,加快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研究农村、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具有悠久的传统,这一传统可追溯到百年前。列宁在革命前的著作中已为研究农村的社会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基础。二十年代,根据列宁的倡议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社会学研究,并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制定了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问题的措施。社会学研究工作经过战前和战后数十年的衰落,于六十年代、特别是七十年代又逐渐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农村合作经济的研究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什么是合作制,什么是农村合作经济,二者有什么联系,合作经济有什么根本特点,在研究农村合作经济的某些特殊问题之前,必须首先解决这些一般的认识问题。“如果不先解决一般的问题,就去着手解决个别的问题,那么,随时随地都必然会不自觉地‘碰上’这些一般的问题。”①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就无法深入展开。因此,本文试图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的规定性作初步探索。一、合作制源流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现实与历史连续的统一体。合作制理论也有其历史的发展过程。在探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规定性问题时,简要回顾前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是十分必要的。合作制思想,最初是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产生的。罗伯特·欧文是合作社思想的倡导者。1825年,他以全部财产在美洲办起了自己设计的所谓社会主义合作社,即“新和谐公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和量的规定性杜建平戚克强邓小平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中,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握住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水平,并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和量的认识贯穿于自己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其内在的诸多规定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范畴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层次性和过程性等丰富内涵。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本质视为排斥主体性的“反映”,这是片面的;唯心主义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主体性而否认认识的客观性,这是错误的;今天有些同志把认识的本质仍旧归结为“主体性”,这是重复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老调,因而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17.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和经济体制改革,本刊特开设“第三产业问题研究”专栏。欢迎广大经济工作 者和研究工作者积极参加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营销机制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为实现营销目的,与客户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双向作用关系。作为营销主体的企业具有目的性、主动性与创新性的特性;而作为营销客体的客户相对于营销主体则具有效用性、可塑性、易变性及外在性的特性。在营销过程中,营销主体与营销客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特殊侵权行为是一般侵权行为的对称,是以法律明文规定为存在前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在民事责任一章中,从第121条至第127条以及第129条、132条、第133条、第83条、第43条规定了特殊侵权行为的种种情况。特殊侵权行为的特殊性究竟表现在哪里,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如何划分以及特殊侵权行为责任的依据、构成要件、分类、责任范围等等,理论上争议颇大。笔者以《民法通则》为基础,对之进行一些理论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的模式、特征、本质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模式、特征和本质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因此,对这三者的关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模式社会主义模式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其中经济体制是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既包括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公有制形式以及其它辅助的所有制形式;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所占的地位、比重及相互之间所发生的作用),又包括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计划管理的结构和方式;经济利益的结构和分配方式;经济的组织结构;与所有制相联系的经营管理方式等).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包括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以及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的文化体制,则包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的领导和管理的具体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体制是由这个国家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