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是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特有的精神现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民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表现出一些显著的特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转型时期的信仰重建应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着手,通过加强宣传、发展经济、改革创新、转变观念等多种方式途径,加快实现我国民众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转换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即科学的理想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解决重大问题的迫切需要.每个共产党员要胸怀崇高理想,立足本职工作,牢固树立事业的成就感,以平凡而伟大的业绩为实现崇高理想增砖添瓦.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其价值体系也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具有完整的结构体系和价值体系,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其信仰价值主要表现在价值方向、价值体系、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现实的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因此,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主体的角度看,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各类主体中的指导地位。各级执政骨干、社会知识精英、宣传文化工作者和普通大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离开这种主体塑造,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问题都不可能很好解决。首先,执政骨干必须发挥率先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其次,知识精英要坚守自己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再次,宣传文化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给以准确诠释和有效传播。最后,普通大众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自觉认同和积极拥护。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命力和价值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连接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社会现实的桥梁,极具现实性品格.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进程加快,引发了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嬗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有利于回应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加快对人们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期 ,迫切需要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一科学政治信仰 ,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用科学信仰战胜非科学信仰 ,做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相似文献   

7.
辩证维度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对其他思潮的积极引导,其中心任务便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魅力的挖掘,使人们自觉自愿地信奉、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目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研究受到忽视,国人日增的精神困惑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严重地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5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通过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概念的深入解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大众"的层次性要求,并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三个层面的"大众"为对象,分析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的原因,学界已做了许多探讨。意识形态阵地被侵袭带来的自上而下的信仰缺失无疑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本文从上层知识分子、普通苏共党员、普通民众三个群体的信仰缺失展开,说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与否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这对于我国从意识形态引导和社会主义实践两个方面,坚定全党及普通民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扫清障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出中国声音,打破西方政治话语垄断,讲好中国故事,完善政治话语的国际化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和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承接了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们建立共和国遗志,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创建,到新民主主义民主共和国成立,再到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建设,无不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和精神。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和国家思想的新体现的。  相似文献   

12.
百年探索史、奋斗史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中国共产党人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其背后蕴含历史、现实与理论的深刻逻辑必然性:它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光辉传统予以承继的历史必然;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哲学思维有效化解改革发展问题的现实必然;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前提与方法论意义,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持久的指导作用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必然.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打破了人们思想上的紧箍咒,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思想解放促进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培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感情,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批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必须重视培养青年大学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奠基作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必须重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作用。坚持和巩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的指导地位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必须重视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阵地和思想库的创新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70年,我们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实践成果,而且取得了辉煌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从认识论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都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理念。因此,与抽象形式的理论理念不同,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性、高度综合性、价值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等理论特质。这些理论特质不仅充分彰显了7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无与伦比的理论创造力,而且高度表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社会实践的深刻洞察力和强大引领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这一基本国情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观: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特别强调了这一过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就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希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他所坚信的社会主义信念观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哲学自觉是一个政党思想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而 “存在论” 自觉是哲学自觉的思想前提。 中 国共产党从接受马克思主义起, 就注重从哲学的层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 并逐步构筑起自己的 “存在 论” 基础。 马克思通过 “存在论” 革命开启了 “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的新的哲学范式; 中国共产 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和认识工具,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哲学自 觉;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血脉, 承袭了一百多年来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传统, 不断推进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当代实践内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进一步增强 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 “存在论” 自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也是不同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解释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这个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实际演化、流变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的研究方向,特别强调和重视认知性研究,力图避免落入"从观念到观念""从精英到精英""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套路,努力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种新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