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脚印的承诺     
《国际公关》2015,(1):74
项目主体>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项目执行>Cheil鹏泰项目背景:在中国,有1731万盲人,导盲犬却只有67只。中国导盲犬基地每年培训60只导盲犬,其中仅有15只可以通过严格测试,毕业并服务于盲胞。而即使是如此珍贵的数量,依然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与理解。中国导盲犬事业的落后,导致普通民众并不了解导盲犬的性质,恐惧它们会伤人,更多场所甚至直接拒绝导盲犬进入。中国导盲犬基地困境重重,盲胞出行更困难异常。如何呼吁社会接纳导盲犬,关注盲胞及盲胞出行,并进而了解和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3):56-56
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竞选战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竞选人队伍中,竟然还有一个四条腿的“州长竞选人”,一只叫做“布林克利“的两岁金毛猎犬。“布林克利”是居民鲁丝养的一条宠物狗,现在,它已经成了阿拉斯加老少皆知的“州长竞选者”。  相似文献   

3.
吕斌 《社区》2012,(9):52-53
“我想不明白,同样要花钱花时间照顾,你们为何宁愿养只狗也不愿要孩子?”去年国庆期间,居住在广西桂林的白大妈被儿子叫到南宁来照看“孙子”,可让白大妈不爽的是,这“孙子”并不是人,而是一只宠物狗!据笔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宁愿养猫养狗当“儿女”,甘当“丁宠”而不要孩子的80后小夫妻的人数并不少,  相似文献   

4.
吴强 《市民》2006,(2):58-62
如何保障导盲犬、盲人,城市的和谐相处,不仅关系城市管理、动物本能,还牵涉到一系列具体的社会制度,它们后面的关键词是:“自主、平等、秩序”。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缔约国,并已批准了该《公约》。随着《公约》的实施,我国在残疾人人权保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问题。以"禁止导盲犬上地铁"为例,从宏观角度看,其有悖于国际公约、国际习惯法保护人权的精神;从比较法角度看,其亦与国际通行做法不相适应,特别是美国、英联邦、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的实践。虽然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规范同意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但是仍存在法律条款缺乏统一实施细则、公众对于有关法律尚缺乏全面认识,以及导盲犬的培训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燕,生于北京;珍妮,长在大连。她患先天性白内障,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遗弃,她的姥姥收养了她并把她抚养成人;它却有三个深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是中国第18只黑色的拉布拉多导盲犬。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导盲犬,陈燕为珍妮开了微博,出版了《妈妈,我是你的眼》的书,并决定“一人一狗走天涯”。而珍妮离开自己的家乡,甘愿舍弃宠物的天性,寸步不离地陪伴在她身旁。  相似文献   

7.
徐一健 《社区》2014,(18):26-26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狗的人多了,宠物狗的待遇也自然提高了。在我们社区,随~.-j-见给宠物狗穿衣服的,把宠物狗叫亲爱的,把宠物狗当儿子的……不过有些狗主人的行为也怪怪的,在朋友的婚宴上,笔者有好几次看到宴席还没有结束时,便有赴宴的狗主人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要给自己家的“贝贝”“小黑”“花花”带些菜走,让人看了心里别扭。有位居民养了两只大狗,体形像绵羊,主人说不怕不怕只嗅嗅不咬人,要知道,这么大的狗,当然会让人害怕。还有宠物狗在楼道、院子里随地大小便,经常看到路中间一堆一堆的狗屎。虽然人人想走个“狗屎远’,可没人想走“狗屎路”啊。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海归博士,却喜爱上了导盲犬,并自费建基地进行培训,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也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作出了贡献。他叫王敬宇,是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海归博士。近些年来,他因自费为2008年残奥会培训导盲犬并进而推动与导盲犬相关法律的诞生而成为新闻人物,被媒体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6,(10)
这是一部没有大牌明星或是偶像加盟的、关于一只导盲犬的、半纪录式的影片,相继在日本、香港、中国内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评和上座率。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影院,只为了看那只让人忍不住落泪的导盲犬。人们从小Q身上,发现了一份人类间的相处远不及的至真至美的情感。人们对于被驯化狗的关注逐渐多了起来。不过,这种用作特别用途的狗在内地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0.
妙用象声词     
来,猜个谜语: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猜出来了吗?对了,是耳朵,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有风声,有雨声,小鸟的啾啾声,即使教室里很安静,仔细听,还有沙沙的鞋子声。象“啾啾”,“沙沙”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  相似文献   

11.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虎生三只幼仔,其中一定有一只彪。彪,也是小老虎,但它更为凶恶,还吃它的“兄弟姐妹”,所以母虎特别需要提防幼仔被彪吃掉。  相似文献   

12.
原来,我家老屋门口有一株木兰树,是我读初中时栽下的。当时学校开展“每人栽一棵树”活动,还要求写一篇栽树日记,爸爸就从表叔家给我挖来这株木兰。刚栽下的时候,它跟我一样瘦小,因为埋头书本,我经常忘了给它浇水。只记得那篇极尽矫情的栽树日记,被当作范文贴在“作文园地”里。  相似文献   

13.
猴子下棋     
一只猴子长年累月在山上的一棵大树上观看树下的两位仙人下围棋,学到了一手高超的棋艺。后来,这只猴子下山找人挑战,结果每一个人都不是它的对手。国王知道后很生气,全国这么多围棋高手竟然败给了一只猴子,于是就召集群臣商量对付猴子的策略。其中一个大臣自告奋勇要求与猴子对弈。国王问他:“你有把握吗?”大臣回答:“只要您答应我比赛时在桌子上放一盘水蜜桃,我就一定能战胜它。”  相似文献   

14.
忍者神龟     
王玺尧 《新少年》2014,(11):33-33
我家养过很多只巴西龟,在我眼中,它们就像动画片中的忍者神龟一样,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其中最大的一只,我们给它取名叫“侠客”,天生神力战无不胜。有一次,侠客在缸边休息,一只名叫“小不点”的乌龟不小心打扰了它,侠客顿时火冒三丈,起身便追,并把小不点的后脚抓出了血。  相似文献   

15.
这个世界上,真相只有一个,可是在不同人眼中,却会看出不同的是非由直。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  相似文献   

16.
怪味巧克力     
我是个贪吃的女孩,在五岁的时候,特别贪吃。而我的“同房好友”是我的宠物狗“巧克力”,因为我爱吃巧克力,所以给狗也取名为“巧克力”。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早就有人放言,称“留学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当初,这只“晴雨表”仅仅指的是出国留学。如今,人们又从这只表上读出了“海归派”的回国创新政策。显而易见,这实际上就真正成了一只完整正确的“晴雨表”。2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表明,我国的留学政策是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的。首先是政治上我国始终有一个稳定、开放和不断有所前进的留学政策。第一个考验是1989年遇到的,当时国内外都有人以为从此中国的留学大门会受到严重影响,虽说不会关上大门,至少也会开得更小。但是,是刚到中央工作的江泽民同志向世界宣布:“我们国家…  相似文献   

18.
李路阳 《21世纪》2001,(8):56-56
朋友,如果有人手中拿着一只活鸽子问你:“这鸽子是活的,还是死的?”你如何作答? 我就曾就此引用过一则机智人物故事:有个国王想对一个聪明人发难,手中拿了一只活鸽子问道:“你说,这鸽子是活的,还是死的?”聪明人说:“国王,这答案就在你手中,请你把手张开,答案就出来了。”国王只估计到聪明人的回答不是死就是活,如果说是活的、他就一掐,让它死掉;如果说是死的,他就松手放飞鸽子。可他没想到聪明人还有第三种回答,而这第三种回答恰恰是极智慧的,悟到了根本。 智慧者比一般人高明,就在于他善于开发自己,善于从自身去找…  相似文献   

19.
张兴江 《今日南国》2006,(17):76-78
“它是一个工作狂,没有犯罪前科,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不喜欢参加派对,也没有卷入任何性丑闻,它是一个杀戮机器,逮过无数老鼠……”猫捉老鼠本来天经地义,也是猫的习性。但英国有一只捉老鼠的猫只因身在“名门”,其影响力似乎不亚于任何一位政府高官:它不仅捉鼠本领超强,并且能搅动英国的政治风波,就连首相托尼·布莱尔也不敢怠慢这只猫。2006年3月17日,这只名为“汉佛莱”的黑白猫病逝,竟使英伦三岛举国“哀悼”,英国媒体也大肆渲染这一“不幸”事件。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呢?  相似文献   

20.
“春光”,大家都这样叫它,谁也不知道它原来叫什么,只知道它是一种很美的花,只知道用它还可以做“春光馅饼”——我们家乡特产的一种食物,人们习惯叫它“春光”。每当春天到来,春光盛开时,家乡人就提这篮子到田野里采摘春光做“春光”,一家比一家香,一家比一家够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