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儿闹独立     
<正>过马路时,我习惯性地将手伸给女儿,对她说:“宝贝,把手给妈妈。”女儿走过来,却将手伸到我的腰间,另一只手则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肩上,然后说:“妈妈,我们像不像哥们儿。”我为女儿可爱的举动哑然失笑,但心里却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失落。似乎是不经意间,女儿便长大了,每当我以母亲的口吻命令她做什么时,她总是有意识地用她得言行弱化我的权威。可在我的眼里,她一直还是昨天那个蹒跚学步、向我伸出小手嚷“妈妈抱”的小不点儿。我不甘心。于是,母女之间的矛盾便时不是暴发。  相似文献   

2.
侯德云 《可乐》2010,(6):15-15
高二下学期,女儿有了早恋的倾向。妻子慌了神,整天对我嘀嘀咕咕:“怎么办呀?你说怎么办?”我说:“你慌什么,找个时间,让那个臭小子来见我。”妻子说:“这怎么可能呢?你想见他,他未必敢来。”  相似文献   

3.
徐国静 《社区》2004,(17):36-38
两个母亲的泪水,诉说了什么三年前,我接到杭州一个母亲打来的电话。她说她的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学习和工作都不让她操心,就是谈对象遇到了障碍,与人相处特别难。她发现女儿情商太低。她已经退休了,但她要用后半生来帮助女儿,直到死,一定给女儿补上情感这一课。我被这个母亲深广博大的爱所感动。一年以后,我去杭州演讲,那位母亲来看我,她有些悲观地告诉我:她的努力起色不大,女儿对人还是不信任,甚至拒绝和排斥。春节的时候,她打来电话说:“我绝望了,最近我从早期教育的一些书里知道,孩子情商开发的关键期是3岁以前,而那个时候,我整天忙于工作,…  相似文献   

4.
1.在教育图书策划人吴法源还没有成为小鱼儿的父亲之前,就曾希望我编一本“福州人怎么养女儿”的书。那个时候我其实已经想当然的认定这个细腻、机敏,又有着令人惊叹的决断力的人,终归有一天也会是一个女孩子的父亲,因为他已经提前有了一张“生有女儿的脸”。  相似文献   

5.
孩子放在远方奶奶家,周末去探望一次。每次回去,那个小生命都会以她对生命的领悟和接受能力,带给我小小的惊喜。有一次周末回去,三岁多的女儿妞妞,神神秘秘地贴过来,说要给妈妈念一封她写的信。我那个激动啊:女儿给我写信了!第一  相似文献   

6.
爱父如子     
我渐渐变老了,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早先我管教孩子;如今变了,孩子们却“管”起我来了。动不动就向我“发号施令”、“宣传纪律”,什么这个“应该”、“必须”,那个“不准”、“不许”等等。几个儿女当中,小女儿对我的“管教”最为“严格”。我从教36年,也许是清贫俭朴惯了,从不挑吃讲穿。1998年我从农村随儿子进城居住后,孩子们对我的穿戴“讲究”了起来。老伴和女儿常背着我给我做新衣服。平常在家还能随便些,出门办事,穿什么衣服必须得让她们“审查”。我想时代不同了,孩子是为了我的“体面”,虽然有些别扭,但也只好“遵命”了。我这个…  相似文献   

7.
女导游神秘失踪后却在互联网上再现 2011年4月21日,家住湖南怀化市的谢丽突然接到女儿张萱从长沙打来电话:“成都那个胡小欢又跑到长沙来纠缠,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MBA教女方案     
宋宁 《可乐》2010,(5):18-19
我是一家跨国企业的CEO,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我却对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为了教育好女儿,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尝试用HBA的理念对她进行培养。 学会规避风险 2003年3月,我赴美前几天,备战中考的女儿突然宣布放弃报考重点高中,去学动漫。我一听,就蒙了。女儿从小喜欢美术,最近又迷上动漫,我曾提醒她:“这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不能作为专业,否则有饿肚子的危险。”女儿固执地说:“爸,现在是民主社会。我已经被你专制了15年,该自己做一回主了。”我和她争论了半天,也没能说服她。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07,(5)
为了女儿的追星梦,68岁的甘肃省退休教师杨勤冀在香港跳海自杀了。其女儿杨丽娟就是那个为了见刘德华一面而倾家荡产的痴情“粉丝”。为了实现女儿的愿望,杨勤冀夫妇几年间花光了  相似文献   

10.
古风 《社区》2003,(11)
星期日带女儿在小区里溜达。女儿指着一棵树问:“爸爸,这叫什么树?”我摇摇头说:“不知道。”女儿又指着一片盛开的花朵问:“爸爸,这粉红色的是什么花?”我想了想,记得不很清楚,又只能摇摇头。女儿说:“你怎么都不知道啊?”我感到不好意思。但我真的说不出这些几乎每天都能看见的花木的名称,我总不能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吧?这只能归咎于自己的知识面窄。  相似文献   

11.
《可乐》2006,(9)
她和老公结婚两年,生了一个女儿,在女儿生下来六个月后,她的丈夫就被单位安排去南非搞石油勘探,这一去就要一年。在临行前的那个下午,男人一直抱着自己六个月的女儿玩耍,脸上写满了不舍。直到司机走过来召唤他,他才松开自己的怀抱,此时,泪已经流了下来。她从丈夫的怀抱里接过女儿,女儿"哇"地一声哭开了。男人笑着说,这姑娘一定不舍得我了,一边说着一边掏出手机,说,我把她的哭声给录下来。就这样,男人离开了妻子,离开了祖国,到  相似文献   

12.
丁宁 《新天地》2011,(2):37
丁老师:您好!春节即到,女儿会回家过年,我心里非常高兴,可又惴惴不安。女儿过了年就33岁了,我不太想让她今年回家过年,我想让她跟着那个小伙子回他的家去。我女儿长得挺漂亮,一米六五的个头,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十分文静。她一个人漂在  相似文献   

13.
达通 《社区》2004,(2):45-47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在女儿刚开始上…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5.
心态     
有一个朋友乘船到英国,途中遇到暴风。船上的很多人都惊慌失措。然而,他却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地在祷告,神情十分安详。等到风浪过去,朋友好奇地问这位老太太:“您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的时候,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哪里都一样,都可以同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挫折、不幸、灾难或厄运降临的时候,我们务必保持乐观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绅士会馆     
《可乐》2007,(4)
惊天误会大学时去上一门重修的课,我去得早,就按照惯例坐最后一排。闲着没事,我就跟坐我旁边的一个女生聊天:“你也是来重修的吧,这些老师真变态!”那个女生笑了笑,没说什么。上课铃响了,那个女生站起来要走,我把她叫住:“你胆子够大的,万一在门口被老师撞见了,你又要挂了。待  相似文献   

17.
高考的“滑铁卢”使我这个上海市重点高中毕业、且原已被一本大学预录取的学生,走进了现在这所高校。那个暑假对我来说,完全可以用“绝望”两个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23,(16):64-64
再吵一架:周末,大李和妻子吵架了,到了中午看到妻子还没有做饭的意思,大李一赌气就对正在写作业的女儿说:“闺女,走,今天爸爸带你去外面吃大餐。”女儿闻言,很开心地随着大李出了门。大李请女儿吃了一顿豪华大餐,回家的路上女儿说:“爸爸,我想求你件事。”大李问:“什么事?”只听女儿支支吾吾地说:“要不下周末你再和我妈妈吵一架吧,我刚才看到另一家餐厅很不错,想下周去尝尝。”  相似文献   

19.
那年仲秋的一天,女儿16岁生日,我隆重地举办了一次家宴,席间,女儿突然问我:“爸爸,奶奶啥时候过生日?”我脸红脖子粗地说:“让我想想。” 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调动起所有记忆神经,搜寻母亲的生日卡片。可记忆的仓库里,有妻的生日卡片,女儿的生日卡片,至交的生日卡片,惟独找不到母亲的生日卡片。女儿笑道:“爸爸,别想了,肯定是忘记了。”我窘得手足无措。尴尬之余,我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做儿子的,岂  相似文献   

20.
我明白了     
洪宇 《社区》2005,(23):56-56
女儿上幼儿园了,老婆给她买了本唐诗选,并吩咐给我一项任务,教女儿学诗。这天,教女儿学陆游的一首诗时,我想起还没买彩票,便告诉女儿“:爸爸今天还有事,先出去一会儿。”女儿还没说什么,正从厨房走出来的老婆却嘿嘿笑起来“:骗谁呀,铁杆彩民,又去买彩票吧。”老婆一向不支持我买彩票,既然这次让她看穿了,我只得又心不在焉地坐下来,指着陆游的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女儿,这句诗是提醒人们,事情经常会由逆境转化为充满希望的顺境,可任我解释了半天,女儿还是一个劲地摇头。我偷偷看了看表,马上就要到点了,怎么办?我灵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