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红 《南方论刊》2014,(5):101-1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有必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以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着重在提高教师素质和深化教学改革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王姝 《理论界》2013,(8):195-196
在探索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众多,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主要瓶颈是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结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突出特征,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服务的.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支撑作用,关键是要在制度、体制、政策等方面构建起二者能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平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的设置及建设合力的形成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滕立新 《理论界》2009,(2):189-190
改革开放已经30年,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来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起步--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30年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期发展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本文从教师方面、学生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钰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撰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一书。该书于2016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编写出版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文库"丛书中的一卷,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相似文献   

7.
关于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相结合,研究与专业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职责,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出发,论述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问题,并提出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形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学效果差,加上新形势、新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改革应引起各方重视。我们应通过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改善。应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力度,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改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元。社区民主一般是指社区居民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方法,主要体现为直接民主选举、社区成员直接参与治理、全民的适时的监督。社区民主建设促进城市基层民主的发展。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城市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而社区民主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就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而言,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建设包括优化社会结构、改善民生以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建设的支撑。优化社会结构对于经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支撑意义:优化社会阶层结构能够为复杂的经济分工提供必需的职业化群体支撑,能够为现代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相应的社会协调力量,能够为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支撑;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改善民生对于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消费内需拉动效应。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对于经济建设具有必不可少的定向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否能够得以顺利进行,愈益取决于社会建设进行得如何。  相似文献   

13.
李艳  曹茂 《学术探索》2004,(10):126-128
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是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思想的学习课程 ,其教师不仅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显性教育 ,而且还通过自己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产生隐性教育作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建设 ,融公民道德建设于其师德建设之中 ,对促进全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坚持现代化建设方向的重要保证;是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动力量;是凝聚现代化建设力量的整合机制;是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乡村治理转型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证考察分析了实践中的困境,并从城乡融合、组织体制、公共服务模式、资源渠道、社区民主文化构建方面探索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生态的政治化与政治的生态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从生态问题到政治关注这一全球发展态势的透视 ,以及对当代我国社会生态与政治交互作用的分析 ,强调生态问题和政治的紧密关联度。揭示了生态问题对我国政治层面的影响 ;从理论上厘清了我国生态政治化过程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提出了解决生态政治化问题的途径是采取综合性措施 ,努力促进政治生态化 ,从而提高我国政府、群众、个体在政治维度上对解决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制度建设与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分析制度因素对金融创新的影响,特别是金融组织制度、金融管制制度和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此次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并结合中国金融创新的实际,指出目前中国金融业的当务之急是加强金融业的制度建设,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8.
肖峰 《学术界》2005,(1):72-78
在如何寻找合理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与指标的同时 ,还必须关注对学术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本文从社会建构的视野分析了学术评价的本质及其相关特点 ,指出要从积极的意义上视学术评价为一种社会建构 ,并且还要不局限于社会建构的视野 ,努力发掘非建构性的因素 ,同时对社会建构进行合理的再建构 ,通过各种努力来使学术评价向客观公正的目标趋近  相似文献   

19.
余源培 《河北学刊》2013,33(1):128-132
新媒体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影响深广的强势媒体,网络技术已构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政治斗争阵地。所谓对新媒体采取"价值中立"的主张是错误的,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更是不可取的,但应正确看待网络时代意识形态的"虚幻"化现象。网络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随着"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出而更加突出。搞好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认识新媒体的特点。为此,要依靠全体人民,重视对社会心理的分析与研究,提高网民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在社区建设中重铸社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区建设既是对经济转轨、体制改革的现实回应,也是现代性的全球化浪潮多层渗透下的实践选择.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两个基本问题:转变旧有的"单位意识",重构与社区建设相适应的社区意识和社会认同;完善社区建设的配套组织和制度安排,营造和谐的日常生活世界,为社会成员的"家园感"与"社会感"、"地方感"与"全球感"的联结与平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