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已经为普通话的时态助词“了”注了音(“了”音·le),这里为什么还要讨论它的音读呢? 我认为,辞书的注音不完全,·le不能代表时助词“了”的全部音读。而这种不全面的注音,直接影响了该字字音的规范和统一。比如“抓住他,别让他跑走了”中的“了”,有人按辞书所注去读,读作·le;有人按口语实际去读,读作·lou;  相似文献   

2.
"夯"字今字典辞书收有二音,一为"hāng"一为"bèn","夯"字在具体语境中读那个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夯"、"笨"、"憨",分别出现在吴语方言、官话方言和山东方言的作品中,可断定,"夯货"是吴语方言词,当依据方言音读作"hāng","夯"字在江浙方言中是"憨"字的假借,主要原因是汉语的地域差异,造成方言音读不同,又假借"夯"字记吴语音。后世读"夯"作"bèn",由于汉语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而存在"同义换读"现象,对"夯"字做了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3.
日语拨音音节汉字的音读与汉语音韵的对比研究──兼论研究日语汉字音读的意义刘淑学谈到日语汉字的音读,人们较一致的看法是:日语汉字的音读与汉语读音相近。由于汉字传到日本的年代不同,而有吴音、汉音、唐音之别,是比较复杂的。“读音相近”不是科学的结论。对学习...  相似文献   

4.
《广韵》“只读”中的假借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无字假借和音近而通的一些规律.无字假借包括专名借用和一般借用两种情况,其结果都改变了该借字的音读.这是“又读”形成的原因之一.音近而通与先秦古籍中的音近通假也有所不同,前者往往已经取利约定俗成的地位.而后者只是临时的借用,一般不会构成“又读”.  相似文献   

5.
阅读一些古代典籍时我们会发现在表示“沉没”意义时“沉”字和“沈”字经常混用。“沈”和“沉”是一组异体字的关系。所谓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但是形体不同的字。异体字的使用常会造成文字使用的复杂、混乱的现象,然而在汉字实际应用中,汉字使用的经济性和明确性原则又会制约并影响着异体字的发展。本文试通过分析“沈”“沉”二字的起源及两者关系的发展变化,力图从中理出汉字发展演变的一些脉络。“沈”字起源比“沉”字早,在甲骨文就已出现,字形为、、、等。罗振玉先生说:“此象沉牛于水中。殆即貍沈之沈字,此为本字。周礼作沉,乃借字也。”此说甚是准确。对这些甲骨文字形分析我们可知,字形外面的两条线是甲骨文少了表示河水的点的“川”字,用以表示河的两岸,中间则象是或正或倒的“牛”、“羊”之类的祭牲的象形字,整个甲骨文象将祭祀用的牲畜沉入水中之形。这一解释还可以在甲骨文卜辞中找到依据。如:“尞于河三,沈三,俎一”(《合.三三九》)②“使人于河,沈三羊,三牛。”(《粹.三六》)③壬子贞:其求來于河,尞三,沈三,俎牢。(掇二.四零四)古人最重祭祀,从上述卜辞中可以看出,“沈”为用牲之法,而且都是出现在祭“河”上。“沈”应该是古人以牲祭祀川泽的仪式...  相似文献   

6.
释“录”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和语音结合起来的符号系统.在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当中,“义”是关键和灵魂,承载着文字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而“音”和“形”是载体,是记录文字内容的物质外壳.本文依据文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原则,通过对“录”字字族和“录”字古文字字形结构的剖析和归纳,以及从“录”字字义所引申的词义线索,以探析“录”字本义.  相似文献   

7.
“点线面式”文言教学法即“点,读准每一字;线,读懂每一句;面,理解每一文”的教学方法。一、读通读通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首先是正音的工作,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的读者,读通每一句。如《劝学》中解决如下字的读音问题,便可过读通这一关,如rou砺li趺qi跬kuinu镂lou锲qie槁gao暴pu等,通假字:“有”音“又”;“知”音“智”;“生”音“性”等。其次,遇到一些比较长的句子或特殊句子还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必须辨清语意和语言的结构,使语音上的停顿和语意、语言结构一致,音节上还要平稳。如《狱中杂记》,“其骈死,皆轻…  相似文献   

8.
用旧词音来称说新概念从而创造出新的音义结合体(新词)时,有些是对旧词音的“借用”,有些则是对旧词音的“沿用”。由于文字的历史远远晚于语言的历史,很多词音借用发生时,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字形借用立即伴随发生,而是要等到文字诞生之后才会发生“跨时”的伴随性文字借用。正如文字系统中有字形的借用、分化、合并,语言系统中也有词音的借用、分化和合并。  相似文献   

9.
汉人训诂所使用的术语“读曰,读为”,目前学术界都依段玉裁说,断为汉人用以释假借字时使用的术语。《说文解字》“读”下段氏《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易其字以释其义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又《周礼汉读考·序》云:“汉人作注,于字发疑正读,其例有三:一曰读如,二曰读为、读曰,三曰当为。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读为、读曰者,易其字也,易之以音相近之字,故为变化之词。比方主乎同,音同而义可推也;变化主乎  相似文献   

10.
日语汉字读音分为两类:一音读,一训读。本文只涉及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音读中的吴音和汉音均来自古汉语的通语或方言。大约公元五至六世纪(中国南北朝时代)或稍早一些传入的音读称吴音,公元八世纪末(中国盛唐、中唐时代)传入的音读称汉音。二者俱是唐代和唐代以前的古音。日语里所使用的汉字,中国人几乎全都认识,然而一遇到汉字读音就发生了困难。现代汉语字音和日语音读往往差别很大。如:波、西、见三字的现代汉语读音是bō、xī、jiàn,  相似文献   

11.
简化汉字是文字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广大人民学习文化、普及文化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简化汉字要符合文字的发展历史,要科学地改革,要有一条正确的轨道。 《新华字典》中的“華”字的简化字有两种写法。“华” “(亻匕十)”我认为简化成“华”比较科学。因为古“(亻匕)”字是写成(?),《说文·注》解释为:“教行也。” “匕”读(huà)“七”读qī,“華”字简化成“(亻匕十)”是取了“(亻匕)”的音,也就是说“(亻匕十)”的右上部首应该是“匕”(huà),不应该是“七”(qī),《新华字典》并存两种写法,我认为应该统一成一种写法,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书读的遍数多了,文章的“义”也就很明确了。古人又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的理解,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理解了语言的表层含义之外,着重体会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蕴美。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字好、思想性强的好课文,为学习语言提供了很好的例子。通过读文章,只有实现对“义”的理解,再升华到对“意”的体味,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语言,才能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简单谈谈“义”与“意”。 “义”与“意”在现代汉语里读音相同,又有义项相同之处,都有“意思、意义”之义…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的多音字在日语中的发音主要是通过统一音读、区分训读来完成的.音读用来表示字的读音,训读用来表示字的含义和词性.与汉语不同,多音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发音基本统一到同一个音,一方面是为了文字的简便认读,采取的人为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汉语的语韵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中 30余例“读与某同”的全面考察 ,并分析了前人的评说与古代文例的实际情况 ,得出“读与某同”有 10类作用 :辨多音多义 ,存同文互用 ,明古今字 ,存异体字 ,明语源 ,明通假 ,明字音 ,明字体改易 ,明引文中字义 ,存方言  相似文献   

15.
文字的“音”与“形”是观念的“现象”存在。文字的音一形二重现象给文字记录观念的方式提供了两种选择。汉字从“形”出发,兼及字“音”,包蕴“意象”,以“相类性”为原则,形成超越具象的汉字“字象”系统;汉字“字象”具有虚拟隐喻的“象性”、具身性和透明性。西文字则弃“形”择“音”,以“任意性”为原则,形成了能指/所指关系的符号“声象”系统;西文字“声象”具有语境诠释的“像性”、离身性和遮蔽性。文字是“构成性的语言”,左右着组织信息和概念表征的方式。现象学的观念开启了重新观察文字的视角,启发通过文字形态的独立考察比较中西文论差异的可能性,探索文字所蕴含的思维力量,观照中西审美思维的源发性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集韵》中的“某某读”并不都是指前代经师的特异读音,为数不少的“某某读”是《集韵》编纂者错误地沿用前代经师音注中的特殊音切而造成的:一是误把“注非其字”的音切看成是“为其字注音”的音切,一是误把“非注音”的直音看成是“为其字注音”的直音。  相似文献   

17.
《成才与就业》2008,(6):54-55
分类特点难点要求语音、文字掌握拼音方案.掌握常用汉字正确读音.书写规范。音、形、义,如:炙一灸;形似、音似现象,如隅一偶。辨识、记忆、理解,运用举一反三方法进行归类。语汇(包括成语)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语,如:“弥满”与“弥漫”。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搭配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东巴文异体字的形成与汉字异体字及其他表意类、意音类文字的异体字的形成一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看,这些众多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文字的自身原因以及文字的外部因素。正是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导致了东巴文异体字的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巴楚文化在重庆市渝中区尚有遗存,今佛图关以前称浮图关,“佛图、浮图”源于楚语“於菟”:虎,“浮图、佛图”关即“於菟”关、“虎”关,此地在山岭脊梁,悬崖绝壁,易守难攻,形似老虎把守。其根由是,古代三苗一支溯长江西进到达今浮图关,以“於菟”命名此地。后来,古代楚人攻占此地,命名“於菟”,意为“虎牢关”。鹅岭,在浮图关对面一公里地,山岭不似鹅,而是巴族语、土家族语“峨且列”音遗。土家语峨,蛇;且列或列且,列兼虎意,汉译音读“岭”;意为“脚踩”。“峨岭”、“峨力”音近,意为“蛇虎横行、草树丛生的潮湿坡地,随处脚可踩到蛇”。  相似文献   

20.
“戾”、“剌戾”为湘方言常语.以古音考之,“戾”与“剌”、“厉”、“劣”皆有音义联系;“剌戾”与“了戾”、“狼戾”、“戾”、“牢剌”、“劣厥”、“拂戾”、“泼剌”、“撇烈”等的关系亦然.这种“音近义通”理论的研究,亦有助于古文注释和辞书释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