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阿凡提这一形象生长的特定民族、地域的文化考察,运用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阿凡提倒骑驴形象的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阿凡提故事在新疆民间广泛流传,伊斯兰文化渗透在其内容的各个方面,这在故事所反映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层面均有体现。同时,阿凡提故事具有较强的宗教批判意识,主要表现在批判宗教欺骗、宗教压迫和宗教教条主义等三个方面。阿凡提故事中的宗教批判思想可为新疆正在开展的去极端化提供有效的文化对冲资源。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学是民族艺术的瑰宝,分析研究民族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本文浅析了阿凡提笑话的文化特色,以期对促进了解新疆的文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刚  余德安 《老友》2013,(1):28-29
曾凡娣是江西新余钢铁公司的退休员工。早在20年前.他就因自己的名字“凡娣”与人人皆知的民间传说中的好人阿凡提的“凡提”谐音,便在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阿凡提。而在“阿凡提”三个字的下方,才用小号字印上打了括号的“曾凡娣”三个字,并在名片的顶端用红色字赫然标出了十个大字:“家有困难事,  相似文献   

5.
阿凡提闻名于世。阿拉伯有位阿凡提;土耳其有位阿凡提;还有我国新疆流传的阿凡提。从时间纵向即各个时代的关系看,这些流传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阿凡提笑话有着继承的一面;从空间横向即不同民族的关系看,其有着相互影响、促进、交流融汇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阿凡提闻名于世。阿拉伯有位阿凡提;土耳其有位阿凡提;还有我国新疆流传的阿凡提。从时间纵向即各个时代的关系看,这些流传于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阿凡提笑话有着继承的一面;从空间横向即不同民族的关系看,其有着相互影响、促进、交流融汇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阿凡提闻名于世.土耳其有位"阿凡提",阿拉伯有位"阿凡提",还有我国新疆流传的阿凡提.他们的笑话,从时间纵向即各个时代的关系看,有着继承的一面;从空间横向即不同民族的关系看,有相互影响、促进、交流融汇的一面,如同一条绚丽多姿的文化纽带."阿凡提还活着",并跟随着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8.
阿凡提故事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在跨越流传中构建了庞大的"话语"体系。跨越民族和国界所形成的多"空间"聚合,正是话语"量能"最直接的表现。但"话语"与空间的内在联系才是最本质的,而消解"话语"空间存在的价值分离属性,又是极为重要的空间特性。在它的作用下,"话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差异和统一从而构建成体系,达到"话语"原始生命力与空间广阔性相融的最高表现。源于霍加.纳斯列丁笑话的阿凡提故事,正是遵循了"话语"空间的这种特性,才不断发展、丰富并与之构成庞大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阿凡提“话语”表现的良知和德行、勤劳和智慧、公平和正义等内涵,实际上是积淀于西域人生命最深层的一种无意识的“土地情结”演绎的精神特征;而其中描写的人性堕落和贪欲以及西域人对金钱的渴望和财富创造欲,又是“土地”结出的“另类之果”。不过,阿凡提“话语’’的金钱意识刻有阿拉伯商业文化的烙印,更与本土的沙漠文化、绿洲文化及中原文化融合而不断生成新质,形成了一种永不衰竭的“腹地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从艺术风格的阴柔美和阳刚美着眼,贺铸词作兼具温馨含蓄和冷峻显明、缠绵娇羞和痴情热烈、凄苦深情的悲剧与啼笑皆非的喜剧等几个方面,这种多样化的艺术形象美,与作者的身世、性情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件艺术品本身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有机物,它只是表现了生命——情感、生长、运动、情绪和所有赋予生命存在特征的东西。与现实和历史的能量渗透是其活力的表现,洋溢着的神、韵与风力是其价值的精髓。当作品的美学属性、鉴赏主体的精神状态、鉴赏过程的环境因素三者之间协同一致相互生发,艺术形象这一积淀着社会历史内容的形式便在历时性的鉴赏和阐释中得以常新。  相似文献   

12.
霍加·纳斯列丁,据说实有其人。有的学者考证他生于13世纪的土耳其,是位气度不凡很有学问的知识分子,曾经做过伊斯兰教清真寺院主持礼拜的“伊玛目”,还曾追随当时颇负盛名的学者:赛义德·马赫穆德·哈伊兰尼和霍加·伊勃拉吉姆·苏丹,研究过他们的学说。他善于写抒情诗和理论文字,特别是他留下来的笑话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们以他的名字作为主人公,溶进了丰富的社会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脱离了固有的躯壳,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形象。有的研究者指出:“霍加的形象起源,不是一个博学者和拜神者,而是一个愉快的说笑话的人,他嘲笑了一切不合理的,在当时的时代中有足够基础的东西。在纳斯  相似文献   

13.
“雪肤花貌参差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顾令得国人倾,这便是白居易《长恨歌》中对杨贵妃自然娇容的描写。她靠着这天生丽质,登上皇妃宝座,当了一代名宛,一改社会风尚,兄弟姊妹列土封侯,最后自己宛转手与嵬坡前,化为泥土,结束了短暂的三十八岁光阴。《长恨歌》接着,写杨贵妃死后在蓬莱宫中一往深情地思念君皇,玉容寂寞,洒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她面对汉家天子使,含情凝睇,重重寄辞;“天上人间会相见”,“蓬莱宫中日月  相似文献   

14.
李师师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她在小说<李师师外传>中爱国而有忧患意识,在<水浒传>中聪慧而又充满市民气息.在<续金瓶梅>中表现出对金钱的贪婪.其艺术形象的不同,一方面反映出作品产生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内容的差别.另一方面体现了作者思想观念的变化及小说创作发展中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香菱的艺术形象及其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菱是曹雪芹笔下一位具有隐喻意义的重要人物,是除秦可卿外又一个“兼美”的形象。在香菱兼具“才、情、美、德”的艺术形象背后,隐藏着作者“守理衷情”的人生理想。香菱的悲剧是封建伦理道德“存天理、去人欲”思想下全体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死亡常常是那些由追求到绝望又在绝望中追求的人的最后的解脱.哈姆莱特的死不是生命的简单结束,而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态.在自我完结的生命节奏中,他的灵魂骚动和颤动不安的声音,是对死亡所完成的真正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审美理想发生转折的时期。就形象的形神关系来说,在先秦与两汉,人们对于形象的理解基本上是表象性的,从两晋的陆机,经过东晋的顾恺之,南来的宗炳,以至南齐的谢赫,形神理论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轨迹甚明,从注重形似到注重神似,从追求外貌的酷肖逼真到追求内在审美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之所以能完成这个转化,是同当时盛行的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和玄学理论密切相关。同时,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与山水画作为独立的审美形象出现在艺术领域之中,为艺术形象理论的审美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姜维形象,历来读者只简单地将其看成此书主角诸葛亮的影子,认为其缺乏个性。然而仔细研读作者罗贯中塑造姜维形象所动的笔力以及投注于其身上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发现,姜维形象实则是作者在小人当道、社会动乱的现实环境下郁郁不得志却苦苦挣扎寻求生命价值的另一投影。姜维的独特性在于他的孤独,其与诸葛亮所共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元典精神。  相似文献   

19.
王昭君,这位西汉时代的弱女子,她的芳名事迹,,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于我国的史传、文苑、艺林之中,历久不衰。多少骚人墨客、达官显宦、失意文人、戍边将士、羁旅行役、楼头思妇以及三教九流、市井百工无不为其事迹所倾心。他(她)们联系自己的身世遭遇,并运用各自所擅长的艺术形式,塑造出多采多姿、美丽动人的昭君形象,用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理想和表达自己对昭君际遇的赞叹与怀念。直至今天,她仍然是人们所兴趣接触的题材之一。特别是近年来著名剧作家曹禺新编的历史剧《王昭君》问世之后,“昭君热”又被鼓起来了。评论界更是显得空前活跃。对新编的昭君剧,有赞成的,有反对的,有支持的,有保留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种学  相似文献   

20.
在《四世同堂》中,小文夫妇与此前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戏子”形象有很大差别。他们是超然淡泊、淳朴善良、慷慨仗义的满族旗人中的艺人,他们以死亡作为觉醒的代价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使命”。老舍借小文夫妇形象的塑造批判了抗战浪潮下国人的敷衍、苟且偷生、寡廉鲜耻、不作为等国民劣根性,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杀戮罪行,彰显了柔弱艺人身上的刚硬风骨。小文夫妇形象不但意蕴丰厚,还折射了老舍艺人观的独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