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代澳大利亚戏剧语言日趋多样化,各种澳洲方言土语形成了具有澳洲本土色彩、能够反映澳洲现实生活的英语语言.而积极的民族身份构建与民族文化自卑感共存,使澳大利亚戏剧从思考"我们是谁"发展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什么?"20世纪末,澳洲土著以及非英语背景的剧作家分别把目光投向土著文化传统以及欧洲、美洲和亚洲人的生存现状,进而使澳洲社会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和美国都是多民族和多文化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即是一种为了谋求多民族、多文化在一个国家内共存而形成的国民统合措施.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在上述两国以什么方式或多大程度上能够付诸实施,学者们难以达成共识,评论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播越来越多地在跨越民族国家边界的范围内快速发展,许多问题都只有在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范围内才能得到解决,并由此形成了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既对原有的民族国家理论带来了挑战,也使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形成的挑战以及解决挑战的方式问题一跃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贾英健的新著《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以国内外既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已经难以用传统的国家安全理念来轮廓,其已经超出一国与他国的外交关系,不仅涉及国际关系,更涉及一国国内的问题,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信息等方方面面。美国早在1947年就出台了《美国国家安全法》,并开始谋划国家安全的新理念。美国也是最早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国家,与此同时,美国假借保护国家安全利益之名,已将国家安全的"防火墙"扩展至非涉密信息、经济、贸易等诸多领域,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美国国家安全观、战略和法律规制等述评,以期对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和战略的构筑以及法律规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杜丽霞 《社科纵横》2011,(8):106-108
《女勇士:一个在鬼中间生活的女孩的童年回忆》书名自身已经揭示了汤亭亭这本开山力作的文类属性:个人传记,成长故事。在美国特殊的背景里,这个成功人士的个人传记和成长故事又涂抹着浓重的"美国梦"色彩。事实上,这三种归类不仅依据充分,而且密切关联。重要的是,女主人公的成功和美国梦的实现充满了中国特性。其中国特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女主人公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奋斗的力量;其次,她成为女勇士的动机不只是美国式的个人成功,而是中国式的为美国华裔族群效力;最后,她为自己确定的任务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翻译"给西方读者。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说美国的历史短,又是个移民国家,因此,没有自己的传统和文化。其实不然。笔者曾多次在美国访问,停留,深深感到,说美国历史短,是移民国家不假,可美国有自己鲜明的传统和特色的文化,细细咀嚼起来,颇有味道。包容性美国是个移民国家,除去那里祖籍印第安人外,没有一个人敢对天发誓,说自己是“纯正”的美国人。今天美国人的主体来自包括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这些移民无疑带来厂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的文化,包括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十分有趣的是,这些文化又能被美国文化所融…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学必定要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必定会引起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冲突;在美国华裔的家庭中,由于两代人所受教育的背景不同,甚至又会导致他们对中国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性。然而,美国华裔作家在价值观转变、身份认同和迈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努力使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逐渐达到和谐与统一。这些都在美籍华裔作家黄玉雪的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对文化的同质化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是近年来争论很激烈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文化同质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日趋一体化,INTERNET的迅速发展,使地球宛如一个村落。西方模式和价值观的到处传播,尤其是90年代后美国文化对我国的大量渗入,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对此我们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来考察这种现象。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国文化出现趋同(同质化)现象,但文化的特性决定文化应是多元的,各国的文化发展应丰富多彩,文化的同质化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的发展。80年代以来,愈来愈多的贴着美国商标的商品、电影大片、各类…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访加归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multioulturalism)是许多具有多民族成分的国家的重要人文特点之一,象加拿大这样一个由不同时期的移民构成的国家就更不例外。因此,多元文化几乎总是与移民和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鉴于语言远不止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还反映和表达一种文化,体现一种思维方式,而且是反映人类观察世界和解释自我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在讨论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春辉 《社科纵横》2011,(11):153-155
多元文化教育是多民族国家和地区解决文化多元和国家一体化矛盾的重要途径。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疆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在小说《娇女》中,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构建了双重“对话”关系。一是与美国文学史“对话”:美国文学在摆脱对欧洲文化的依附中诞生,但旨在表现民族之声的文学中,为黑奴解放疾呼的力作寥寥无几。《娇女》把种族压迫的主题从背景推向了前景,为重建美国黑奴文学作出了贡献。二是与美国文化史“对话”:蓄奴制文化的滞后性和渗透性,使种族歧视和压迫至今仍是困惑着美国政治文化的严重问题。《娇女》以开放性的艺术思维,让小说中的人物用自己的声音来展示“肤色的惩罚”所带来的“黑色的愤怒”,并让众多人物以各各不同的声音相互交锋,在争辩之中共同完成对于“美国人种”的“复杂命运”的理性思索,从而对美国文化提出道义的质问。  相似文献   

12.
杨卫东 《求是学刊》2008,35(3):129-135
在西方文化观中,美国文化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宗教文化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体现在三大方面:源于宗教的使命感强化了美国外交中的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美利坚民族信奉的宗教自由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大背景下促使美国政府出台国际宗教自由法,由此加剧了国际社会在人权问题上的冲突:20世纪后期宗教保守主义的复兴强化了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宗教神学色彩.  相似文献   

13.
黄晓娟 《学术交流》2006,(4):188-190
文化是日常生活习惯和风俗,是反映一个国家特殊性的东西,是一个社会综合的缩影。日本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周边地区,孤悬海外,从而使日本形成了吸收外来文化的特性。日本文化又是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神从事水稻栽培所形成的对植物有着特别感情的海洋文化。日本文化还是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极力维护传统文化的文化。日本与中国、西欧的文化的融合,表现了日本文化既善于接受新文化又极力维护其固有文化的独特性。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了解一国文化,对于克服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语言障碍,走出单纯语言研究与教学的圈子,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战后美国南部"文化危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朋 《学术交流》2004,62(9):163-167
美国有史以来,其南部一直是一个亚文化区域,走过了一条与其他地区十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着自身独特的保守主义文化传统。二战以后,南部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其经济模式、政治运作乃至种族关系等方面都逐渐与美国主流社会趋同,于是,"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南部"文化危机"问题成为美国学术界论争的对象。事实上,南部文化并没有随着南部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革而出现危机。实质上它是论争各方在文化的概念上存在分歧、中产阶级理论的误用和美国当下保守主义思潮的巨大影响所致。美国南部文化特征依然鲜明。  相似文献   

15.
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或称价值观念,是其个性的基本特征之一。价值观念是一种比较持久的信念,它可以确定个人或群体或社会选取什么样的生存形态、行为模式、或交往准则,以及何从判别是非、好坏、美丑、爱憎。小至个人的喜怒哀乐,大至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甚至一个国家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生活方式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以致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法令,莫不同其所持的文化价值观有关。从历史上看,美国人的文化并未有过在一个固定的地域持续演变发展的经历。这不仅因为美国社会形成的历史相对说来还比较短暂,而且因为美国主要是由具有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代,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基本构成已经成为具有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意义。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和该地区民族特点的多元文化民族教育模式,使民族教育和现代教育相结合,推动西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民族教育之"根"须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中,要充分包容各民族文化优秀部分和文化特性,塑造具有多元品格和充分包容品格的文化精神。为此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在课程构建中秉承多元文化、本土化等多重理念,多元文化课程应具有多源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7.
毛颖哲  崔建斌 《唐都学刊》2012,28(2):97-100
幽默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许多民族文化中都有反映,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大家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例如,对于幽默中美两国的认识就不相同,中国人多重于诙谐,讽刺;而美国人强调自我表现,开人心智。以风靡全球十年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为语料,通过分析剧中人物对白,充分展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两种不同幽默语在历史起源,语言手段和价值取向三方面的差异,阐述《老友记》中蕴含的独特美式幽默,使读者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中幽默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民族志》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我国积极筹备 2 0 0 8年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时 ,阮西湖教授的《澳大利亚民族志》一书于今年 5月出版 ,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有助于大会的筹备工作。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还存在着少数原住居民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成分异常复杂。1 973年 1 1月 ,澳大利亚正式采纳“多元文化主义”政策。 30多年来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亚洲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十分有利于澳大利亚接近亚洲 ,并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尽管澳大利亚在生活方式上与加拿大和美国有相似之处 ,但澳大利亚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是一个复杂地区,各个国家及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背景,这种地区状况现在正在进一步向多元方向发展.这就使任何一项有关的研究都变得复杂起来,人口问题的研究也不例外,是学术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书正是向这一困难领域挑战的力作,作者不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玉 《太平洋学报》2010,18(8):88-9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广泛、最全面、最有影响的管理和规范海洋活动的国际公约,已经并将继续对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虽然积极参与了《公约》的谈判和制订,但时至今日仍未批准《公约》,令人费解。本文回顾了美国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渊源,通过《公约》对于美国国家利益关联性的论述,探究美国未批准加入《公约》的缘由。本文认为,随着国际海洋形势和美国自身实力等因素的不断变化,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批准《公约》是大势所趋。美国一旦批准《公约》,必将附加对其更加有利的额外声明、条件等,对此,我们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