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燕斯 《南方论刊》2011,(12):111-112
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虽已经由新课程标准一锤定音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要真正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尚需时日,而要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更是一件有待时日的事情。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通过对字词积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训练、综合实践等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分析,就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试图解决语文教学实践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张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少飞 《南方论刊》2010,(5):107-10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语文应该挣脱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教学体式,利用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培育和发展,真正实现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杜迎洁 《学术探索》2012,(4):155-158
当前,汉语国际推广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人文教育备受关注的背景下,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从人文性的视角审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透视对外汉语教学中人文偏失的表现出发,探寻其偏失的根源所在,进而论证提升对外汉语教学人文性的几点建议,从而为建构新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改进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强调语言教学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审美教育、思维教育和道德教育。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知识论与人生观的融合、生活体验与辩证思维的结合、范文讲析与课外阅读的汇合、文学鉴赏与自我完善的耦合、作文与做人的契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使语文学习与人生教育相互融合,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材。  相似文献   

6.
人文学科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可以说,它研究的是人的精神活动和产品.人文学科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的主题,面对的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现代工业和经济形态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运用,使得人文学科有被自然科学同化的趋势.翻译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方面当然应该反映翻译实践的规律,另一方面也必然体现研究者的主观价值取向.只有这样,人文科学的精神和灵魂才不致湮灭.  相似文献   

7.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彰显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和完善,以尊重人的个性和尊严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以关注生活、融入生活、反思生活为实现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思想的成熟。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就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大学语文是以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抓手。要充分发挥高校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教育理念,善用教学手段,用活教材人文因素,有效地促进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如何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的教学方法,本人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丁研  蒋学清 《学术探索》2015,(4):148-151
目前学界存在大学英语教学到底应加强人文性还是工具性的辩论。我们对2000年以后CSSCI期刊上直接参与这场辩论的33篇文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1)双方的分歧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对对方观点的误解与以偏概全;(2)与其说两者针对对方,不如说他们针对的都是大学英语教学脱离思想和内容、仅重视语言技能训练的现状。我们提出,通过增设以英语讲授的内容性课程,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语言是人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典蕴涵了诸多人文色彩,它体现出医家知识结构的文人性特点,因而我们在力图将中医学科学化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和忘记它的人文性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跨文化美学研究的人文立场问题,必然关系到两种或以上文化的主体、主体意识理念及主体性,必然涉及所谓主体间性与此人文立场的关系问题。作为人文学科之“边界作业”的跨文化美学研究,与其人文立场相关的是所谓“视界融合”。“跨”的结果,有可能生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或达到价值理念的“融合”。这种“新”与“融合”,依然从一定的“我”的人文立场出发,它不是“价值中立”。跨文化美学研究,有可能使得各自族群的草根性得到进一步的历史、人文的陶冶、锻炼与成长。所谓“和而不同”而不是文化趋同化,正是跨文化美学研究有待于实现的一种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14.
浅谈职校语文课与专业课的有机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爱民 《南方论刊》2006,(1):67-67,58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教程中, 只有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结合起来,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使其出现与职技开设的专业课交叉的地方,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语文学科与专业结合起来的前提条件,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善于选择有关专业知识方面内容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文本位传统是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之一。重德思想导致了近两千多年来科技意识的淡薄;人文价值观的取向,在总体上决定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同时传统经学文化关于道德价值和人生修养的思想使中国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人体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6.
新概念作文的获奖作品在语言上突破了传统语法规范,词语超常搭配、句式随意组合、新词语大胆创造,在结构上打破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各类文体的写作规范,在主题上冲破了中学生作文的传统观念。这些在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盎然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令人担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中学生作文语言、作文结构、作文主题及作文评判标准等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在提供丰裕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从社会人文性上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构筑。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体的选择不仅决定着自身命运,更影响着群体人际关系与人居环境的生成。因此,人际关系的和谐应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而要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就必须理解人、认识人,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若离开了“人”一切将无从谈起。以人生命的本质和过程为逻辑起点,人具有三重生命即肉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又在于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过程亦即三重生命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高公鑫 《南方论刊》2011,(Z1):86-8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活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的育人作用。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要防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认为,语文的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在语言方面的基本功,同时也应发挥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高质素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郑忆石 《天府新论》2004,3(4):25-28
科学性与人文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实现理论变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实现了两者的有机地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离不开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两者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