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近两年出版的巴金研究著作中最具学术创新价值的有<百年巴金>、<走进巴金的世界>及<一个世纪的巴金>、<晚年巴金>等.它们或以最新的学术观点启迪读者,或以最新的材料使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巴金、认识巴金、学习巴金,无疑都为新世纪的巴佥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巴金《激流三部曲》与《红楼梦》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考察巴金从童年到《激流三部曲》完成这一时期的经历,可以看出,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可分为感受期、欣赏期和再创作期。在再创作期,巴金对《红楼梦》的家族小说模式进行了符合时代的创新。研究巴金对《红楼梦》的接受,是丰富和深化巴金及其作品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巴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日本]桑野淑子我很荣幸有机会到中国攻读硕士学位。在导师的引导下,我开始认识巴金,对巴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研究生三年中,我阅读了巴金的所有创作,也收集并阅读了历来研究巴金的论文和许多有关资料,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这其中最...  相似文献   

4.
<正> 关于巴金的无政府主义,1958—1960年期间,全国多家文艺报刊曾给予批判。“文革”年代,巴金更被毫无根据地作为“中国无政府主义的祖师爷”加以声讨,甚至要巴金对当时极左路线煽起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负责”。这是极其错误的。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巴金及其思想的论述,或者回避这一问题,或者对这一问题轻轻的一带而过,似乎无政府主义对巴金影响不大或没有什么消极影响。这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如此也不可能对巴金及其无政府主义作出科学的、正确的评价。本文力图从事实出发,以辩证唯物的观点重新评价巴金的无政府主义。(一) 有人认为“巴金是一生致力于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宣传的。说巴金  相似文献   

5.
对巴金创作的研究,还存在着以下的分歧意见:(一)巴金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倾向,是否有进步性;(二)巴金世界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无政府主义思想抑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三)巴金的作品是否有真实性。为此本文企图从“五四”以来革命民主主义作家的生活道路和主要政治倾向,以及他们世界观矛盾的两个方面,谈一下对巴金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巴金小说审美特征对话录熊雪林A:李先生,近年来您在巴金小说美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可否请您谈一下巴金小说美学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B:成绩卓著不敢当,只是有所探索罢了。在我看来,巴金小说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忧郁美。这种具有巴金特色的忧郁美,是巴金忧郁性情感...  相似文献   

7.
正值桂子余香犹存的十一月,秀丽的青浦古城迎来了海内外六十余位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巴金研究的教授、学者和专家。“首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终于如期召开了。与会者以“巴金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为中心,围绕着“巴金的思想和创作道路”、“巴金小说美学”、“《随想录》的意义和价值”、“巴金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等专题进行了热烈而认真的探讨,思路开阔,见解多有拓新。正如一位前辈学者在闭幕式上所激动评述的那样,这是一次“高朋满座,腾友如云,切磋学术,百家争鸣”的盛会。在这次会议上,不少学者对1929年至今六十年的巴金研究史作了认真的探讨。学者们认为,巴金写作伊始,并未引起文坛的注意。1921年4月巴金发表了题为《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的短论,1922年起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诗(1922年11月又发表了第一篇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文学的百花苑里,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是一朵耀眼的奇葩。它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从“五四”到抗战胜利二十多年间的社会生活,揭示出时代本质规律的某些方面,而且也显示出巴金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卓越才能。巴金不止一次地说过,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最喜欢的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和《寒夜》。而这几部作品又都是家庭题材小说,代表了巴金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因此,探讨巴金的家庭题材小说的独创特色和艺术成就,对研究和评价巴金的创作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78年,我告别西北十三年的生活,到北京读研究生,重新开始了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巴金的学习研究。虽然我对巴金的研究可追溯到在四川大学读书的1963年,但当时所做的工作仅仅是研究的准备,况且只有近一年的课余时间。此后是近十四年光阴的虚掷和研究的空白。1979年,我开始撰写并发表有关巴金的论文。迄今为止,在巴金研究方面,除已出版的六七部专书外,还有若干论文和文章散见各处。二十多年来,不论做杂事还是搞研究,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风吹雨打还是晴空丽日,巴金的话题总萦绕在我的心中。宽容的朋友以为这些文章尚有可存阅之处,建议我将它们结集。于是,我把这些长文短章搜集起来,归类编次为《巴金在我心  相似文献   

10.
研究巴金的人格历程是认识他、了解他的一个重要方面.巴金的人格历程和他的文学成就一样蕴涵着深厚的历史内容和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以1944年和1979年为界,将巴金跨世纪的百年人生途程和人格成长历史分为三大时期八个阶段,其间经历了三十年培育、二十年磨砺、二十余年扭曲与考验和十余年重塑再造的漫长过程.这种人格历程使巴金的存在成为凝重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1.
杜运燮在西南联大求学时通过同学萧珊与巴金相识,之后三人之间的友谊持续了六十余年。目前学界对杜运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品方面,对他个人的研究较少。根据巴金故居整理出的相关藏书和已出版的巴金书信、日记以及杜运燮书信等,分为三个时间段,从更长的时间跨度和大的维度,对三人相识、相交的事实进行梳理和分析,追寻历史细节,以期对杜运燮个人的研究能有所补充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籍文专号 一、第二期编巴金的世界观与#lJ作...........................……中文系三年极巴金#JJ作研究小粗(1)硫“爱情三部曲”...............................……中文系三年极巴金有lJ作研究小粗门6)偏巴金的“火”...................................……中文系三年极巴金启lJ作研究小粗〔21)谈“憩园”.....................................……中文系三年极巴金BlJ作研究小粗r27)权俄斋定藉桔构祠序的一些对比...............................................……金大辛(31)改革高等院校公共俄藉教学的初步意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巴金与人道主义、巴金与无政府主义、巴金与爱国主义等方面来阐明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特色,确认:憎恨腐恶,同情弱者的革命人道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是巴金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的主导面。巴金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根本价值何在? 本文首先以此为前提——巴金的人格力量比他的文学成就本身更伟大。这一结论也许有些莽撞。但我们相信自己长期读解巴金的共同感悟。我们也是由偏爱巴金的文学而走近巴金的。但随着与巴金距离的缩短,亦随着将巴金与其他现代著名文学家的横向比较,我们愈来愈发现,在衡量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许多重要方面(如作品的社会历史容量、文体形式的创造、艺术精神的现代性程  相似文献   

15.
巴金是20世纪中国的文学大师,在其创作生涯中用过许多笔名,但都没有巴金这一笔名流传广泛和影响深远.巴金是其1929年发表处女作小说<灭亡>时第一次的署名,这部小说让巴金一举成名,使其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也让巴金这个名字走进入广大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6.
鲁迅去世,巴金为之抬棺安葬。鲁迅将这"民族魂"传递给巴金,离世前夕称赞巴金是"屈指可数好作家之列的作家"。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上海各界隆重举行鲁迅新墓迁葬仪式和新纪念馆落成仪式。巴金致开幕词,突出了鲁迅先生一生追求真理、热爱青年和人民两大特点。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巴金用血与泪的文字写下悼文《怀念鲁迅先生》。鲁迅的圣火照耀现代作家宝库,光亮着中国人民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7.
巴金的文学创作从20年代到今天,已经走过了近70年的历程。对这样一位产量丰饶、影响巨大、创作生命悠长的作家进行研究的文章,从研究伊始到现在,的确浩如烟海,而且巴金的创作又是一座蕴藏丰厚的矿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今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如何尽快地掌握以往的研究成果,是摆在每个研究者尤其是初涉这个领域的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巴金  相似文献   

18.
巴金与卢梭     
在深受法国文学熏陶和影响的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本文主要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并论述法国作家卢梭对巴金世界观及创作个性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巴金的作品,并对其作品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巴金以文学创作的实绩知名于世。他的不朽 ,首先是他为中国文坛奉献出《家》、《春》、《秋》等等一系列震撼中国现当代几代读者人心的史诗般的巨著。同时 ,巴金本人又是一个善于进行理性反思和总结的作家 ,他在文学作品出版之时或者之后 ,一般都有谈论作品创作的理性文字公诸于世。巴金的美学思想在晚年臻于成熟和深刻 ,其中有不少专门命题和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主要对巴金的“我不是文学家”和“说真话”这两个非常著名的命题 ,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作为考察对象,将巴金琐屑的经验性表述与20世纪的文学史进程比照参证,勾勒巴金文学真实观念的基本形态和演变过程。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处于“经验之真-真理之真”的结构中,但主要落脚于经验性的真实。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来考察,即三四十年代关于经验之真的表白、五六十年代对“主义”之真的接纳、七八十年代向经验之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