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命题被黑格尔称之为"一个伟大的命题"。其伟大之处在于,它使古希腊人的意识从本能的客体的状态进化到了反思主体的状态,它标志着古希腊人主体意识开始觉醒。  相似文献   

2.
刘衍永副教授所著、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个体主体哲学问题研究》可以说是个体哲学问题研究的又一力作。该著从个体发生开始,论述了个体主体哲学的基本问题,个体主体的本质特征,个体主体的道德建构,个体主体的社会价值,个体主体的自由和发展。个体主体的死亡意识等等有关个体哲学的系列重大问题。我觉得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是以人为主体的新发展观。“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夸大人的主体地位,“非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则取消人的主体地位,都是不可取的。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持人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正确认识与处理目的与手段、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改造自然与改造人、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环境代际非正义在根本上源于人类主体的理性失误与不合理选择,类主体、群体主体以及个体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中分别表现出本代中心主义、群体中心主义、个体中心主义等价值观念,忽略了当代与后代之间的权利分配与责任承担,这是导致环境代际非正义的根本原因。要实现环境代际正义,需要对类主体、群体主体与个体主体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5.
既往的哲学解释框架,仅仅重视属人的主体尺度和对象尺度,将必然属人的中介尺度,误置或排除于人的“能动的、类的生活”之外,使主体尺度对象化和对象尺度主体化的理论,与实际严重错位和异构。在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中,人在占有主体尺度和对象尺度的同时,必然占有着第三种尺度即中介尺度。其内在根据主要是:中介尺度的人的占有,是主体尺度对象化和对象尺度主体化的必要前提或条件;中介尺度的人的合理占有,是主体在主体尺度对象化和对象尺度主体化的可能性空间实现价值目标的必然性根据;中介尺度的人的现实占有,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辩证法的必然性结果。中介尺度是人的第三种尺度的命题,弥补了既往关于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理论缺环,具有较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理解,具有显著的直接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的本质和"不完整主体"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人的"本能"是为了活着而具有的先天能力,由此,人的"本能"决定人的"本性"是"自私"。个体的"自私"本性只能在群体的竞争关系中才得以实现。个体对集体既依赖又抗争的态度,决定了"自由"是人类的本质。个体无法脱离群体以实现"自我"的特性,使任何意义上的个体都是"不完整的主体",都必须在与他者构成的关系中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关于人的"本能、本性和本质"的新认识和关于主体的新的"不完整主体"理论,对于阐释宗教、文学等文化现象,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伦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它无视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在实践职能上的异质性,把本该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于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的头上;它抹杀了伦理学的阶级性质,忽视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它是批判科技决定论形式下的变相的科技决定论,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问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科技的社会伦理取向只能导致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这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恰恰是非人道的、不伦理的,这就是"科技伦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体差异性的意义 ,阐述了不同利益主体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和力求利益各方平衡的方法 ,目的在于如何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协调好利益主体的矛盾 ,处理好财务关系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网络兴起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文学的生产和接受方式,以情感为核心,自由为纽带来关照网络文学对于个体接受主体的影响。其最终影响在于人性的回归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对于利益主体来讲,一般情况下,利益归属于谁,就由谁代表、谁行使;在某些情况下,利益却由利益归属主体以外的他人代表、他人行使。这就是实践中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和利益行使主体三者"一致"与"分离"的现象。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和利益行使主体三者的"分离"现象更是公共利益主体的常态。与此相适应,不管是个体利益还是公共利益,利益主体都可以划分为利益归属主体、利益代表主体、利益行使主体。这种分类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可以运用到行政公益诉讼中检验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特定公民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观中的偶然性既是与必然性相对应的范畴,也是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范畴,后一种含义很少被人们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偶然性揭示了主体的受动性。这一思想阐释了偶然性范畴的价值观内容,是唯物史观人学思想关于个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偶然性的价值观内涵的人学意义在于,唯物史观正是以个人社会实践观为基础,结合了必然性与偶然性、偶然性与主体性两个认识个人的视角,才把个人存在及历史作用的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发展观既与人们对影响发展实践诸因素的认识有关,也与不同时期对人自身的理解密切相关。可以说,西方现代发展观的演变过程不但是从单一经济增长向综合社会发展的转变过程,而且还是发展价值维度从客观物到主体人的转变过程,也是对人之理解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群体人,最后到个体人的转变过程。所以,与相应人之理解相联系的现代发展观表现为:经济人与经济增长发展观、社会人与现代化发展观、群体人与可持续发展观、个体人与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培养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是教育目的的当代选择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著作权主体适格性分析是研究人工智能创作物权属、定性以及行为责任承担的前提,关涉著作权法律制度逻辑的自恰性。以认识论为视角,运用文本、比较和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后可知,人工智能主体适格性与其特定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扮演"工具"角色,不可作为著作权主体,其行为视为自然人的机能器官的延伸,行为产生侵权责任由制造者或使用者承担。类人人工智能和超级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具备自主意识,可作为创作者层面上的作者,具备著作权主体资格,在涉及著作权侵权时,如若侵权行为属于独立行为,则应独立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具体损害赔偿责任可采取著作权侵权保险方式予以承担;如若侵权行为属于制造者或使用者控制或者指示下的行为,则应按照"雇主责任"方式处理,由制造者或使用者替代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在欧洲的发展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个人主体的丧失,人与物的关系的翻转。资本主义在解放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主的人的独立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蕴含着对人类未来深切的担忧,对个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基于此,马克思用价值尺度衡量资本的发展,探寻人类解放的可能性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突破了认识论哲学的主体—客体的二分困境,强调了主体—主体之间在实践基础上的交互相关性。主体间性具有平等性、对话性、交往性的本质特征,其对政府主体—行政相对体主体之间所生发的行政关系具有启示意义,开启了行政关系的民主维度、开放维度、和谐维度。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主体研究是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焦点,是学术界较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学主客体问题的实质意义是探讨和确立教学中人的主体地位,教学主体研究的重要性是基于主体性理论对人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人的主体性研究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决定着教学主体研究的未来走向,即走向理解与交往的主体间性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中国文学流派的营造 ,从表层结构考之是个体主体与集体主体共建的物化审美实体 ,从深层结构察之则是集体主体的社会、文化、审美等集体意识综合作用的精神结构 ;而作家个体主体意识与集体主体意识的整合、共振、互动乃是现代中国文学流派形成的内在机制、动力之源和根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问题构成了形而上学的重要维度 ,海德格尔把形而上学的本质归结为命题“存在状态与思想” ,进而从存在者与人的关系角度回顾了形而上学史上主体问题的孕育、发生、发展和完成。本文对海德格尔的回顾作出分析 ,指出此回顾植根于其思想主题———存在问题 ,并对其“主体问题完成于超人学说”的结论进行了重新解释和限定  相似文献   

20.
百年前中国的仁人志士围绕着民族复兴提出了诸多社会改造方案,其中因直面社会弊端根源而具有现代中国构建意义的是作为1840年以来中国思想交汇点的“科玄论战”。由于“科玄论战”的双方将自我主张与“唯物的历史观”相隔离,这使得“科玄论战”成为了不彻底的思想启蒙。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传播与发展,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实践主体”与“主体实践”关系的维度明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实践主体”与“主体实践”的明晰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百年思想的启蒙,是“中国道路”的逻辑始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