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从 2 0世纪初引进中国 ,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形成最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经历了多重畸变与变异 ,也经历了多次的“恢复”和“回归”。研究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百年嬗变 ,对反映 2 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 2 0世纪文学的影响和作用 ,探索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和 2 1世纪文学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5· 31讲话”中指出 ,从新世纪开始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纵观全局 ,2 1世纪初期 ,是湖南完成工业化中级阶段发展任务的历史机遇期 ,是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的经济腾飞期 ,是为 2 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基础的战略关键期。因此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湖南省社科规划办围绕省委决策 ,组织有关专家对推进湖南“三化”进程 ,进行了比较的研究 ,并策划组织了《湖南“三化”研究丛书》,该丛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于 2 0 0 2年 1 0月公开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受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进步刊物。《中国农村》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受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进步刊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中国农村》本身与该刊涉及的主办机构、人物、论战等进行了诸多研究。从刊物本身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农村》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的评价”“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农村》的研究”“对《中国农村》作者群、编辑理念、封面设计等的探讨”三个方面。从主编《中国农村》的机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研会“成立的原因”“主要成员”“会务问题”“主要活动和贡献”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农村派”的研究,从群像看,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中国农村派对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性质”“贫困原因”的认知,以及“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等;从具体成员看,对陈翰笙、薛暮桥、钱俊瑞、孙冶方、千家驹等与《中国农村》的关系及其在农研会的活动有较多的研究。学界对《中国农村》所积极参与的中国农村社会改造问题论战研究最早、成果最多。相关研究的主题有“关于农村经济研究方法的争论”“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对梁...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中国哲学会和中国哲学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 ,7月 2 1日至 2 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李铁映同志担任大会名誉主席 ,并给大会发来了贺信 (见本期杂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出席会议 ,他在开幕式上宣读了李铁映院长的贺信。此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 2 1世纪文明走向”。出席会议的 30 0多位专家学者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瑞典、斯洛文尼亚、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5.
以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作为考察对象 ,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 ,先秦、秦汉文学史研究 ;第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研究 ;第三 ,先唐文学史研究的新课题 ;对 2 0世纪先唐文学史研究经历了由“杂”到“纯” ,再由“纯”到“泛”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论述 ;通过对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的描述 ,揭示出 2 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书讯     
《在绿色中微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我校陈希同志著《在绿色中微笑》,由王千弓、张薇之等同志作序。受到中国“世界环境日”纪念筹委会,和《中国环境报》的关注,长江日报曾发专文向读者推荐,并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第4号报告“机遇与挑战——中国走向21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和基本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重点是中国基本发展战略和长期战略目标。报告主要从生产力角度,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分析上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今后远景经济发展进行一系列科学计算和子预测分析,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和远案发展战略目标进行超前性的研究。报告对中国今后发展持“审慎的乐观”态度.深信中国在2】世纪能够抓住机遇。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吸取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和教训,经过长期持久努力,不仅在经济总量上,而且在人均水平上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振兴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和施蛰存分别是“京派”和“海派”小说的代表作家 ,二人具有相同的城乡二元文化心理 ,其作品形象的反映了在 2 0世纪 30年代中国由乡村步入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所经历的痛苦而艰难的心理蜕变过程 ,研究二人小说中的城乡二元文化 ,对于我们认识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城乡二元文化母题 ,厘清 2 0世纪城市小说的发展轨迹 ,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台刊《哲学与文化》第30卷第7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在19世纪以前,讲到文化,多半将它视为一种现象加以描述,当社会条件转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转化之后,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文化的现代意义出现了转变,它不再是一种现象,而成为一种对象。文化由记载“文艺的成就”、“人类思维的演变”,而成为探讨人类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上的改变,及其带来的挑战与反应。文化不是已生成之物,而是正在生长之物。西方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研究”论及“文化研究”,也就是将文化从一般的讨论,转变为专门的论述。尤其是当代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研究是英国20世纪…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吉首大学文学院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2 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1日至 2 3日在湖南吉首大学召开。来自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山西、福建以及湖南等省市的 4 0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一百多年前,清末状元、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张謇先生在南通开工厂、办教育,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多个“第一”,使南通成为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和闻名遐迩的全国模范县。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学术界以 2 1世纪文学史的眼光 ,要求打通中国现代当代 ,研究横跨现当代的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郭沫若是一个伟大的存在 ,也是个复杂的存在。本文通过勾勒他诗歌创作态势 ,从他文艺理论的偏颇和生存境遇的状况入手 ,对郭沫若诗歌道路进行反思。这将有助于我们解说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生存境遇”及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为中国在 2 1世纪头 2 0年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既是一个关系 1 3亿中国人民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课题。为了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 ,本刊特辟笔谈专栏 ,予以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都市的墓制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墓制作为宗教与礼俗的产物 ,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社会相联系 ,呈现出阶段性的演进规律。在 2 1世纪 ,中国都市墓制的演进将从模式化到个性化 ,从家族化到社群化 ,从乡土到广域化 ,从有形化到无形化。都市墓制在短暂经历了“艺术化”与“集群化”的阶段之后 ,将步入旨在回归自然的“无形化”时期 ,“无形化”将成为 2 1世纪墓制变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从 2 0世纪中叶到2 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 ,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 ,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根据邓小平的科技教育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科教兴国作为治国安邦的重大战略明确提了出来。科教兴国战略 ,是指全国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增加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之际,为了深切缅怀伟人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2006年9月6日到9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当代文献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学术研讨会,会议在湘潭大学举行。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约270篇,入选论文80篇,与会代表120余人。这是一次求真务实的学术研讨会,对于今后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20世纪是中国社会历经历史大变迁的时代,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历史变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会代表从各个方面探…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是由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蕴育的 ,在 2 0世纪引进借鉴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想 ,经历了繁杂混沌的过程及从工艺美术到设计概念的转化后 ,于 2 0世纪末形成的新的学科。它与工艺美术既有着紧密的源脉关联 ,又在新的发展中产生了本质的区别。面向 2 1世纪 ,中国的艺术设计将面临着现代文明的多样化、人性的多元化、“绿色设计”、高新技术应用、继承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而这些正是需要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华女子学院承担的、由原学院党委书记安树芬同志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部委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研究”现已全面结题。该课题是女性教育领域中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一个研究课题。课题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按照教育科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中国成人教育事业 5 0年的历史 ,特别是改革开放 2 0年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辉煌成就 ,适应 2 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提出 :“巩固”、“改革”、“发展”是 2 1世纪中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和面临的重大课题 ,也是适应新世纪、新形势 ,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巩固”是前提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根本。“巩固”是为了“发展”,“改革”也是为了“发展”,“发展”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20.
题   目             作者  期页卷首语“五种精神”———新世纪精神文明的鲜明标志本刊编辑部 1— 1沿着《共产党宣言》开辟的道路和“三个代表”指引的方向前进张亚伟 2— 1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读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刘西琳 3— 1共同致力于先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就本刊创办两周年答谢作者读者刘西琳 ,等 4— 1 本刊专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2 0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选择刘西琳 2— 4 ———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前夕访龚育之同志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