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体”与“互动”是依据《教学论》和《学习论》的一般性原理 ,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从“教”和“学”二个侧面探讨主体性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把教师的“教”置于学生“学”的活动之中 ,学生的“学”又融于教师“教”的过程 ,最终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2.
张载是北宋“气”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为规定和诠释“气”范畴,运用了“太和”“太虚”“太极”“神”“化”“道”“易”诸范畴,张载对这些范畴的理解和说明,又离不开对“一”“两”范畴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对张载哲学中的“一”“两”范畴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与辨析,可以真实地论定张载哲学的基本架构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汪子蒿、王太庆在《复旦学报》2000年第1期撰文指出,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Being,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三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哲学的任务不但要研究和“是”与“不是”关联的最普遍的范畴,而且要研究矛盾律和排中律这样的公理。这些研究对象,用“是”和“不是”表述,比较清楚,而用“存在”和“非存在”来表述,不容易说明它…  相似文献   

4.
“学”和“问”这两个字,从表面上来看,既不盈寓着耸人听闻的“深意”,又无华丽耀眼的外冠。可是究其实质,这一“学”一“问”却不甚一般。由于古人的卓见,很早就把“学”和“问”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学问”。人所共知,这“学问”一词的含意,是专指有知识,有才干而言的。由此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学”和“问”的辩证关系了。  相似文献   

5.
“启事”和“公告”在使用上常会用错,情况有二:一是将“启事”误写为“启示”;二是将“启事”,“公告”混同。其实,“启示”并不等于“启事”;“公告”也并非公开告知之意,启事的内容切不可冠以“公告”之名。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古图文”与“传世文献”之二重证据体系研究发现:中国上古神话并非古人“幻想”之产物,而是先民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上古“飞碟时代”之描述。先民没有与“飞碟时代”对应的“科技观念”和“科技语言”,他们以其“自然观念”和“自然语言”对之所作出的理解和描述,就形成了以比喻、形似、隐喻、暗示等“谜语”形式说出的上古“神话史”。所以“飞碟观念”正是破解中国上古“神话—谜语”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道”即“自然”思想及其“逻辑”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之“道”非指规律,乃为“自然”也。“自然”意味着:世界和事物的存在状态是“自己如此”或“自己这样”的,它既不是因为外力的推动所致,又不是源于自己“有意”之所为,乃是“无力”和“无心”之统一。而“自然”观念的“逻辑”展开便是“反者道之动”、“无之以为用”和“弱者道之用”的思想,老子以此说明:“自然”才是生命之根、和谐之本和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治国方略的新发展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德治国”方略的阶级本质和基本要求、实施“德治”的特有方式和我党在国家治理中的特殊地位、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规律等决定了在推行“以德治国”的过程中必先“以德治党” ,从严治党 ,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到达”这一概念唐宋以前多用“至”来表达,现代汉语口语常用“到”来称说,“到”对“至”曾发生过历时替换。着眼于“至”和“到”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的发展变化,分先秦一西汉、东汉一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对二者的历时替换过程进行描述。先秦时期,“至”和“到”的用法差异明显。进入东汉时期,“至”和“到”的差异缩小。南北朝时期,“到”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二者的用法基本一致。唐代开始,“至”和“到”的发展进入相持阶段,大部分语料中“到”已占据优势。宋代“到”基本实现了对“至”的替换,成为“到达”语义场中的主导词。元明清以后,“至”的活动进一步受限制,“到达”这一概念多用“到”来表达。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又能反映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本文从日语的“表”和“裏”在语言中的表现“内”与“外”、“建前”与“本音”等几个方面来剖析“表”和“裏”,以进一步加深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赣方言亲属称谓中“霞伯”“霞叔”的“霞”、“砣姨”的“砣”和“贺姑”的“贺”的本字。从读音、表义两方面入手,用有代表性的次方言点的材料说明,最后用《广韵》的音、义印证。“霞”可用于平辈和长辈,“砣”、“贺”则只用于长辈。“霞”的本字为阿,“砣”、“贺”的本字都为大。“霞”、“砣”应用地域较广,南昌片、抚州片、余干片等都有分布;“贺”的应用地域较窄,主要集中在抚州片。  相似文献   

13.
对于“无以”和“有以”,大体有以下几种看法:一、认为是语法成分的省略。有人认为这种结构是“无所以”和“有所以”的省略,有人认为是“无以之”和“有以之”的省略,且基本上认为“以”是介词。二、没有明确指明词性,但把它们作为固定结构放在介词“以”的下面来解释,对译为“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有什么可以拿来……”三、认为是助动词结构,但没有指明哪个词是助动词。对译为“不能”、“没有办法”和“有可能”、“有办法”。四、认为“以”是介词名物化或指代词,否定了省略的说法。五、认为“以”是动词。其中有人认为“无”、“有”是无定代词,有人认为这种结构不是固定结构,单解“以”为实义动词。以上各家说法,虽然所持各异,但比较趋于一致的看法是:“无以”、“有以”是一种固定结构,”无”、“有”是动词,“以”是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主旨,在于透过汉语的结构来澄清有关语法和语意上的几个重要概念,即“定指”(definiteness)、“预设”(presupposition)、“主题”(topic)与“焦点”(focus); 同时,阐述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 作者认为,除一般公认的“定指”与“任指”(indefiniteness)的区别以外,语法上还需要“殊指”(specificness)这个概念。因为“殊指”是决定“预设”与“主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殊指”、“预设”和“主题”这三个观念,也可以说是一体的三面。就一个名词组而言,是“殊指”;就一个句子而言。是“预设”;就整个“章句”  相似文献   

15.
“與”字为“譽”字的初文,本义是赞誉,造字意图源于对战争中胜利场面的描述,是对抬起、举起勇士的欢呼场面的刻画。“與”字和“与”字是繁简关系,“与”是“與”简省而来的,“ ■”、“■”是“与”的较早写法,“与”字的写法来源于“牙”字字形隶变过程中的异体写法。  相似文献   

16.
在五四新文学现代性规范的“压迫”之下,张恨水三、四十年代小说创作“转向”,由通俗文学的本土化 现代性规范向新文学的“抗战”主流现代性规范调整,“抗战小说”就是这一“转向”的产物。由于背离了张恨水的创 作个性,“抗战小说”存在着非统一性和文本分裂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寻”“常”及其连用关系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考释了“寻”和“常”的本义和引申义 ,也考察了它们同义连用的意义来源 ,推定“寻常”做形容词时 ,为“平常、普通”的意思 ,是由“寻”和“常”的本义连用的比喻义引申而来 ;当“寻常”做副词时 ,为“经常、常常”的意思 ,是“寻”和“常”的本义分别引申为“经常、常常”的意思 ,再同义连用而成  相似文献   

18.
在刑法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除了“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外,还有“依照法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等.看似犯罪,法律上又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这些行为统称为“正当行为”.对“正当行为”作进一步研究,不仅有助于澄清司法实践中一些罪与非罪的模糊认识,对完善我国法制和刑法体系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状语带“de”,这个“de”写作“地”还是写作“的”,即和定语后头的“的”是分是合曾经有过争论,现在的教科书和语法书通常写“地”,这似乎已成定论。其实,“的”地”分合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结构形式和语言材料几个方面列举了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说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不能无视语言的“局限性”和“包容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是有机统一体,是思想、思维、文化、审美在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构建和谐言语网络的产物。只有进入言语网络,“因文明道,因道悟文”,语文教学才有高效率。这是语言“局限性”和“包容性”给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