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它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来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按一定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在一定时间内以较高的效率学习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从学习的内容来看,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知识是前人获得并被实践证明、检验过的间接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在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等方面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启发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教学过程实质也是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一定形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这和其他任何认识过程一样,只有认识的主体不是被动地而是能动的反映认识的客体,  相似文献   

3.
<正>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之一。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从原有知识的基点上开始的,带有个体经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去把握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转化条件,进一步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引导启发学生,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是大学生在学习中除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外,还要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获取人类认识成果,从而有可能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地探索人类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高等学校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在教学中的运用是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因为学生要理解知识,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学生自己的认真思考,下一番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功夫是不能实现的。同时,学生在教学中的认识活动,又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的过程。要实现认识上的这一转化,没有学生的积极能动的作用也是不成的。所以,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启发诱…  相似文献   

5.
教师正确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是关系到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任务的解决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质的正确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教师以课堂讲授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以在课堂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中心进行学习。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方面来说,就是“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又是一种认识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活动同人类历史上的发现和科学家的认识过程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学生的学习是在教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教师把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为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借助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教学方法不仅受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所制约,而且也受学生的认识规律所制约.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不知发展到知,由知之不完全不确切,发展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正如列宁指出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原则和认识规律,指导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越来越引起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兴趣和重视。古人云:“接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可终身享用。”意思是送给他一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从事教学也应遵循这一原理,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学法研究和学法指导。学法即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过程中所采取的基本活动方式和基本思想方法。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掌握、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包括:一是把所学到的知识为完全相似的工作服务;二是把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转化为能力后,创造性地为未来服务。后者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要达到此目的,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就不能仅仅围绕教材进行,而要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增长。一切实践活动都是把知识转  相似文献   

9.
教师教学认识信念是指教师对知识的本质特征、教学的本质与过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及基本特征等方面的认识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带有一定“意动”成分的基本观点、态度和心理倾向。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由知识信念、教学信念、学习信念、学生信念等要素组成。知识信念包括对知识认知、知识性质、知识价值、知识结构的认识信念;教学信念包括对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评价的认识信念;学习信念包括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结果归因的认识信念;学生信念包括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发展、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信念。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的构成要素,编制“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量表”,建构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模型1,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竞争意义的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模型2和模型3。通过分析、对比模型2和模型3,发现模型3的χ2、RMSEA、NFI、IFI、CFI等数据均优于模型1,从而验证了这一结构的合理性。“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结构量表”可以作为了解教师教学认识信念状况的诊断性工具,也可作为研究教师信念的测量工具。厘清教师认识信念的内涵要素与结构逻辑,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参照意义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一次回答女儿燕妮和劳拉提出的“你所中意的口号是什么”时说,“对于万物都怀疑。”这话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强化疑质意识,大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疑是什么?通俗地说,就是问一个“为什么”。作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这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本领、增长才干,总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认识客观来说,认识是不能穷尽的,疑问自然会产生,从认识主体看,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因而主客观总是处在不断的矛盾中,即知与不知的矛盾,所以必然会出现许多疑问来。  相似文献   

11.
复习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正确的复习方法,积极主动地复习,从而提高认知水平以及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时如果总是老师...  相似文献   

12.
简要叙述了在《计算机文化基础》实验课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 研究能力。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本领。从而具备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心理观点、意识的重要性 教育学科教学主要有双重任务:一是向学生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培养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在掌握教育学科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心理观点。当然这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教育观、心理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育学科基础知识。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教育观、心理观是在反复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和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固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这种观点就是善于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善于从宏观的高度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侧重于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心理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从能力本位出发的项目教学法是利用一个典型的工作过程为背景,针对学生一次就业岗位和二次晋升岗位的知识、能力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项目内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沟通与合作。在项目实施手段设计上力求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使学生全员参与、关注,成为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流体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丰富的实践能力.从教学、实验和考核三个方面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莉 《南都学坛》2003,23(5):122-122
<正> 一、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创新精神 (一)使学生会学习。会学、乐学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学会学习是为了创新。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中,知识更新异常迅速,今天知道的东西,明天就可能过时,如果停止学习,就会落后,这就要求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发展思维能力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认知方法,使学生不再是消极的听客,而是主动的求知者,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认知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7.
<流体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丰富的实践能力.从教学、实验和考核三个方面讨论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正>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其特点是由数字到运算,由点线到图形,由实例到定义的抽象思维,逻辑性很强,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连续的认识过程,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是如果只注意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育人,就会把数学教学变成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达不到德育、智育都得到发展的目的,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强化他们自觉的学习意志力,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多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较深的就是数学教学同样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知识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只能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呢?笔者在文章中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人体解剖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它要为学生学习体育专业和从事体育专业工作打基础。因此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在校时的学习质量以及今后出校的工作质量。为了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作法。一、让学生掌握本学科教学大纲的内容,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教学过程是双边活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认真教,而且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学。因此必须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教学大纲,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重难点。使学生心中有数,做到在全面、系统学习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重点内容。二、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 名词概念是进行思考思维活动的基础,是进行判断、推理的要素。没有正确的名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