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瑶家山寨哟,扎戏台呀哟……"4月3日,受湖南经视邀请,邵阳隆回花瑶山寨人首度走进经视节目录播大厅,参加《越策越开心》7周年特别节目"桃花开朵朵、越策走透透"的录制,在灯光和舞台的衬托下,花瑶姑娘小伙显得格外入眼。在著名节目主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7月,以米莉、黄勇军为主要作者的花瑶文化研究丛书三种——《花瑶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国家、传统与性别——现代化进程中花瑶民族的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瑶山上的中国——花瑶民族的生存境遇考察》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些成果距离湖南省隆回县2004年立项的"花瑶文化研究"项目结题,已整整过去了九年。作者之一的黄勇军家族曾在花瑶聚居地长期生活,具备良好的地域优势。因此,丛书三种抓住了  相似文献   

3.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季慷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35-136
花瑶"呜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歌的一种,源自于花瑶人辛勤劳作时的自我愉悦、抒情作乐的歌谣,其题材均来源于生活,而其中"高腔山歌"属于隆回瑶族山歌分支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高亢嘹亮、悠远奔放,完整全面地反映了花瑶民族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境界,体现了花瑶人民古老、神秘而独特的文化传统.由于瑶族女性服饰色彩斑斓、花俏抢眼,故名花瑶.从古至今,花瑶"呜哇"伴随着花瑶人耕息劳作,伴随着花瑶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民族奇迹,其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邵阳隆回县西北端的虎形山,居住着我国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全乡13150人中,花瑶同胞5194人。其中尤以崇木凼村最为集中,全村833人,花瑶633人,堪称中国花瑶第一村。  相似文献   

6.
“讨僚皈”,意为永志不忘,是雪峰山花瑶人民反抗清王朝民族压迫的历史见证。后来,花瑶人民翻身解放,为纪念祖先,宣扬今日花瑶的幸福生活,他们将“讨僚皈”作为一个节日,定于每年农历七月初八至初十在隆回县小沙江木函坳上举行,活动包括打泥巴、顿屁股、篝火晚会、婚俗表演、挑花比赛、山歌对唱等等。怎一个“乐”字了得——2003雪峰山花瑶“讨僚皈”掠影@刘海滨 @奉锡联  相似文献   

7.
刘海滨 《民族论坛》2003,(11):11-13
著名工艺美术家刘恪山先生说:“虎形山(在隆回县)的瑶族挑花拙中藏巧,立意新颖,以形传神,具有一种憨厚、坚实的乡土之美,能引发人们无限的想像、诱以幽远的境界、无穷的韵味,真乃中华一绝也。”雪峰山花瑶服饰是历史与现实、理想与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它既表现了花瑶的民族特征,又是雪峰山花瑶民族历史的缩影。怎一个“鲜”字了得——雪峰山花瑶服饰博览@刘海滨  相似文献   

8.
罗建军 《中国民族》2012,(10):52-55
2008年5月的一天,我国著名摄影家、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唐大柏站在湖南溆浦县山背村的一个山头,俯瞰着层层叠叠、盘旋而上的梯田,满怀激情地预言道:"花瑶梯田,既是花瑶民族的聚居地,又是天下一绝的梯田风光。可以想象,以山背为龙头的溆浦花瑶梯田,完全有可能成为继张家界之后,湖南省的又一处享誉世界的自然遗产和人文遗产,也将是溆浦县走向世界的崭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雪峰山东北麓的隆回县与溆浦县交界地区。花瑶人口极少,文化形式却丰富多样。目前学界对花瑶的婚俗、宗教信仰、挑花艺术及其文化旅游开发等相关问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奉锡样 《民族论坛》2009,(11):61-61
<正>隆回县是一个散居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有山界回族和虎形山瑶族两个少数民族乡,全县居住着回、瑶、苗等23个少数民族共计2万余人。近年来,隆回县委、县政府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发展战略来推动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隆回  相似文献   

11.
马铁鹰 《民族论坛》2004,(10):18-19
花瑶是瑶族的一支,以其五彩斑斓的服饰而得名,主要散居于隆回县西北部小沙江地区,现约7000人。该地区崇山峻岭,地处偏僻,山涧纵横,溪峒密布;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故花瑶山歌唱道:"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对面喊得应,走路半天多;要想得生活,全靠自己做!"就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花瑶姑娘,以其聪明的智慧、  相似文献   

12.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广东、江西等省、自治区,共二百多万人口,其中,广西占百分之六十一之多,自古就有“五岭无山不有瑶”之说。历史上瑶族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人们根据其服饰、习俗等特征将其分为顶板瑶、盘古瑶、过山瑶、红瑶、花瑶、白裤瑶等30多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在长期与周边各民族杂居交往中,多数瑶族还兼通汉语、苗语、壮语、侗语等。他们多在海拔一千至二千多米的边远山区劈山筑寨,开土造田,过着自耕而食,自织而衣的与世隔绝般的自给生活,有着极强的生命创造力。他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重读《花蓝瑶社会组织》,分析了费孝通先生早年的学术研究动向,指出《花蓝瑶社会组织》第一次披露了金秀大瑶山花蓝瑶的人口、家庭和社会生活状况;第一次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了金秀大瑶山族团及族团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向;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微型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剖析了花蓝瑶社会。  相似文献   

14.
由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与院出版社图片部联合摄制的科研电视片《白裤瑶》,代表我国参加了今年3月7日至15日在法国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第九届国际真实电影节。《白裤瑶》吸引了许多外国电影专家和巴黎观众。电视片《白裤瑶》,采用即兴抓拍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聚居在我国广西南丹县白裤  相似文献   

15.
宗荷 《民族论坛》2009,(1):10-10
<正>"昔日山沟野涧里的小花,已成为隆回北面山区30万农民的致富花。"邵阳隆回县委书记钟义凡不久前接受"解放思想在湖南"采访团集中采访时介绍说。2008年,隆回产的金银花干花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已达40多元,为花农带来收益4亿元。这一切与成立于1998年,隆回县最早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之一——小沙江镇中药材协会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老后 《民族论坛》2001,(6):24-25
每逢春节前后,湘西南隆回县小沙江一带高寒山区,便冰雪皑皑白茫茫的一片。这里的花瑶山民,就爱选择这般圣洁的日子男婚女嫁,以合百年之好。  因为一直少与外界往来,花瑶依然承袭着他们先祖最古朴、奇特的婚嫁习俗。可这峭寒的季节、艰险的山道,每每又让猎奇的游客却步。“花瑶婚俗”这个谜便永远藏在了神奇的山寨里。笔者痴迷民俗摄影多年,曾连续四个春节浪迹于花瑶山寨,便有机会目睹他们奇异、独特、圣洁而疯狂的婚礼,现将我之所见所闻采撷成稿,以飨山外朋友。  媒公提亲  妹子要嫁人了,哪怕家里再穷,寨子里的人们都会…  相似文献   

17.
美、法瑶人 ,即指生活在美国和法国的瑶人 ;所谓生存理念 ,就是人们对生命的理解 ,对生存意义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美、法瑶人源于中国 ,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辗转迁徙 ,他们成了美、法社会的一分子 ,虽然身居异域 ,但是在他们的生存理念中 ,仍然追寻着并希冀永远保留源于中国瑶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美、法瑶人史源的追忆美、法瑶人源于中国 ,不仅他们的自我认同 ,而且他们珍藏的《过山榜》、《家先单》的记载 ,都能证明他们的祖先曾生活在中国。在定居于美国西部海岸城市西雅图的李如府家中 ,笔者看到其收藏的族谱记载…  相似文献   

18.
瑶族《过山榜》中的婚姻文化黄志辉瑶族的《过山榜》,又称《过山牒》、《过山榜文》、《评皇券帖》、《评王券牒》、《评王券帖》、《评王券牒文》等。它是占瑶族人口一半以上的过山瑶所珍藏的用汉字记录的文书,是研究瑶族历史和文化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献。它不仅记载了瑶...  相似文献   

19.
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历史与迁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瑶族人民珍藏的《评皇券牒》又名《过山榜》、《过山牒》、《龙凤推》、《瑶人来路祖途》等,外国专家学者称为《瑶人文书》。它是一种汉文文书,比较详尽地记述了瑶族的形成、特征、迁徙、文化及其社会发展情况。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是研究瑶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文献。许多专家和学者曾对《评皇券牒》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亦想对《评皇券牒》进行一些探索,寻觅瑶族的历史及其迁徙,以此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元代,瑶族事迹已大量载于史籍中。其名除通作“瑶”外,尚有其它称谓: “莫瑶”。如《元史·余阙传》载:元统时,“会莫瑶蛮”反。按:莫瑶之名,由来最古,早在《梁书·张缵传》中已有文。 “山瑶”。如元人阳恪《平蛮记》载:黔中郡辰、澧二州蛮反,元当政者“起集山瑶、仡佬以为响导”(见《元文类》卷二七)。按:山瑶之名,宋已有之,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即有此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