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获得与城镇职工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既是现代公民社会对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要求,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之间实现同工同酬是农民工获得与城镇职工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公正的三维制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评判社会公正的合理尺度,历来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难题之一。这一争论的症结在于:人们习惯于将社会公正理解为一种单维平面尺度,而不是一种多维立体结构。社会公正是社会效率、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之间的三维制衡;社会公平是在这种三维制衡关系中各种平等原则的历史平衡;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公正的主导维度有所不同;社会公正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正是衡量和评判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当前最大的不公正是机会的不平等.只有把社会公正作为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作为基本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一方面,加强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体系的法制建设,促进收入分配的机会公平;另一方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才能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正问题的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正问题是一个典型的价值问题,因此,不能沿用理论哲学的逻辑而应从价值论的角度来进行考量。作为一种规范性价值,社会公正既与社会经济、人的发展阶段相联系,也与一定民族和社会的文化发展状态相关联,它既体现为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评价制度合理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社会公正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范围,高线是各个阶层各个集团各得其所“都比较满意”,底线是彼此“都能接受”。在现代社会,自由和平等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基本人权和基本价值,而自由和平等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冲突,社会公正就是作为自由与平等的合题,作为调节二者冲突的制度设计原则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论代际公正的基本理念——以老年伦理关怀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际公正是社会公正在代与代之间的历史延续,它是代际伦理的根本原则。代际平等、代际补偿、代际互惠是老年伦理关怀视角下代际公正的三个基本理念。代际平等指在场各代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平等享有社会政治参与权与经济利益分享权。代际补偿指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老年一代进行收入补偿。代际互惠指现时的老年一代与年轻一代以及未来代互助、互利、互赢。以代际平等、代际补偿、代际互惠为理念,实现代际公正,是促进老年伦理关怀、构建和谐代际伦理关系的内在需要,也是改善老年民生、破解当前我国老年社会伦理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的反思——以责任法制化为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评判社会公正的重要标尺,也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主要手段。现今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主要受制于政府的制度性因素,政府责任与教育公平具有密切的内在勾连。教育公平问题应从规范教育权力的角度寻求政府在教育制度配置中的角色与责任,而政府也应从保障教育权利实现的角度重新阐释其责任的内涵与范围。法律以规范调整为主要方式,通过规制政府的教育权力与赋予个体教育权利,明确政府在维护教育公平中的应有责任。  相似文献   

7.
公正新论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本文认为 ,公正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 ,是一个与公平、平等等理念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的理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理念的主要依据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念依据 ,包括平等理念、自由理念和社会合作理念 ;另一类则是现实依据即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主要内容和规则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基本权利的保证 ;2 机会平等 ;3 按照贡献分配 ;4 进行一次分配后的再调剂。本文还对公正的几个规律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包括公正规则的整体性、公正具体规则之间的优先次序以及公正的规则与其实际兑现之间的差距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断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公正问题的意义是:(1)不能只是从具体政策的层面上亦即公平和效率两者关系的层面上来分析。因为它表现在基本制度安排和具体政策制定这样两个层面上。对于这两个层面上的公正问题不宜混淆。(2)实现社会公正,不仅对社会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就是对于一个社会的内需状况进而对于社会经济整体的持续发展,也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3)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初步获得了平等,但同时却丧失了自由;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人们初步获得了自由,但同时却丧失了平等。而这种畸轻畸重的平等和自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规定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更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知增强技术与社会公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伦  高佳 《云梦学刊》2010,31(1):66-69
认知增强技术旨在提高认知能力,认知能力是机会平等的重要基础,因此认知增强技术与社会公正问题密切相关。认知增强技术涉及的社会公正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认知增强技术与认知功能障碍者的机会平等问题、非治疗目的使用中的公正和强制问题、认知增强技术使用中的代际公正问题、认知增强技术使用中的区分原则。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平等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平等理念,进而指出只有符合社会公正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而要实现这样的平等则需通过立法的平等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