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杭运河当年流经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运河文化包括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明清小说的主体是运河流域小说,其代表作品大多诞生于运河流域并与运河文化密不可分.究其原因不外乎政治中心效应、经济重心效应、出版拉动效应、文化辐辏和人才集群效应.运河文化哺育了明清小说,明清小说光大了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7,(3):98-104
宋代工商业的空前繁荣,城市经济特别是运河沿岸草市镇的勃兴,促进了作为平民文化和瓦舍众伎之一的宋代"说话"的产生。宋话本这一市民文学样式,其传播、发展与南渡等运河交通也紧密相关。宋话本不仅呈现了繁忙的宋代运河交通网络,其对运河沿岸市民营生的独特叙事也再现了较为真实的宋代运河都市图景。运河文化影响下的宋话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文献和思想、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泉 《东岳论丛》2008,29(3):57-61
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代,运河河道走向稳定,里程延长,运河开挖、维护、通航、管理技术明显提高。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由运河交通带来的异地文化与本土源文化的融汇碰撞,使运河区域与周边其他区域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运河区域文化由此形成。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走向规划合理,水量相对充足,疏浚培护及时,管理制度完善,四五百年间,河道稳定,持续畅通,在它所流经和辐射的地区,不仅形成了前后传承的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而且漕运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区域内外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人口的迁移流动等等,更使这个区域逐渐融汇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的京杭运河文化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塑造“千年运河”国家文旅品牌形象,必须基于文化基因、媒介传播与文化认同三个维度的互动.根据媒介形态,“千年运河”国家文旅品牌形象塑造具体表现为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和文化空间形态三种形态,此三方面互为依托、紧密联系.新时代“千年运河”国家文旅品牌形象塑造需要从形象定位、内容创新、符号编码、业态与产品、渠道融合等多层面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5.
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表现在:它是民族大迁徙的通道,为民族大迁徙和大杂居提供了便利;它吸引了大量人口汇聚于沿线,使沿岸城市成为各民族交流杂处的场所;它推动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和物资技术的交流和交融.  相似文献   

6.
以京杭运河为干线的水运交通网,是明清两代沟通天下的主要水上客运、货运通道.明清小说反映了运河水运文化.货运方面写及漕粮运输、商贾货运和官船挟带;客运方面写及包船搭船、船速运价和生命财产风险;运道保障方面反映了志士仁人与洪水斗争的业绩,也暴露了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坑害社会的种种劣行.可以说,明清小说是运河水运文化的重要载体,运河水运文化是明清小说的重要表现内容,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 ,隋炀帝开通运河、营建东都被看做是纯为满足个人私欲的劳民伤财之举 ,毫无可取之处 ,他本人亦被斥为暴君。其实 ,开通运河、营建东都出自当时统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指为暴政 ,从而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人工河—运河体系十分发达.并已成为中国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许多大河.但除了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之外.全是由西向东横向流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亚洲东部的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势所决定的。在这些河流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是古代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种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我们的祖先明智地觉察到这个问题.从而产生开凿南北纵向的人工河的愿望。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王朝纷纷投入巨大的力量开挖运河.如春秋时吴国开凿的邗沟,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秦代开凿的夏渠.汉代开凿的渭渠.汴渠。三国时曹操开凿的白沟.平虏渠.西晋开凿的杨夏水遒。隋代开凿的南北大运河.元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等等。其中最为著名而且至今仍发挥作用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主要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政权.其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则是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有着追随帝都的属性。  相似文献   

9.
商品流通给城市扩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宋代以后,运河作为经济活动的大动脉,为沿岸城市走向繁荣注入了活力,为市民阶层的壮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以运河为大动脉,运河城市在商品流通中促进了不同区域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话本及通俗小说的创作和繁荣提供了动力。两宋以汴京和临安为中心,话本在传播中受到市民的欢迎。古典长篇通俗小说的发祥地是运河城市,运河城市是话本及通俗小说的策源地和培育通俗小说家的摇篮。通俗长篇小说反映了运河城市兴盛的历史轨迹,给文学叙述增添了新的样式,成就了明清小说艺术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镇的服务业——以临清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的贯通以及漕运和民间商运的兴盛,带动了山东运河区域的经济发展,依运河形成和崛起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带。这些城镇商品流通的繁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增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民风和消费观念的变迁,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形成了具有运河经济特色的城市服务业体系。服务业成为运河城镇居民职业构成的重要内容,体现着运河城镇行业构成的特色,并成为运河城镇的一项重要产业。服务业与其它行业形成良性互动,其兴衰亦与运河城镇的变迁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