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8):152-154
图书馆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所学校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图书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图书馆获得世界新的技术和科学,以此掌握世界发展的新动态。而一座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衡量这一座图书馆质量高低的标准。本文从影响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读者有效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具体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一导言本文向读者介绍几位日本学者。战后,他们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著,致力于寻求日本人对自己的文化和政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日本,也是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加批判地来看待我们自己、我们的概念和我们的社会,进一步克服以欧洲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的真正思想家”专栏已开设数周,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人问我怎样选择人物。为什么选择普利戈津、波佩尔、曼斯基,而不选择其他人?进而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人?事实上,我的选择并非那么随意。我力图依次介绍一些重要的学科和被同学科的人称为大师的人。我采用的标准仍然是英国史学家I.伯林向我提出的、几个星期前曾在《费加罗杂志》上陈述过的标准:把改变人们思维方式的人看作是“真正的思想家”。人们常向我提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为  相似文献   

4.
新书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每年均花费相当数量外汇,从国外购进图书。本刊开辟这个栏目意在向读者通报部分已到新书(书目后的括号内号码均系本中心图书馆索书号),以便充分发挥这些文献资料的作用。读者如想了解全部书目或借阅、复印其中的部分资料,可向中心图书馆索取《咨询服务简章》。这样做对读者是否有益,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建议,望告诉我们,以便改进。  相似文献   

5.
读者心理需求,是图书馆一切服务工作得以开展的源泉,因此,进行读者需求心理活动规律的探寻,以便图书馆工作者按照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读者服务,提高读者工作水平,获取更佳的服务效果,这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无疑是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不言而喻,图书馆工作包括许多环节,正是在这些环节中我们才能了解读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搞好图书馆工作。1.流通 流通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是读者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在这里可以遇到各种类型的读者,他们的心理活动在这里首先反映出来。读者借书首先要查目录。就目前看…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70和80年代,美国社会科学领域十分活跃,其中妇女问题研究尤其令人瞩目。美国新闻总署、教育和文化事务局、文化中心和资源处、图书馆规划部及资源发展分部,精选了一份推荐书目,列举了38本有代表性的专著,基本上反映了美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中选择部分著作,介绍给读者,使读者从这些风格迥异、体裁多样的专著中,了解美国妇女问题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导读,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如何为读者进行指导、辅导和疏导的意思。是图书馆在读者的求知活动中,充分发挥组织者、干预者和帮助者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能。通过导读可以在图书馆事业中有效地端正办馆方向,建立健全“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的双向服务机制。从而在图书馆和广大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友谊和理解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国外社会科学》今年第1期与读者见面了.编辑部愿借此机会,向关心本刊并给我们大力支持的读者、译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读者可以从本期的栏目和内容看出,我们力求通过综述、论文译介、论著提要、书刊评介、访问纪实等形式,向读者介绍当前世界学术界思潮和学科流派,传递各国社会科学理论信息,为科研、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提供情报服务.我们诚恳希望继续得到广大读者和译作者的大力支持,把刊物办得更好、更活.  相似文献   

9.
由方广锠等同志撰写的《各国手册丛书·印度》一书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人们盼望已久的事,不能不由衷地高兴。笔者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又是它的第一个读者,愿意对本书发表一点浅见,并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它内容扎实全面,知识面宽,结构谨严,文字优美,确是一本好书。在审阅整理这部书稿过程中,由于工作需要,我从图书馆借来一些近年国内出版的有关印度的书籍,在参考的同时也作了一番比较。这些有关印度的读物都有各自的特色,颇有深  相似文献   

10.
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代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介绍说:这是王梦奎同志,我的同学。看到来客不解的神情,我接着说:“五七干校”的“同学”。 我从中学时代起,几十年来一直是胡绳同志著作的热心读者。我从他的著作中得益不少,在治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技巧方面,一直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本介绍性著作。介绍性著作有多种形式:有的适于普通读者;有的是写给大学生的;还有一些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的悟性,能够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或理解某位作者的思想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亚里士多德:渴望理解》一书无疑属于后一种情形。有些介绍性著作被称为“哲学言论集”,它是把某位思想家的学说清晰而准确地罗列出来,再加上这种学说的一些基本论据;还有一些是“评论性”的,除了列出上述原始材料外,还要比较同时代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此外一些是“历史性”的,是把所论及的思想家置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分析他如何看待他的先辈与同时代人的主张和思想。这本书则与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和信息革命的双重浪击下,高校图书馆应从“知识宝库”转变为“知识的喷泉”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趋势要求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从静态向动态转变.参考咨询工作是使信息活化的龙头性工作,而参考咨询员正是开展这项工作的主体.参考咨询员是大学图书馆中专门承担解答读者特定问题的图书馆员,他们不仅是大学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灵魂与核心,也是连接读者与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中介人.然而,旧的群体模式已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新形势下,建立全新的参考咨询群体结构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就重新构筑这一群体结构模式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应读者要求并征得有关出版社的同意,我们将在这个栏目中选登近年来国外出版的、有一定影响的社会科学著作中的某些章节,以使本刊读者先睹为快;因为选登的都是国内即将翻译出版的原著,故读者也可以从这里获得一点新版社会科学书籍的信息.这两点就是我们开辟这一栏目的本意.本期刊登的《逻辑实证主义及其遗产》选自英国广播公司(BBC)出版的《思想家——当代哲学的创造者们》(MEN OF IDEAS.Some Creators of Contemparary Philosophy)一书.该书是以一个非常成功的电视系列节目为基础编成的,编者是B.麦基(Bryan Magee).他在这个节目中,以恳谈的形式同一些著名思想家们探讨了当代各种哲学流派的观点.他们通过对话,把一些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观众,即使是门外汉也能通过这个节目领略哲学的趣味.他们不仅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哲学、道德哲学、存在主义、科学哲学等,还述及哲学与文学、政治的关系,哲学的社会背景以及学习哲学的目的等与哲学有关的问题,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一个窗口.该书的中译本即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此次开辟的新栏目曾得他们及译者的支持和帮助,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我们同样希望其他出版社和译者、读者向我们推荐好书,以使这个栏目越办越好.此外,本栏目刊登的译文,均已征得有关出版社的同意,故版权仍归出版社所有.其他出版物如需转载,必须经有关出版社认可.  相似文献   

14.
审美的意识形态导言[英]T.伊格尔顿傅德根译王杰校本书不是部美学史。在本书中.我略而不谈许多重要的美学家的即便是我所论及的思想家.吸引我注意力的也并不总是他们最著名的美学论著,本书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接近现代欧洲思想的中心问题的道路.即从这个特殊...  相似文献   

15.
为学习发达国家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经验 ,笔者最近有幸随以江蓝生副院长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考察团赴加拿大、美国进行学术考察访问 ,先后访问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图书馆、郑裕彤东亚图书馆、OCLC(图书馆联机计算机中心 )总部、美国国会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等一些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图书馆。除OCLC以外 ,这些图书馆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均以藏书数量和为读者服务堪称世界一流的传统图书馆。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 ,这些图书馆率先跨入数字化的行列 ,在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 ,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  相似文献   

16.
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它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意蕴,一直就是人们为之神往的研究主题。老一辈文人所留下的那些充满激情的文字,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感慨与遐想。对于北京的研究,他们做了他们那个时代所能做的事。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北京依然书写着精彩的时代内容。当这个城市循着自己的轨迹迈着自己的步伐往前走时,同样留下了一路辉煌。当然,今天这些具有时代意识和文化敏锐的学者则是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在现实的城市发展上,或者说更加关心北京的未来。对首善之区的研究,当代学者更多的已经从文化欣赏角度转变到时代责任的体现了。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本刊所收集的这些林林总总的见解、观点、设想、提议中,体会到今天的北京研究已经达到的高度。由于时间仓促和篇幅的局限,遗漏之处恐难避免。如有读者能做出补正,这实在是北京研究之幸,我们在此诚致谢意。  相似文献   

17.
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它丰富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意蕴,一直就是人们为之神往的研究主题。老一辈文人所留下的那些充满激情的文字,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感慨与遐想。对于北京的研究,他们做了他们那个时代所能做的事。作为一个现代化的首都,北京依然书写着精彩的时代内容。当这个城市循着自己的轨迹迈着自己的步伐往前走时,同样留下了一路辉煌。当然,今天这些具有时代意识和文化敏锐的学者则是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在现实的城市发展上,或者说更加关心北京的未来。对首善之区的研究,当代学者更多的已经从文化欣赏角度转变到时代责任的体现了。我们希望读者能从本刊所收集的这些林林总总的见解、观点、设想、提议中,体会到今天的北京研究已经达到的高度。由于时间仓促和篇幅的局限,遗漏之处恐难避免。如有读者能做出补正,这实在是北京研究之幸,我们在此诚致谢意。  相似文献   

18.
凯尔纳这本雄心勃勃、对读者颇有启发的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批判理论”的概貌,而且实现了作者最初确定的目标——既对批判理论进行客观的分析,又在全书中运用这种批判理论。这样做显然有相当的难度,其部分原因在于批判理论是由法兰克福学派(凯尔纳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并没有一直留在法兰克福这种有些牵强的理由而避免使用这一名词)的各个思想家共同创立的,而这些在理论上各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间又常常争论不休。作者对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弗洛姆、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论述较多,而对洛文塔尔、波洛克、诺伊曼以及在法兰克福学派中不占重要地位的W.本亚明的论述则较为简略,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一论题范围广大、内容庞杂,另一方面是由于凯尔纳面临着历史语境不断变化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首先,我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向您们问好!我是《社会》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认识它要追溯到1981年,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交叉纷繁地呈现在我们周围.这对我这个涉世不深的青年来说确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如有一本专门探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是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出思想家的时代,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设立了“本期学术人物”栏目,意在陆续向中国读者介绍一些对二十世纪的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国际学术人物。 本期介绍的大卫·霍伊教授系美国当代著名后现代思想家。他的The CriticalCircle: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中译本译作《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一书早已被中国读者所熟悉。近年来,他一致致力于福柯和哲学解释学的研究,积极参与当代西方有关后现代主义的对话和讨论。他发展了福柯的系谱学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系谱学解释学”。霍伊教授是个善于思索、勤于笔耕的思想家,继《批判的循环》之后,他于1994年又出版了《批判的理论》一书,目前正在撰写另一本定名为《批判的抵抗》的著作。本期所发表的《批判的抵抗——福柯与布尔迪厄》一文便是该书的一部分,应本刊编辑部之邀,特意寄来先期在本刊发表。《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批判》、《德里达对海德格尔的批判》也是霍伊很有代表性的二篇文章。加上编辑部特邀专家撰写的《霍伊对哈贝马斯的批判》,我们不难看出,霍伊是一位批判意识、参与意识很强的思想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他看作是一位“批判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