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现代各国社会学研究现状, 尤其是美国社会学研究现状来看, 有着强烈经验主义偏好的社会学发展到今天, 在价值观上愈来愈实用主义化, 在研究方式上愈来愈数理化。现代社会学研究中的这两种倾向, 反过来讲一步强化了社会学研究的经验主义偏好, 从而导致了理论与方法发展不平衡、理论建设长期滞后的问题。在现阶段应该把“中层理论”作为经验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统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 --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对于社会学来说,从空间观察社会是推动社会学发展的一种新颖且有力的前沿方法,值得学界的关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文第一部分先从文学社会学研究的语境人手,试图在“文学性”与“社会性”这两种对立研究取向的颉颃中呈现该研究的困难前提。主体部分(第二、三、四部分)梳理文学社会学的“系谱”及其来龙去脉,从这一研究方向的“历史发展”看其“主要方法”,检视“文学社会学”在不同时期和人物那里的认识程度和方法论上的思考。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亦鉴于文学社会学迄今在定义以及一些相关问题上还缺乏共识,第五部分既是对文学社会学定位问题的探讨,也是本文的总结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从学科角度讲,环境社会学大概有以下三种涵义:一是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二是企图颠覆传统社会学甚至广义上包括社会科学的环境社会学,强调研究环境约束下的社会;三是强调研究环境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交叉所形成的环境-社会复合系统。可以说,以上三种意义上的环境社会学在国内的学术研究中都有体现。最近的二十多年来,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正视并主动有效地回应挑  相似文献   

5.
与现代化互动:20世纪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主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学的百年,是社会学在中国发生、发展并蔚为大观的百年,是与中国现代化相生相伴、坎坷前行的百年。它的发生,既是对西方挑战及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学术上的回应和互动,也是中国社会文明转型和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需求及必然结果。百年社会学对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及自身学科化、本土化和科学化的探索采取了三种形式:导入、建构和停滞后的复兴,而其中每一种形式又是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对应。因此,百年社会学大致可区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导入期,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十年代;2.建构期,从20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3.停滞与复兴期,从五十年代初到20世纪末。中国社会学的导入主要得力于三种形式,即大量译介出版西方社会学著作,派中国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社会学,在新型高校开设社会学课程。百年社会学在建构期崛起了三个主要学术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学派、乡村建设学派和社会人类学派,在停滞后的复兴期则取得了三方面的突破,即学科体系上的突破、目标理念上的突破和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中国百年社会学的发展主潮已经充分证明,没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会有名副其实的现代化;而没有繁荣的社会学理论及研究,也不会迎来健全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进中社会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传统的社会学研究中 ,一直存在着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人文主义社会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传统 ,但它们在思维方式取向上都是一种主客对立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全球化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社会学赖以立足的现实基础 ,这将促进社会学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必须进行某种变革与创新 ,尤其是在社会学思维方式上要尽快实现由传统的主客二元论思维向主体间思维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韩强 《文史哲》2001,2(2):75-80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政治社会学还非常年轻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思维特色 ,政治社会学的历史又非常久远。从思想特色到学科独立化 ,政治社会学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今天人们对政治社会学的日益重视无疑是对其生命力的最好诠释 ,也是对这一学科的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荀子的"解蔽"思想及其社会学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荀子关于“解蔽”的思想,认为这一思想的前提就是在天人关系上的一种理性态度,在此基础上认为认识中的偏蔽是一种普遍现象,要尽量除去偏蔽,就要从认识的心理过程上着手,即“治心”与“知道”,而这一思想在社会学方法上的意义在于:一是从更全面的立场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二是充分强调理解方法的意义,三是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好学科的分与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学在1979年获得新生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在初始阶段,中国社会学通过学习、承传、借用欧美社会学而开始了重建之旅;另一方面,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社会学通过不断的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正努力构建一种独立自主的、基于中华文明的多元化的社会学.从当前中国社会学的各种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学院领域,这样一种多元性并存的态势已经形成.因此,再生于一个充满活力和日新月异的社会中的中国社会学必将对世界社会学产生越来越大的贡献,也将承载起更多的世界责任.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学史的一部分,社会学思想史以思想史或社会学视角研究社会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结合文本解读对思想演变做出解释。既有的社会学思想史研究大体上均可以归类为内部主义或外部主义研究框架,但这两种框架本身缺乏深入的研究。从美国社会学家卡米克和亚历山大的争论出发,梳理两位学者在解释人物思想形成、社会理论发展和社会学变迁三方面的不同立场,在比较的基础上讨论这场争论与内外之分相关的三项议题,进而对内部主义和外部主义的含义、具体解释机制以及两者的关系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1.
12.
科所机构的所属类别是确定科研院所身份的重要依据,按照科研项目及其成果的分类,科所机构可分为公益(Ⅰ)、公益(Ⅱ)、公益(Ⅲ)和公益(Ⅳ)等四类转制科研院所大多数属于公益(Ⅲ)和公益(Ⅳ)两类.因此,转制科研院所的事业身份不宜取消.  相似文献   

13.
叙述一个关于光的偏振的实验,介绍主要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以及实验的基本步骤,其中着重讨论如何通过偏振片和1/4波片对不同偏振态的光进行鉴别;以及对1/4波片和对1/2波片的作用进行分析及验证,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期刊中独特的一类 ,是学术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重要功能。学术期刊与学风建设密切相关 ,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既是研究工作本身的需要 ,也是建设良好学风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引起关注的不良学风问题 ,一是制度和规则的缺失 ;二是不遵守制度和规则。不良学风影响到学术的健康发展 ,需要学界共同努力 ,予以匡正。在树立良好学风的努力中 ,应当强调重在建设。学术期刊要努力使自己的刊物成为学术规范的范本 ,不断推进规范化建设 ,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研经费使用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减少科研腐败的同时,也出现了经费收益与风险失衡的"赢者诅咒"现象。在概括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四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对人文社会科学近五年科研项目及经费数据的分析显示,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包括政策调整周期长,滞后于科研发展实践、科研管理工作共同体之间没有形成正向协作关系等。研究建议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系统性创新要遵循"先行先试,小步快走"原则,通过科研人员薪酬制度、经费分配模式等多侧面的合力改革,激发科研活力,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鲸鱼考     
鲸,在古人看来,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海鱼之最大者。古人对鲸鱼的命名也是多种多样。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的梳理,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对鲸鱼的古代名称详加辨析,并探讨鲸鱼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名、区域分布等相关问题,以便古今对照,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比较文学在 2 0世纪的兴起经历了“世界文学→总体文学→比较文学”的发展过程 ,其方法论也出现重重危机。法国的影响研究注重事实考据而否定美学评论 ,美国的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关注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学科联系而忽视社会历史和学科独立性。文化研究方法被运用于比较文学研究之后 ,打破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二元对立 ,出现综合研究的趋向。但是文化研究作为后现代社会中的权利话语 ,导致了经典文学衰微、文化的同一性和霸权主义 ,并不能真正走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危机。危机还在继续 ,机遇和挑战并行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研究和单一学科研究都是一种方法论,研究主题本身决定了对之进行研究的方法论.研究主题的综合性、复杂性逻辑地要求对主题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分析、揭示,在学科分野日益明晰、细化的现时代,跨学科研究更有其必要性.在所谓的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既有条件下,跨学科研究反倒难以贯彻了.只有建立科学的实现机制,跨学科研究才能落到实处.确立主题为主的研究方法论,建立主题为主的科研机制,以及调整目前高校的学院体制在目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面向大众:当今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根本问题是信仰危机,而学者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却偏离了主题。学界应该倡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倡导面向大众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俊生 《学术探索》2013,(8):126-128
高校科研评价结果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对各项科研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高校当前的科研评价制度在质量导向、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失范现象,对高校科研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文章在充分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就改进高校科研评价工作提出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实行分类科研评价、建立中长期考核制、完善科研评价机制、逐渐实行代表作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