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典故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简洁的词语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语典故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形式,他们之所以在汉语中久经不衰,是因为其特有的语言效果。燕赵成语典故是指与燕赵地域、燕赵人物、燕赵事件相联系的成语典故,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独有的特点成为中华民族成语典故文化中的奇葩。作为一种独特地域文化,通过研究燕赵成语典故可以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燕赵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才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只有创造“拴心留人”的企业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3.
4.
5.
选人用人是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个千古难题.古代许多典籍都对选贤用能作过专门论述.如《墨子·尚贤》说:“尚贤者,政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说:“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吕氏春秋·求人》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国以才兴,政以才治.历史上,但凡有所作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选好人、用对人.唐太宗曾感叹:“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王安石曾说:“夫才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纵览历代兴衰,诚如《汉书·京房传》中所说:“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不断满足其成就欲望,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 今天,为了留住人才,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们认为,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才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只有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是在宋朝,因为不仅规模之大、制度之严远胜前代,而且影响之大也最为突出,特别是还没有产生明清时期过多钳制思想的消极作用。两宋三百多年间,宰执大臣几乎都出自有科举背景者。宋朝科举出身的文官士大夫在政坛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成为官员队伍的主体,而门荫出身者与军队武将的影响力微乎其微由此造就了突出的文治的时代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它对中国的影响极其复杂,其中的功罪,确实难言.整个科举史就是一个找破绽与堵破绽的斗争史.
外帘官
简单来说, 科举考试主要分三级:院试,童生通过这个考试可以成为秀才.院试过后是乡试,通过乡试就是举人了. 《儒林外史》里的范进就是在乡试后欢喜疯了的. 第三级是会试,在京城举行,考试通过后就是进士.会试后额外还有一个殿试,但是殿试一般不淘汰考生, 只决定名次. 相似文献
16.
1.出师不利 搬家后,第一次坐公交车上班.挤了一个小时愣没上去车。2.笨鸟先飞 第二天早晨4时30分起床,顾不得洗脸就出发了。3.操之过急 到了车站,发现第一班车是5时30分的,又苦等了1小时。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自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是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直到距今110年前的1905年,这种延续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才告终结.引人注目的是,令无数人魂牵梦萦,且直接关乎其个人、家庭、家族、宗族等可能获取诸多利益的人生捷径,被明确宣布停废时,并没有发生太大的社会波动或骚乱,这也可说是清末新政诸多改革举措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8.
19.
女大十八变多用来形容女孩长大之后容貌的巨大变化,其实,这原本是一个佛教用语。女大十八变原本是龙女十八变,记载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中。文殊师利菩萨在龙宫中说法,说的是《法华经》度化了很多条龙。智积菩萨表示怀疑,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法华经》是一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在当今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必须为人才创造成功的机会,提供成才的条件,才能防止其“移情别恋”。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是把企业变成人力创业沃土和成就事业的乐园,才能使其对企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归宿感,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才能真正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