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概况。“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工业企业发展的后劲加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1.6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94亿元,年均增长8.9%,市属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23,3亿元,增加到34亿元,是乌鲁木齐市工业生产继“七五”之后又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GDP平均增长49亿元,比“七五”时期11.9亿元增长37亿,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八五”期间的第一年经济处于调整时期,GDP和固定资产增长率都属适度,1992年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1…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投资项目周期管理的主要缺陷投资项目周期是项目运动过程的总概括。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投资项目是依照一定规律不断出现的,周而复始,依次循环。投资项目每个循环过程中都要顺次经过一定的工作阶段,这个工作阶段,我们即称之为投资项目周期。一个投资项目周期结束了,通过总结,积累经验,可以为另一个新的投资项目周期的开始打下基础。项目投资就是这样一个无限循环运动,且每一个循环都不是前一个循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的新的循环。从世界范围看,由于投资项目的性质、技术经济要求、自然资源等因素各不相…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还是新的“经济长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周期性高涨,许多人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但如果从历史的观点来观察,美国这十年的宏观经济表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史无前例。这次周期性繁荣是由利润率上升所引导的投资高涨直接推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逐渐加速和实际工资的长期下降扩大了利润份额,资本生产率的上升则抑制了资本构成的迅速提高,这是导致利润率增长的直接原因。对股市泡沫、债务消费及国外资金流入的依赖也反映了此次经济繁荣的某些特点和脆弱性。但90年代美国的经济高涨还有其深层的经济背景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结构性加速;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关国资本在压低劳动价格、控制通货膨胀和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的实力地位;经济关系的若干重要变化则为投资率的上升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条件。这些因素可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发挥作用,因而美国90年代的经济高涨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长波的开始。  相似文献   

4.
卢新文 《东岳论丛》2012,33(5):188-190
“循环宇宙”是由无数个循环周期构成的宇宙.这种意义上的宇宙,可名之为“总宇宙”;而“一个循环周期”意义上的宇宙,可名之为“个宇宙”.“个宇宙”有始有终,是有限宇宙.大爆炸(或大反弹)既是前一个“个宇宙”的终结,也是后一个“个宇宙”的开始.“个宇宙”的宏观循环过程是:大爆炸(或大反弹)——膨胀—大反缩——收缩——大挤压——大爆炸(或大反弹).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总宇宙”无始无终,是无限宇宙.其无限性体现在“个宇宙”的“无数”之中.用哲学的语言说就是:循环宇宙是有始有终和无始无终、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警惕“贫困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一般会快于发达国家或地区”,这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条件趋同”理论想告诉人们的一个结论。该理论假设生产函数中资本报酬递减的性质始终存在;而储蓄率是外生常数,平均储蓄曲线单调下降。因此该理论认为各国经济增长中总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6.
1995年湖南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取得了新成就,使社会形势整体保持稳定、正常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诸如物价涨幅偏高、就业压力增大、治安状况不乐观等不利于社会安定的因素。预测1996年经济增长将度过经济循环的“谷底”,而维护社会安定的任务则较艰巨。一、1995年社会发展总体背景态势1995年湖南经济在高增长中平缓收缩,改革继续向整体推进,对周边省、区及国际的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思潮错综复杂,社会形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的。经济增长景气循环进入平缓收缩阶段。1995年湖南经济处于自1980年以来的第四个增长循环(始于1990年…  相似文献   

7.
“苏南模式”的社会机制与经济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创新与工业化,二者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转型。同时,二者之间又进行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人文背景与现实条件存在着种种差异,因此二者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各地不尽相同,交织成多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一种主要的模式,即以乡(镇)、村集体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内发型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被称之为“苏南模式”,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江苏经济增长在全国领先中国各地工业增长的速度很不平衡,江苏工业与乡镇工业均在全国领先增长。1992年各省、市、自治区的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工业…  相似文献   

8.
“双代战略”是农总行认真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根据自身实际提出的跨世纪的发展战略,是加快农行商业化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如何认识并更好地实施“双优战略”呢?本文拟就此提出几点看法,以与金融界之同仁共同探讨.一、对“双优战略”的认识1·“双代战略”是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在经过了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农村经济的特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由自给农业向商业农业转变;二是正在由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三是由简单的分散的小农生产向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经济改革15年来的历程,人们不难发觉:“放一乱一收一放”的改革循环怪圈一直困扰着改革的推展;某些精心设计的改革到头来会意想不到地变成“强署之末”,甚至在实践中或被扭曲变形或大伤其元气。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配改革,在调节改革推进的时速,在决定改革的“质量”(实效)?目前我国改革正进入一个从“外围”到“体内”的“攻坚阶段”,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一、经济改革的“拉弗曲线”:假想与现实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则,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其独有的魔力调节着商品世界的社会再生产,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10.
1.福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1福建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1994年,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25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78年增长6倍,年均递增率为1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678元(1990年不变价),为全国平均值的1.45倍;财政收入147.55亿元(现价),是1978年的9.79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5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7.7元,分别为1978年的10.34倍和11.44倍。1994年底,福建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  相似文献   

11.
大份额市场和新兴市场是江苏经济增长的动力崔卫东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江苏由工业大省变为工业强省,改变目前以全国12.78%的工业总产值实现10.91%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率仅为全国平均的85%的状况,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应当研究“大、新”市场。大份额...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的加快增长,是在已经初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由投资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自主过程。此轮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经历了恢复性增长和热度增长两个阶段:在恢复性增长阶段,非国有经济和部分国有经济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者;在热度增长阶段,处在升级产业链中的企业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拉动者。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步完善之中,此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程又带有软约束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开放以来利率调整的历史回顾   自 1979年以来,我国利率水平由升转降 (以“一升一降”为一周期 ),经历了两个循环周期。第一个周期为 1979年 4月 1日至 1993年 5月 15日。 1979年 4月 1日~ 1990年 4月 15日先是存贷款利率连续七次上调,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由 3. 96%上调到了 11. 34%;此后,自 1990年 4月 15日开始延续到 1993年 5月 15日,存贷款利率经三次下调,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由 11. 34%调到 7. 56%。第二个周期为 1993年 5月 15日到现在。首先是延续到 1996年 5月 1日的利率提高阶段 (此间存款利率调整两次,贷…  相似文献   

14.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江观伙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需要经过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可能在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完全做到,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作出近期的最佳选择。本文在重新界定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论证了劳动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九...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日本战后五十年发展轨迹的基本特征是政治的“低姿态”和经济的“高姿态”。这是日本根据其战败国地位所确定的一种发展战略。天皇晋见麦克阿瑟是政治的“低姿态”的开始,之后,各项民主改革是其继续。日本政府的政治低姿态是服务于先把经济搞上去的经济的高姿态的。其结果,日本经济在战后第一个十年得以复兴。在之后的两个十年间,日本政府有意识地贯彻这一战略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最近这两个十年间,尽管其间或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要求,但纵观全局,日本历届政府仍基本遵循这一战略。避免同美国正面冲突,在同中国和东盟国家交往中表现低姿态。总之,这一战略促成了日本今天的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是一个邻近东部发达地区的中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要尽量缩短地区间的差距,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八五”是安徽前所未有的高增长时期,经济高速增长是由第二产业(工业扩张)为主要推动力,工业增长速度年均达到28.9%,GDP增长达到14.l%,这也正是工业化处在由初期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的一个典型特征。那么工业高速增长为我们带来了些什么?保持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取得最佳的效益?为此,我们提出适度发展概念,对“八五”时期工业化的影响与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从中认识工业化的发展规律,即时调整战略对策。一、工业…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总理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报告中说,“七·五”计划草案规定,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1986年至1990年的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  相似文献   

18.
这轮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发生后,各国纷纷出台各种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本轮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反周期的经济政策能带来新一轮经济增长么?我国经济回暖后应如何持续推动经济增长呢?文章借助熊彼特理论,从历史比较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我省“七五”计划确定,到199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15万吨,比“六五”期间平均年产量增长23%;水产品出口创汇达一亿美元,比“六五”期末的1985年创汇收入增加四倍多。我省是全国重点渔业省之一,海水产品产量和商品量居全国首位。能否完成“七五”期间水产计划对我省经济乃至全国渔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确保“七五”期间水产计划的顺利实现,笔者认为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个体价值体系和社会价值体系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循环”主导着社会生活,构成了文化;文化软实力的高度也就是价值体系的高度,文化建设的困难就在于人们难以突破现有价值体系的“超循环”过程的约束;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是分别由两种价值体系所主导的“超循环”,两者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较量;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归根到底就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渗透,并强化其价值体系的“超循环”;中国共产党人若要战胜西方国家“和平演变”阴谋,关键就在于能否自觉运用执政权力来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之形成稳定的“超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