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文化资源的特点、内涵、开发等方面论述了浙江道教茶文化资源.浙江道教茶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众多的道教名山,而且拥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浙江道教茶文化资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道教名山与茶的一体化,生态文化与养生文化是浙江道教名山与名茶共同的文化内涵.因此,浙江道教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优先发展茶文化旅游产业和道教茶艺表演业.  相似文献   

2.
宋代浙江是佛教的重地,仅杭州一地佛寺就达四百多座,浙江全境的寺院更是不胜枚数。宋代浙江山地众多,普遍植茶,共有12州60多县种茶,产茶量居全国产茶路分前列。名茶众多,其中很多由佛寺僧侣栽培,湖州、越州、杭州、台州等地,都有寺院僧侣培植的多种名茶。佛寺之茶,因藉僧侣供佛、自饮、待客、施茶诸方面的茶活动,丰富深厚了茶文化的土壤,为在宋代达到极盛的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藏族饮茶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在我国数千年的茶文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饮茶经验,逐步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茶礼、茶俗。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藏胞离不开茶。”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藏胞饮茶乐于  相似文献   

4.
李维锦 《学术探索》2007,(1):137-140
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茶文化旅游资源在物质基础和精神实质方面都蕴含较为丰富的生态观。云南各民族绚丽多彩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形成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背景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文从旅游资源、发展模式、开发策略等方面讨论茶文化旅游中的生态观,探索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文信息》2008,(1):65-70
薄荷片推荐:茶是中国对人类,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之一。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从古至今,杭州便是人们公认的茶都,尤其是西子湖畔的龙井茶更是茶中的极品。在深厚茶文化的积淀下,中国唯一的以“茶‘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浙江中国茶叶博物馆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金石碑刻画像中的茶文化资料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它的价值特突,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茶叶生产、茶叶贸易、茶字演变、茶政茶法、茶叶消费、茶叶礼仪、茶叶传播以及荼事活动等方面,应该引起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体验经济时代下,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安溪是中国茶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茶旅游资源,而安溪茶博物馆也在茶知识、茶品鉴以及茶历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安溪荼博物馆也存在场馆面积太小导致游客留时间短、很少对大众开放只作为提升企业或政府形象的辅助设施、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本文结合体验经济理论,开发茶博物馆体验活动和设计增加游客逗留时间活动,为安溪茶博物馆旅游开发提出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的茶文化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将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做出阐述,并结合当前茶文化发展现状,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划分为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和修学求知型等模式。对这些模式的茶文化旅游描述其发展背景、发展成因以及现实例证,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所存在的缺陷做出分析并预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形成许多现实必要条件,旅游开发效应正在不断显现,并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文章以杭州沿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为对象,从核心旅游产品生产、旅游延伸市场、旅游产业外部动力和旅游产业关联形成等方面具体探讨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构建起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框架,并基于杭州的城市旅游发展特点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日,由四川省茶文化协会、蒙顶山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雅安市茶业协会、名山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茶祖文化与蒙顶山茶品牌建设”论坛在蒙顶山召开。省农业厅常务副厅长傅志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雅安市茶业协会会长孙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蒙顶山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向华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休闲旅游成了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杭州市将城市发展定位为“东方休闲之都”,这就要求杭州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大力开发休闲旅游资源。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发展休闲旅游是杭州市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并对杭州市目前休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开发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清代及民国时期是浙江茶叶经济大起大落的关键时期。受茶叶外销的刺激,浙江形成了散布产区、较为广阔的茶叶初级市场。产区所产茶叶集中到初级市场后,再汇集到宁波、杭州、温州三大茶埠。但从发展趋势来看,浙江茶叶经济无论是茶叶生产、茶叶初级市场,还是出口茶埠,最终均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13.
良好旅游形象的创立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形象的推动效应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最外层是物质文化,中间层次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旅游的内在动机,是旅游资源的主要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文化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略论商业特色街与旅游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针对杭州是国际旅游城市的特点,介绍了杭州建设商业特色街的基本状况,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商业特色街与旅游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从三方面促进旅游与商业特色街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商业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的起源学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当今社会,中国茶文化没有随着国家的经济建设而发展、强大。中国曾经有过影响过世界的文化,如丝绸、陶瓷、中医药、茶文化等,现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原有的古典文化慢慢的被稀释、蚕食。本文从茶文化史的角度出发,以茶的起源为中心学说进行研究,并提出我们更应该再深入学习曾经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化。茶文化没有过时,并且永远不会过时,永远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组成中国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的剖析,分析了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及条件,提出了以张家界为龙头,以吉首为中心,以怀化为次中心的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构建格局,走“联合营销”式的开发模式,并探讨了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及对策,为大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中通过仿建、舞台情境再现、民族文化符号恢复等形式得以展现和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空间中的展演与构建形成了旅游地民族文化舞台镜像。旅游空间中少数民族文化展演与构建的旅游地文化舞台镜像,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共赢开发的积极尝试。旅游地文化开发应该因地因时制宜,不要因为一时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复兴的趋势而失去对原生文化保护的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8.
王曼玲 《学术探索》2003,(10):75-76
旅游业作为一个发展前景诱人的绿色产业,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挖掘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将是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水平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