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朱德熙、卢甲文、馬真三位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1年第4期,51—64頁上发表了一篇題为《关于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的論文,对現在流行的一种企图解决汉語一詞多类現象的理論。即“动詞形容詞名物化”的理論提出評論,附带地也对高名凱的詞类理論提出意見。我們細讀这篇論文之后,觉得这篇論文,正如某些人所說的,①的确是給划分汉語詞类問題打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从这缺口里流出的水却沒有流入他們所希望流入的渠道,相反地,却正好流入了他們所批評的汉語实詞沒有固定詞类的理論的大河、因为这篇論文虽然正当地批評了名物化理論的某些論点,但也有許多矛盾的論証,它不能証明作者們所认为正确的理論,它实际上反而証明了作者們所坚决反对的学說。  相似文献   

2.
漢語的詞类划分問題是我們这几年來在語法教学上所遇到的困难問題之一。对这个問題,我們的認識一直不很明确。就所讀过的語法著作來看,語法学家們的意見有同有異,其差異表現在分类数目不同,所用的朮語及其內容不同币脖憩F在对具体的詞的归类不同。例如,“能、会、該、須、敢”之类,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張志公《漢語語法常識》和中國科学院語言研究所語法小組《語法講話》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划入“副詞”;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也划入“副詞”,叫作“限制詞”。“來、去、上、下、進、出”之类,黎錦熙、刘世儒《中國語法教材》定为“助动詞”,包含在“动詞”类中,但和“方所詞”結合时  相似文献   

3.
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是汉語語法史上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之一。呂叔湘先生曾經說过:“語法史上有些問題曾經开展过討論,象‘是’的系詞用法出現的时代,或者擴大一点說是上古汉語里的系詞問題,象上古汉語否定句里的宾語位置問題,都还沒有确定的結論,有待于繼續探討”(見《汉語研究工作者的当前任务》一文,載《中國語文》1961年4月号)。这的确是“有待于繼續探討”的問題之一;因为目前的流行說法,依我們看來,并不符合于語言实际。目前的流行說法,可以拿王力先生和洪誠先生的說法作代表。王力先生在《中國文法中的系詞》文中認为“表明  相似文献   

4.
《尔雅》释詞撮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尔雅》一书,收罗了比較丰富的古代汉語詞汇,特別是先秦經籍中的詞語,經过系毓的处理,予以簡要的訓释,从而成为我国最早的詞典和訓詁专著,为后来經学家、小学家所重视。直到現在,它在語言学者对于古汉語或汉語史的研究上,在解决一般人閱讀古书中所遇到的一些詞义問題上,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尔雅》,作为古代詞典或訓詁专著,对于詞义的訓释,是相当完整地继承了在它  相似文献   

5.
一、問題的提出; 二、詞類的定义問題; 三、詞义和詞類的關係; 四、形态和詞類的關係; 五、句法和詞類的關係; 六、結論。一、問題的提出關於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有兩种相反的意見。有人認为漢語是沒有詞類的,也有人認为漢語是有詞類的。苏联語言学界对於这一个問題还沒有一致的看法。最近  相似文献   

6.
閱讀古典文学作品,最大的障碍是詞义問題。一般解决詞义办法,是檢查字典、辭典、作品注解或其它工具书。但字典、辭典上的一个字或詞,常罗列着許多不同的解釋,如果觉得数种解釋都可以說得通的話,究竟采用哪一种呢?如果觉得都說不通的話,又怎么办呢?注解的毛病往往各家說法不同,表面上看,各有各的理由,咱們究竟服从哪一家呢?也有都不合理的,咱們又怎么解决呢?这些問題,是一向存在着的。也就是古典文与人們发生距离的癥結所在。現在針对这些問題,提出几种标准,对进一步正确认識古典文的詞义来說,是有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音位学是語音學里面一个重要構成部分。在實用價值上,這種研究工作對於語音教學、語言調查研究、制定文字以及我國目前正在進行着的文字改革工作有重大的意義。從理論意義來說,音位的研究是語言學研究的基礎,沒有這種研究,我們對於語言的詞彙、語法的現况及其歷史發展便無法理解。斯大林在他的關於語言的天才著作里很清楚地强調了語言的語音構造對於人們的思想的形成和言語交際方面的作用。“不論人底頭腦中產生什麼樣的思想,它只有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在語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改革运动中,对于柳永詞的評价問題曾經引起很大的爭論。記得中山大学中文系批評我的“宋元文学史讲稿”时是从我对于柳永詞的評价开始的,后来牵連到有关婉約派詞人和宋元市民文学一連串的問題。我在“宋元文学史讲稿”里认为柳詞在思想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意識,尽情抒写他对那些烟花巷陌的不幸妇女的同情和他自己流轉江湖的生活感受”。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通俗語言写詞,一扫五代詞人雕金刻玉的习气”。现在看来有很大的片面性。然而当时有些同志同学认为柳永的詞  相似文献   

9.
本文題目所指的「教學」係包括教与學而言。所用「語言」一詞在一般情况下係指以北京話為基礎的現代漢語;(現在政府雖然還沒有明令以何種方言作為現代漢語標準語的基礎,但從事實上看,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所謂「語言規律」,則係指語言的内部規律,包括語音系統、詞彙以及語法構造的内部规律。「内部规律」一语是斯大林同志用过的話,因為語言雖然「随着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随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题》中譯本頁20),但是,作為一種有「宨T特點」(斯大林語)的社会现象來看,語言自然有其不受其他社會现象支配的内部規律存在。斯大林同志在《論語言学底幾個問題》文中緊接着阐明語言的特點之后,就指出正因為語言有它的宨T特點,所以才是独立科學——語言学——底研究對象(前揭書頁35)。而語言發展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汉語語言結構的特点,汉語的借詞不但是汉語历史詞彙学的一个問題,而且是有关汉語結構理論的一个極其重要的问題(虽然是消極方面的)。大多数研究汉語的学者認为,在某种意义上說,汉語总是单音节的語言,虽然他們在这个問題上的意見有許多細微的区別。这里我沒有必要鑽进这些細节,因为我已經有个机会更詳細地对中国的語言学家们說过我在这一方面的看法。为着目前的目的,讓我重复指出,在汉語里,音节單位不但在音位学上,而且在句法学和形态学上,都經常地起着特殊的結構作用(我对这事实并沒有什么怀疑),也就够了:一般的情形,在汉語里,某一語言結合物之分  相似文献   

11.
世界观与創作方法的关系問題,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問題。它涉及文艺与現实的关系,也涉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这个問題的正确解决,必然对文艺創作和文艺批評有着直接的重大的意义。由于世界观与創作方法的关系问題牵涉到很多复杂的文艺現象。因而,在很多人中間,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着爭論。一些别有用心的反革命分子和修正主义者,曾經在这个問題上散布了极为反动的文艺观点,他們宣揚創作方法可以不受世界观制約的謬論。这种二  相似文献   

12.
什麼是語言內部的基本矛盾?這是語言學理論研究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這問題的探討,對於我們更好地認識語言的本質與發展,明確語言學研究的对象,建立科學的語言學理論,有著重要的意義。中文系師生,在學習毛主席對語言的精闢論述、開展毛澤東語言學思想的研究中,對這個問題早就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去年十月間曾開展過熱烈的討論。最近在前次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展開百家爭鳴。討論中,大致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一語言和言語的区分問題是近数十年語言学中爭論不已的一个重要問題,在我国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断断续续的討論。这个討論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推动我們努力去认识語言学的研究对象;而对这个对象如果缺乏认识或者认识不正确,語言研究工作就将是盲目的,甚至要犯这样或那样的根本性的錯誤。国內关于这个問題的討論文章大都多少不等地引用已故的苏联語言学家斯米尔尼茨基的某些意見。方光燾同志在1961年发表的一篇回顾那以前的討論过程的文章中指出:“其实所謂主张‘区分語言、言語論者’都是根据斯米尔尼茨基的文章立論的。”我們在这里簡要地說明一下斯米尔尼茨基关于語言和言語的区分的基本观点,不是沒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厦門大学中文系語言教研組寫了一篇《語言的人民性》,發表在厦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60年第二期上。这篇文章根据毛主席关于語言与人民的关系的論述,注意了人民群众使用語言时的一些优点,重視了人民群众对語言的一些積極作用,明确了向人民学習語言的重要性,这些都有很大意义。但是,作者从語言与人民的密切联系这一論述出發,得出了語言具有“人民性”的結論,認为“語言人民性”是語言本身的特質,是語言社会本質的一个表現方面,并把語言学中很多問題的解釋归結于“語言的人民性”,这是有問題的。本文准备提出几个小問題,与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
本課程的教学目的要求:認識毛主席对馬克思主义語言学的偉大貢献,深入地学习与研究毛主席的語言学思想,运用毛澤东思想解决語言学理論中的基本問題及語言学各部門的方向性問題,批判語言学理論上忽視貫彻毛澤东思想的傾向及形形色色的修正主义和唯心主义語言学观点,初步建立以毛澤东思想为主导的語言学理論体系。——教学內容的四性的要求:思想性、战斗性、实踐性、科学性,——貫彻两个三結合的措施——教学大綱及進度。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藝術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個重要問題。歷史唯物主義認爲:藝術是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以藝術形象來反映客觀現實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又是一種作爲階級鬥爭武器的上層建築現象。(作爲觀念形態的上層建築現象是社會意識形態底一部分。)它在社會生活中是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共十二节,分三部分。前四节重在批判胡适的詩三百言字解;中四节重在說明汉語助詞的特征和它在語句组织上的作用。末四节重在說明助詞和一般虛詞的关系,也即汉語虚詞从全虚到半虚的演化問题。現将全文分上、中、下三期发表。  相似文献   

18.
百家爭鳴的学术方針是党对客观規律的自觉运用人們对于复杂的学术問題抱有不同的見解,这是科学史上屡見不鮮的現象;在我国今天的欣欣向荣的学术界,很多人在学术问題上发表了种种不同的議論,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怎样看待这个事实呢?应該看到,这个事实是完全合乎規律的。科学是經过高度概括的、系統化和深化了的人們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識。在很多学术問題上,人們往往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詞汇的特征及汉語基本词汇的远古来源 詞汇之区分为基本詞汇和非基本的一般詞汇,是和社会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在初民时代,可以說一切的詞都属于交际所必需的,基本詞汇与非基本詞汇的界綫是不明显的。其后,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出現了分工的行业,人們的生活面广濶了,交际頻繁了,語言的詞汇也复杂了,这才有基本詞汇与一般詞汇的区分。这种区分的产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另方面也体现了語言詞汇本身的系統的发展。但这种区分不是絕对的,两者有互相轉化的可能性。例如汉語的“官”,古代是基本詞,現在是一般詞;“党”,古代是一般詞,現在是基本詞。  相似文献   

20.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語言。但是,語言是什么?語言的本貭是什么?馬克思主义語言学与資产阶级語言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回答。而只有馬克思主义語言学,才能对語言本质問題提出唯一的科学的认識。一资产阶级语言学关于語言本质问题的种种錯誤看法資产阶級語言学对于語言的本质问题,有过种种錯誤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語言看成自然現象。語言学中自然主义学派的施来赫尔和繆勒,他們从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語言的本貭,他們把語言看成一种自然界的物体,认为語言沒有历史的发展只有自然的增长。如:“……語言,或任何其他自然界的产物,严格地說,沒有历史,而只有增长。又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