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学教育的招生不断增加,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重,就业形势的严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引导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但目前大学生的创业环境还不完善,创业机制仍需改进.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创业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期间,通过对学生实施关于创业的教育来提高学生关于就业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水平。实施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解决我国的就业困难和提升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措施,以便更好的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矛盾突出。据统计,漯河市2009年有近6000名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全市共有近万名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为破解就业难题,以创业带动就业,近日,该市人事局特意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举办了一场创业成才报告会。通过创业典型讲述他们扎根基层、自主创业的精彩人生,启迪未就业大学生转变观念,做出理性选择,激励未就业大学生靠创业成就梦想,用激情点亮人生。  相似文献   

4.
<正>如今,大学生创业是社会的热门话题,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全面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然而,由于传统家庭观念、教育观念、就业观念等的不良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创业之路不平坦,不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为背景,从创业意识不足、政策引导不足、培养模式需优化、自身能力有限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存在的创业问题,然后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政策指导、建立创新实践的平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师范院校,自主创业既可以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又可以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因此,积极引导师范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模式,成为特定时代背景下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创业已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许多大学生梦想着通过创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为了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09年年初以来,笔者采取调研和问卷的形式。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已开始创业的大学生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和分析,以期对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高校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做好就业准备,加强专业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大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创业教育,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家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国家现状,大学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提高。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有能力的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大学生创业成了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创业,难,而创业后能够赢利,更难。虽然大学生的文化程度高,思维敏锐,但是在资金、技术、环境和机遇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他们的创业路上将会面对重重阻碍,所以说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优势和劣势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9.
严棉  刘峰成  余栋 《人才瞭望》2022,(23):61-63
<正>当今,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压力,通过梳理当前0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出高校就业工作存在就业信息的个性化有待提高、就业工作缺乏前置思维、大学生对基层岗位认识不够且就业路径单一、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针对就业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树立就业工作的前置思维、增强就业工作的个性化管理、多管齐下引导学生到基层干事创业、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0.
徐娜娜 《人才瞭望》2016,(16):93-9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民办高校大学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解决目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应构建与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于此,通过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高校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在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以来,江苏泰兴市着力建立起服务促动、创业拉动、见习带动、援助推动的四个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创业大学生1251人,全市大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建立服务促动机制,打造大学生就业"乐土"。为大学生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先后举办多项专场招聘会,通过当地报纸、人才网广泛发布就业信息,同时大力推进大学生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建立创业拉动机制,挖掘大学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长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利用高校社团组织的独特优势,通过大学生社团平台来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成为我们当代大学学生社团发展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重大举措     
《人才开发》2009,(4):58-58
上海:开展公益创投贡献万余岗位 上海民政系统推出六项计划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民政系统将通过开展公益创投和公益招投标、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吸纳就业、开发基层公共服务岗位等六项计划.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预计挖掘开发的岗位数将超过万个。  相似文献   

15.
彭景 《人才瞭望》2023,(10):27-29
<正>对于高校而言,其肩负着为社会输送源源不断优质人才的使命,但受现实环境与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面临众多的困难与挑战。因此,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的过程中,要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与创业观念,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与实践机会,多措并举,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困境,探讨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等对策,有效引导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以期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正>就业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对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个体心理取向,决定着企业家的态度和行为。要实现大学生创业的目的,除了要靠高校自身的努力外,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还要通过构建完善的创业服务系统促进大学生创业,从而达到创业的目的。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要适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发展的契机,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步伐,转变教育观念。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概念、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曹艳婷 《人才瞭望》2017,(16):97-98
百色学院正向应用型大学发展,要成为应用型大学需要从教学质量和就业创业质量上进行改革,笔者主要针对百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6届毕业生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大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观念,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如何引导大学生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是高校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出发点就是科学、系统的进行创业教育,该目标必须通过创业课程来实现,而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将直接影响到目标的达成程度。  相似文献   

20.
在大众教育时代,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创业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以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地方高校深入调研,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大学生自身、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带动城市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