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继武 《齐鲁学刊》2008,4(3):68-74
本质实际上是由实践定位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质。为此,马克思根据实践需要对人的本质作过多种规定。对其加以研究可以发现: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创新性动物,这是基于考察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践需要而作的人的本质规定;而人与人相区别的具体本质在于其是由不同的社会关系综合规定的人,这是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对人与人相区别所作的具体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2.
袁吉富 《学术界》2002,(2):230-236
对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 ,仅仅从其原初涵义上把握是不够的 ,应该从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高度来予以把握。可以说 ,这一命题的意义 ,在于它揭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发展方式及客观基础 ,说明了实践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 ,我们却不能从该命题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本体论不加限制地理解为实践本体论。实际上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本体论是以自在自然为前提的实践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在实践生存论的维度上,"解放的人"与"人的解放"具有内在一致性。"解放的人"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关键要素,本质上构成马克思对关于人的本质的实践生存论的主体核心。"人的解放"是"解放的人"的价值旨归,指引无产阶级完成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这就要求划定"解放的人"的概念边界,厘清何者成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历史任务,回复无产阶级以人的本质确立无产阶级关于"人的解放"的使命所在和社会目标,阐明"解放的人"和"人的解放"辩证统一的内在机制和现实依据,最终才能彻底实现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完全解放。  相似文献   

4.
汪小伍  刘文煜 《理论界》2005,42(12):78-79
马克思在探索人的奥秘时,紧紧围绕着自然、社会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来展开,这无疑为我们寻找个体的本质指明了道路。人的个体本质应该是这样一个严密完整的结构:即以个体的独特体貌和遗传能力为内容的生理特征;以个体特有的社会关系为内容的社会特征;以个体的个性为内容的精神特征。正是这样一个互相依赖、互为补充的个体本质结构,构成了个体特有的,使其与他人区别开来的个人风貌。  相似文献   

5.
张守奎 《江汉论坛》2007,7(12):40-43
人及人的本质问题是贯穿于哲学史的根本问题.传统哲学或人学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问题在于,把人的本质看成相对于人之存在而言的先验的、外在的悬设,致使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相疏离.因而,要深化并推进对人及其本质的理解和研究,必须把人的本质真正归还给人,立足于人之现实的实践生存论立场,把人的本质内在地理解为是在人之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性存在,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之实践活动的敞亮与展开.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反本质主义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美的本质"也被某些人视为"伪命题"。但是,"美的本质"是不可回避的,正是"美的本质"的基本确定规定了一种美学研究的基本性质、基本导向、基本原则,美的本质问题恰恰是美学研究的灵魂。"美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美学体系的理论前提和理论悬设。关键在于,以什么观点、立场、方法来研究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已经颠覆和消解了传统古典美学的形而上学的美的本质观,由实体本体论和二元对立认识论转向了关系本体论和实践认识论,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起来,给"美的本质"注入了新的生机。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则把"美的本质"引向了多层累、多视角、开放性的研究和探索途径,给"美的本质"打开了新思路。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给"美的本质"的解密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郑荣俭 《东岳论丛》2002,23(2):116-117,128
在分析现行实践观的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从人的本质出发阐释了实践的本质 :人的本质的现实体现和确证 ,是实践理论指导下的人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9.
杜丙辰 《理论界》2012,(7):12-13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历史上有很多哲人都对之进行了深入思考,但马克思是第一个给予"人的本质"科学界定的伟大思想家。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可谓众说纷纭,探求马克思本真的人本观在现时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肯定是人的生命过程的目的和核心,人的本质是人的肯定中的根本内容。但是,在人的本质肯定的问题上却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表现在:第一,人的肯定与人的食色之性的矛盾,带来自然环境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第二,人的肯定与人的身份差别的矛盾,人在肯定自身的同时,带来各种社会异己力量,反而走向了对自身的否定;第三,人的肯定与人的实践本质之间的矛盾,实践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的肯定的评价标准和机制超过一定的度,最后走向人的肯定的反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经历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劳动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最终形成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即从实践出发解读人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对以往人本观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2.
高校两课承担大学生的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任 ,由于与“以人为本”思想在目标及措施上的一致性 ,使二者可以融合在一起。两课教学也应肯定人的价值 ,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并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使“两课”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既克服了以往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理解的片面性,又揭示了人的本质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即人是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文心物色论     
张强 《殷都学刊》2001,(2):70-78
在文心与物色的表达中,存在着五种关系.其一,形似与神似;其二,物与我;其三,有限与无限;其四,物色与理致;其五,情景与意境.这五种关系概括了文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答是建立在批判地考察人类认识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对它的正确理解应是辩证的、全面的,要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这对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认识自然)、技术(改造自然)是实践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作为实践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社会公正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追求社会公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社会公正体现了我国政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所进行的讲求方法的活动.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的精神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必须运用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观相结合的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内在地结合起来,以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从客体、客观性方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从主体、社会性方面理解人的本质,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相分离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从方法论视角学习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的高度一致性;明确马克思主义注重生产关系的理论原则,在当今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本质论彰显其真理性。  相似文献   

20.
人的本质及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自然的存在物、社会的存在物以及认识、思维的主体与周围的世界发生联系,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又是内在统一的体现于人的活动中。因此,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便是以劳动为基础,在人的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人的各种属性的综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