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的多次谈话,都强调要讲究宣传艺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要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就不能不研究新闻宣传艺术。实践证明,是否讲究新闻宣传艺术,其宣传效果是不同的。新闻工作必须讲究宣传艺术新闻工作要讲究宣传艺术是由新闻工作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试论新闻媒介的信息传播及其反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的意见还不一致。有人说新闻就是关于事实的报道,也有的人认为新闻是一种手段,还有的人认为新闻就是宣传。目前关于新闻的定义古今中外就有100多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革中“四人帮”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把新闻媒介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和“舆论阵地”,大肆进行造谣和反革命的宣传活动。群众讽刺他们的“新闻报道”活动是“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是空洞的说教。粉碎“四人帮”后,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并进行新闻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不  相似文献   

3.
提高新闻队伍素质确保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夏继明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新闻单位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部门,在这四个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  相似文献   

4.
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李春兰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在30年代以《灭亡》登上文坛,又以“激流三部曲”(简称“激流”)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流”像璀璨的明珠在文坛放射出永久的光芒。它对于广大革命青年,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在...  相似文献   

5.
两岸新闻交流的深入开展是落实“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对台政策的应有之义,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保障。“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新闻交流政策,体现了当局对台湾人民的“尊重、信赖、依靠”,也彰显了台湾人民在两岸新闻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更为两岸新闻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历史与现实表明,两岸媒体能够在促进两岸人民间的理解与沟通,消除误解与隔阂,增进诚意与善意,不断凝聚共识,夯实互信基础,以期为两岸最终实现统一发挥良好的舆论环境作用。当前,两岸已实现在经贸、文化、体育、学术、政治等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同时,两岸媒体的报道也从过去的特殊化“宣传”逐渐发展到以“新闻专业”为原则的常态化交往。这正是两岸人民交往与新闻交流实现互动的显现。  相似文献   

6.
新闻时效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它的基本原则是重视时新性和注意时宜性。在新闻工作中坚持时效性,并处理好“时新”与“时宜”二者间的关系,可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然而,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时效性”与新闻价值中的其它因素一样,存在着多种解释与理解,而且彼此间的差异较大,面对这众说纷纭的认识与评说,对新闻时效性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深层地探究新闻时效中的时间含量问题,不仅可能而且也显得十分必要,它对完善新闻理论和指导新闻实践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思考杨吉力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时候,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舆论引导者,新闻单位如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呢?这是当前新闻战线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  相似文献   

8.
诸如嫖娟卖淫、色情服务在很多地区往往屡禁不止,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在色情服务中有“三陪”一说,又当如何议析?作为一位社会学工作者,从社会学角度思考了一些问题,期望通过一些建设性的想法,有助于科学的决策,箱以达到切除毒瘤、清洁社会之功效。“三陪”似乎是个标把概念“三陪”成了媒界一个时髦的通用语。取缔“三陪”的提法常见于媒体和文件。什么是“三陪”?从调查中来看,“三陪”的内涵及外延并无确定范围。有的指陪酒、陪餐、陪跳。有的指陪酒、陪伴、陪宿。有的更广泛,指陆歌、陪舞、陪玩等等。一种狭义指向是。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9.
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任何时代里,文学接受都不仅仅仰仗于朝廷的文教政策,也不仅仅依赖于文人的思想宣传,它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各种社会传播方式。可以说,朝廷的文教政策和文人的思想宣传仅仅是“软件”,主要制约着文学接受的意识形态导向;而社会传播方式则是“硬件”,从根本上决定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新闻报道中常常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即片面强调“应时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其实,仅仅重视新闻的应时性甚至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性才是新闻实践的灵魂。在立足于事实,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应时性的基础上,还必须作出“判断”,并进一步得出“结论”,这就是科学性。新闻报道的科学性与无产阶级的党性、群众性是相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7,22(6):128-133
舆论宣传是国外政府影响和引导民意的重要手段,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阐释,有研究认为,某些西方国家十分注重潜移默化的“文化灌输”,将西方国家精神和文化运用于新闻宣传中。尤其在战争中的宣传往往以新闻形态公之于众,造成客观公正的错觉,使这种意识形态的殖民主义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国外政府利用新闻舆论影响民意的渠道、手段和方式,是以自由主义舆论观和舆论操纵理论为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与历史     
中国共产主义思想先驱李大钊说过:“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历史是过去、旧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历史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对过去事实的记载,新闻是指大众传媒报道的消息或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新闻按时间的依次叠加就构成了历史,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这表明新闻和历史之间是具有联通性的。仅仅是时间段的推移,就决定了新闻和历史的变更,而变更实现的基础就在新闻和历史共同关注并以之为生命的事实的真实性。由此,累积起来的新闻,往往就是最好的历史资料,以旧中国的《申报》为例,在它生存的…  相似文献   

13.
论实录经济新闻苏庆明,王金录,苗凤云当前,新闻界面临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抓住时代的主旋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新的措施,用新的体载,加大宣传容量,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借助于老新闻工作者穆青同志提出的“实录新闻”口号为基础,对实录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老子》中的一些主要概念作了探研和疏解 ,对一些定见提出了自己新的看法。文章指出 ,《老子》所讲的“常道”是指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 ,而非随时而变的百家之道 ;“名”是识别事物之本 ,无物则无名 ,物变则名异 ;“无”、“有”非“道”之特称 ;“玄”是始元之“元” ,而非“玄妙”、“深奥”。  相似文献   

15.
从地方党报来讲,新闻版的很大一部分版面是报道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这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而且,现在都市报纸一改以往对上级指令性任务不得不登而敷衍塞责的做法,而是主动配合,努力投其所好,尽力搞好党政报道。这是因为,众多报纸从多年的办报实践中认识到:一、抓好党政报道,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也更能体现政治家办报的原则;二、新闻舆论要当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和喉舌,就必须做好上情下达的工作;三、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及时刊发一些政情新闻,也增加了报纸的卖点。应该说,除了一些领导的长篇讲…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哲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冲出书斋面向社会,企图为现实变革和政治斗争提供方法和准则。现实需要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紧迫性决定了中国近代哲学的肤浅与庞杂。在中国近代这个博引古今、包罗中西的哲学体系中,到处充满了各种明显的和隐藏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进步的和守旧的矛盾与冲突。“独”与“群”则是这众多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独”指个体、特性和自力,“群”指整体、合群和利地。“独”与“群”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由于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不能正确地协调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于是,便使中国近代哲学时时处处暴露了“独”与“…  相似文献   

17.
论讲正气     
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要“弘扬党的正气和社会正气”。的确,党内的、社会的不正之风为何得不到有效的抑制?反腐败斗争为何“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些单位、一些地区的正气不能弘扬,而歪风邪气却在横行。根子何在?诚如古人所说的:“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不正之风之源确是在党内,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正气,指的是一个人在为人、做人时的正直、正义、刚正的气节,指的是一个群体、社会所形成的正派作用和良好的风气。讲正气,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形成的好…  相似文献   

18.
曲晓丽 《报林》2022,(2):71-72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作为新时代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党的宣传事业与新闻传播规律高度融合的战略举措。“走转改”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也要在媒体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工作讲述商务新闻写作持续进行“走转改”的经验,为媒体做好常态化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0世纪西方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思想多元化,派别罗立。在名目众多的哲学派别中,贯穿其中的实质性问题就是“现代”和“后现代”。“现代”是指18世纪以来的启蒙思想,为西方文化传统的主流,而“后现代”则是对现代的反省和反抗,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西方传统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20.
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的误区及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晓民  胡芳 《社会福利》2009,(10):50-51
误区一:个别化教育就是个别训练 有人把个别化教育称为“一对一的训练”,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个别的”与“个别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个别的”指一对一的,“个别化”则是适应个别需要的,使每个人有其特色的。由此可见,“个别教育”与“个别化教育”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一对一的教学,后者并不是指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的个别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