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宋元时期是禅宗清规的完备期,同时,禅寺的建筑布局也初步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形制.延寿堂作为禅寺中安养病僧的所在,在寺院中具有特殊地位,也是集中展现寺院内部慈善的场所.梳理宋元禅宗清规中有关延寿堂的记载,不仅可发现延寿堂这一慈善性质寮堂在身心两方面照顾病僧的功能,并依此考察出禅寺内部慈善的主要特征,更能探讨出它作为禅寺一部分,实际也是禅寺整个象征体系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汉阳高龙是武汉市部分村社春节期间重要的民间祭祀和祈福活动,是武汉市1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活态保存最好的集体性项目。本文通过对汉阳高龙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宣传氛围仍需要加强;传承后继乏人;开展高龙独特民俗活动的经费短缺;没有专门的机构来整理和研究汉阳高龙文化。传承汉阳高龙的策略是:集思广益做好宣传;加快市场开发进程,提高高龙产业化水平;成立高龙专门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3.
为增进缅甸与我国佛教界文化交流,支持江苏海安复建广福禅寺,缅甸极乐寺念佛会向海安广福禅寺赠送玉佛卧像。该玉佛8月22日安全运抵海安。翌日早晨,门福禅寺僧众和海安镇居士100余人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迎佛仪式。  相似文献   

4.
李维格与汉冶萍公司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格是中国钢铁工业之先驱。他历任汉阳铁厂翻译通事、会办、总办和汉冶萍公司协理、经理,对公司发展贡献巨大。1896年和1900年初,他两次进入汉阳铁厂,根据实践观察和了解,先后数次提出改良铁厂的计划。1904年,盛宣怀畀以重任,委派李维格出洋考察,并委以总办汉阳铁厂改良扩建事宜,汉阳铁厂及附属厂矿因之发展迅猛。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维格力任时艰,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下支撑公司生产事宜,并为尽快恢复生产、筹建大冶钢铁厂而奔波劳碌。1916年,李维格因身体原因离开公司。  相似文献   

5.
普陀山法雨禅寺建筑格局气势恢宏,至今较完好地保留清代建筑的风格。寺院的几度兴废,说明了“甲于东南”的法雨禅寺复建之艰难,而这与康熙的重视扶持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汉冶萍公司这一名称正式出现的时间是1908年.而学界对其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在研究1890~1908年之间的历史时往往模糊和交叉使用汉冶萍公司和汉阳铁厂的概念,使初涉汉冶萍公司历史的人产生困惑.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学界的主流观点将汉阳铁厂的历史纳入到了汉冶萍公司历史的框架内,这就不可避免造成这样的情况:既坚持汉冶萍公司起于1890年左右汉阳铁厂创办之时,又承认1908年三处合并正式定名为汉冶萍公司;在研究1890~1908年间的历史时,同时使用汉冶萍公司和汉阳铁厂的概念.严格说来这是不科学的.目前,模糊和交叉使用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7.
在汉阳铁厂建设问题上,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张之洞选购炼钢设备时盲目自大,颟顸无知,以至于设备不符合原料品质,造成了严重后果,因之对张之洞非议颇多。其实,这些批评都脱离了当时的实际情形。张之洞根据汉阳铁厂的产品质量要求,立足于大冶铁矿石的化验数据,以此作为订购炼钢设备的依据。后来汉阳铁厂钢铁产品含磷过高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设备购买环节;同时,今人也不应该过分夸大由炼钢设备所引发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10月2日,东华禅寺佛教文化旅游区建成并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蜂拥而来。据了解,仅开放当天,游客量高达7.5万多人次,创该县旅游历史新高。东华禅寺地处广东省粤北翁源县东华山风景区内,南承广州百余公里,北邻江西,东距汕头,西至韶关。  相似文献   

9.
汉冶萍公司的前身是汉阳铁厂(包括大冶铁矿),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于1890年,1894年竣工时,汉阳铁厂包括十个分厂、四个小厂,有化铁炉、炼钢炉和其它机器设备,是东亚最早的新式钢铁厂。1896年,清政府将铁厂交由盛宣怀招商承办,为解决铁厂所需燃料,盛宣怀又开采了萍乡煤矿。而后,他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建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当时,它是中国最早的、亦是唯一的钢铁联合企业。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前汉口镇商业资本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三镇,武昌、汉阳是历史悠久的名城,汉口则是明中叶以后兴起并逐步发展成商业贸易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本文就鸦片战争前汉口镇的商业状况,作一粗略探讨。一、汉口镇的兴起明朝初年在武昌设湖广布政司,管辖湘、鄂。武昌、汉阳又同为布政司下的府治,是两级封建政权的统治中心。而汉口此时是一块与汉阳紧连的荒地,隶属汉阳的在城里。大江两岸热火朝天增拓武昌、汉阳城时,她还是一个江风萧瑟、荻花飘洒的无人芦洲。永乐二年(1406年)荒洲上有了座塞口寺,景色是:“秋山分野阔,寒水入云深。”天顺(1457—1464年)时,始有居民。成化(1464—1486年)时,汉水改道,由现今河道入江,才形成新汉水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务派后期的最大代表张之洞在湖北兴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官营机器工厂,如湖北炼铁厂(俗称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布纱丝麻四局等。这些近代化机器工厂,就规模和设备水平而言,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可以与外国企业一争雄长。如汉阳铁厂所用高炉和贝色麻炼钢炉,其技术性能都属十九世纪晚期的上乘设备。而且,象汉阳炼铁厂这样大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连当时的东方强国日本尚不能望其项背,日本的第一家钢铁厂八幡制铁厂1901年才建成投产,较汉阳铁厂晚七年。湖北枪炮厂生产的步枪是仿照德国1888年出品的型号制造的,在当时也算性能较佳的小口径枪械。然而,这些靠清政  相似文献   

12.
楞严禅寺     
楞严禅寺位于营口市中心,是我省保存较完整的民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寺院建筑之一,寺院呈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一百六十四米,东西宽四十九米,占地面积为八千零三十六平方米。楞严禅寺始建于一九二四年,一九三一年竣工,是禅定和尚多方募化经费在原佛教宣讲堂址建成的。寺院为三进院落,青砖围墙。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建在这个寺院的中轴线上,两侧有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朝阳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名胜古迹遍布城乡.大凌河上游的喀左县大城子有一座距今约七百八十多年的古塔,它座落于今喀左县第一中学院内,建筑宏伟、独具一格,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种古朴、静谧的气氛. 据考证,这里曾经是金精严禅寺的旧址,该寺第一代住持僧园盖死后葬此,始建精严禅寺塔.金代文学家赵秉文所撰《利州精  相似文献   

14.
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永徽年间(公元627—655年),开山祖师乃金陵牛首山幽栖寺的高僧法融禅师。 天宁禅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五次。现存的主要殿宇,是清同治、光绪年间经过四十年的时间逐步修建的,形成了“基广百亩、殿宇宏竣”的格局。建筑含巍峨高大、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及两阁等。寺后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务派后期的最大代表张之洞在湖北兴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官营机器工厂,如湖北炼铁厂(俗称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布纱丝麻四局等.这些近代化机器工厂,就规模和设备水平而言,都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甚至可以与外国企业一争雄长.如汉阳铁厂所用高炉和贝色麻炼钢炉,其技术性能都属十九世纪晚期的上乘设备.而且,象汉阳炼铁厂这样大规模的钢铁联合企业,连当时的东方强国日本尚不能望其项背,日本的  相似文献   

16.
长江和汉水是联系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的自然纽带.武汉三镇既以长江和汉水互相联系,又因长江和汉水彼此隔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直到1949年5月解放以后,才真正在经济上交通上、城市建设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来看,汉阳和武昌均在东汉末年显示了它们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两者大致同时出现,但以后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则武昌比汉阳更为重要,特别在明代以后是这样.汉口兴起在明代中叶以后,明初,朱元璋洪武年间,汉口还是一片芦苇丛生的沼泽地带,十五世纪中叶以后,才成为一个千户左右的居民点;但发展很快,不久就和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江西的  相似文献   

17.
千年看怀集     
《源流》2011,(13):28-30
逢怀则止。这是五祖弘忍吩咐惠能逃命时说的话。惠能是六祖的法名。惠能俗姓卢,唐代新州(今新兴县)夏卢村人。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惠能前往蕲州黄梅县东禅寺(今湖  相似文献   

18.
黄兴与汉阳战役新论翟俊涛,苏全有1911年11月17~27日的汉阳战役,民军在黄兴指挥下苦战10天而失利。诸多论者将责任归咎于黄兴军事部署和战场指挥上的失当。事实上,有些对黄兴军事部署的指责缺乏道理,黄兴在兵力有限、防守团难、力不从心的情况下,使战役...  相似文献   

19.
《今日南国》2006,(7):I0003-I0004
南宁4月30日—5月7日2006南宁乡村游启动暨“南宁最美丽的十大乡村”评选活动:5月1日—3日青秀山大草坪举办青秀山趣味森林运动会,有跨障碍“森林灭火”比赛;滚轮胎比赛;踢花袋比赛;踢毛球比赛;团队抢球比赛;“小熊偷蜂蜜”比赛;5月5日青秀山观音禅寺的青秀山浴佛盛典(观音禅寺举办迎太子佛,洗浴太子佛仪式;万人插花祈福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明末佛教昌盛的环境中,隐元隆琦复兴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开出临济宗黄檗派.南明时期,应长崎唐人邀请,隐元等黄檗派僧人先后东渡,弘法日本,终于开出京都黄檗山万福禅寺,形成黄檗宗.黄檗派所代表的大陆佛教,为生机不振而亟待重生的日本佛教所接纳,得以开立新宗,延续至今.临济宗黄檗派的传播及其衍生的黄檗宗,在中日佛教乃至文化交流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