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口诀是指七律(包括七绝)而言.五律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所谓“一三五不论”是说每句第一字、第三字、第五字可平可仄,因三字不是节凑点;而二四六字是节凑点,平仄要分明,不能通融.准确讲,“一三五不论”,不包括因拗救而改变的第一三五字,也就是说,除了孤平拗救、变格拗救以及对句拗救而外的一三五字才不论,拗救之平仄还是要论的.许多《古代汉语》教材,对究竞是哪几个一三五字不论都不曾说清楚.今个儿,笔者欲多费点笔墨,将此千古之迷弄个水落石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诗词格律》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页)按此说法,五言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中共有三处平仄可以活用,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被圈起来的字表示可平可仄.《古代汉语》修订本在1523页上写道:“对于仄收的句子 (A型和B型)来说,的确是一三五不论(五律是一三不论)”.他所说的A型和V型,就是我们说的第一种基本句式和第三种基本句式,也就是“仄脚的句子”,前者说只有两个字不论,后者却说“一三”都不论,两句加起来那不就是四个字吗?为此,我们作了考察,结果证明,前者正确,后者谬矣.第一种句式的第三字为平声,倘换成仄声就发拗了,当然不可随便活用.例如:“此地一为别,孤  相似文献   

2.
左林霞 《云梦学刊》2004,25(3):76-79
“二四六分明”之说与唐人近体诗的创作实际相去甚远,通过对《全唐诗》中的近体诗的考察发现,五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字的平仄“分明”,第四字的平仄可以“不论”,七言近体诗只有第二、四字的平仄“分明”,第六字的平仄可以“不论”。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四六分明”改为“二、四分明”。  相似文献   

3.
论律诗之“律”的审美价值熊笃我在《律诗形式的文化意蕴初探》(载《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3期)中曾论证律诗以“八句准篇”暗合《周易》中“八卦”的数象原理,以五、七言“约句”则与古音乐的五音、七音有关,故有关“约句准篇”的审美问题,本文从略。以往有关诗...  相似文献   

4.
古典律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意境深远,音韵美妙,形式奇特.因此古典律诗英译中必面临着“意美”的缺省.本文拟对“三美”之“意美”缺省及其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魁星 《理论界》2010,(10):133-135
杨维祯现存律诗200余首,主要收录在武进董氏刻本《铁崖先生诗集》中。由于他的自讳、乐府诗成就光芒的遮掩、律诗版本的稀缺等问题,他的律诗在当下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这与它们在当时颇受欢迎的状况极不相称。铁崖律诗大抵肆于情性、不拘体格,既有清新劲拔之作,又不乏雄奇自然、含蓄蕴藉之篇,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6.
“不到顶点”是莱辛在他的美学名著《拉奥孔》中提出的一个很有价值的美学观点。他认为,为了使艺术作品获得让人“长期地反复玩素”的效果,艺术家对人物表情的描绘应有所节制,不宜“选取情节发展的顶点峋。中国的孔子,也有一个与莱辛“不到顶点”相类似的说法——“乐而不淫,哀而不伤”o。他认为,艺术是表情的,诗“可以兴,可以怨”“,但是,这种感情的表达不能太强烈,不可太过分。他们都是从审美心理出发,主张艺术作品表情时要适当地加以控制,避免“过’与“不及”的毛病,以增加艺术感染力。“不到顶点”是针对造型艺术而言的…  相似文献   

7.
宋代律诗的叙事功能比前代得到了增强。这一方面是由于宋代诗人倾向于采用富含叙事因素的"事象","事象"带来的不是单纯的形象,而是唤醒读者对某一事的识别,进入与事相关的具体情境。另一方面,宋代诗人又在律诗中追求历时性的表达,借助虚字、动态过程等手段来建立诗句、诗联之间的关联,融入历时性的叙述顺序。这两方面相结合,增强了律诗这一诗体的叙事功能,促进了律诗艺术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学把握世界的一般方式与律诗的特殊方式文学家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写下来,外化为文学作品,其间必须经过两个前后相续、紧密相联的阶段。第一,寻找和发现文学内容自身固有的组织结构和存在方式;第二,继而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用一定的文学样式,把文学内容连同它的组织结...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对后代影响深远,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杜甫律诗创作语言技巧的分析,揭示了杜甫律诗的创作成就和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试论“魔弹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论“魔弹论”尹连根自从传播学产生以来,以研究如何取得最佳效果为核心的效果分析就一直处于受宠地位。其他诸如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都是为了一点:传播致效。而“魔弹论”堪称效果研究的滥觞。“魔弹论”自产生以来,领了十余年的风骚之后,遂自...  相似文献   

11.
论杜审言对近体律诗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体律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宫廷诗人追求绮错婉媚、华美精致的诗风,是律诗产生的温床和催化剂。杜审言是初唐著名的宫廷诗人,他对律诗的成熟定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律诗格律精严,形成了高华雄整的个性风格,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叶梦得《避暑录话》说:“(韩琦)席间赋诗,明允(即苏洵)有‘佳节屡从愁里过,壮心时傍醉中来’之句,其意气尤不少衰。明允诗不多见,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如《读易》诗(应为《送蜀僧去尘》)云:‘谁为善相应嫌瘦,后有知音可废弹。’婉而不迫,哀而不伤,所作自不必多也。”这段话颇重要,指出了苏洵诗的特点:在数量上,“明允诗不多见”;从内容上看,“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从风格上看,意气风发,“婉而不迫,哀而不伤。”一苏洵以散文名家,他的诗作传世不多,一般都不甚重视。通行的十五卷本、二十卷本《嘉祐集》仅存诗二十七首;双研堂十六卷本《苏老泉先生全集》多《香》诗一首,亦仅二十八首。最近从宋残本《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上发现了其他版本皆失载的二十首苏洵佚诗(见《文学遗产》1982年第3期刘尚荣《苏洵佚诗辑考》)。此外,散见于苏轼诗集,实为苏洵所作,又为以上诸本所不载的还有两首(《老翁井》、《水官诗》)。这样,苏洵的存世诗总计共有五十首,比较宋代其他诗人确属不多。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罗马哲学中的原子论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论是中西哲学史上的两颗珍珠。它们是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探讨二者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的相似性和它们在体系上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中西哲学史的发展状况及特点,总结、认识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全面理解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哲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其主要的方面提出一点朕浅的看  相似文献   

14.
“导向论”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等方法,从“导向论”的提出、“导向论”的创新以及正确导向与改革创新等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艺美学中存在着一种以“自然”概念为核心的文艺观,苏轼作为这一传统思想的集大成者,“自然”概念不仅散见于他的诗文书画理论中,更为重要的是,他赋予了“自然”以本体论意义,提出了“不能不为之为工”、“无意为文”的“自然”艺术本源论,“身与竹化”、“无法之法”的“自然”创作论及“平淡”的“自然”风格论,由此使其文艺思想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律诗是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古体诗发展而来的,它在南朝后期出现了雏形,到了唐代,经过宋之问、沈俭期的总结,最后完成了定型。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从古体诗向律诗的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特点,但极少从语言结构这个角度来谈律诗对古诗的发展。我们所说的语言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词与词是如何构成句子的;二是句与句是如何构成篇章的。下面我们试就这两个方面来看看从古体诗到律诗在识言结构上是怎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熊十力先生原名升恒,字子真,湖北省黄冈人。抗日战争时期,他建立了“新唯识论”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成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颇有影响的哲学家。“体用不二”论是“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正如他自己所述,“本书根本问题,不外体用。”(《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1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他所说的体,是指宇宙本体;所说的用,是指本体的功用或表现。“体用不二”论的基本观点是:本心是宇宙的本体;宇宙万物归根到底都是本心的功用或表现。他是怎样论证“体用不二”的呢?我认为,大体经过扫相、显体、释用三个步骤。这种看法不一定妥当,愿意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8.
试论董仲舒“不与民争利”的伦理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源于《春秋》大一统的社会理想 董仲舒的学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必从“天意”和《春秋》那里找依据。作为汉代儒家公羊学派董仲舒一生以治《春秋》为主业。他说“春秋,大义之所本也”(《正贯》。以下所引《春秋繁露》只注篇名),认为“不学春秋”,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危,则不知国之大柄”(《俞序》)。 从理论上讲,董仲舒的社会理想正是通过阐述《春秋》“大义”而得出来的,这个社会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陈继儒《牡丹亭题词》作了某些不同于时人的解读,并结合汤显祖的思想历程,指出研究汤显祖应该慎用其中的“师讲性,某讲情”传闻。  相似文献   

20.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儒家的“中庸”与“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和为贵”,但在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等问题上,从来都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的,从未要人只说“是”、不言“不”。勇于说“不”是儒家的思想传统。“不”是“中庸”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