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韵》末附《辩字五音法》云:“凡呼吸文字即有五音.唇声、舌声、牙声、喉声、齿声等:一唇声并饼(唇声清也)二舌声灵历(舌声清也)三齿声陟珍(齿声浊也)四牙声迦,(牙声浊也)五喉声纲各(喉声浊也)。”此《法》出于何时,已不可考,而曰“五音”,不言“七音”,至迟当在郑樵刊表《七音略》之前。考孙愐《唐韵序·后论》云:“切韵者,本乎四声,……必以五音为定,则参宫参羽半徵半商.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这里虽有“半徵’.“半商”之称,尚无“七音”之名。吴敬恒说:“《辩字五音法”者,六朝时候古等韵字之七音也”。可见由来远矣。六朝人审音甚精谛,至隋唐,韵书蜂出.等韵之学空前发达,许多音理问题的探讨臻于完善。孙愐的《唐韵序》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序》云:“切韵本乎四声”,又云:“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他先说“四声”是切韵  相似文献   

2.
《韵法直图》在我国音韵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对近代音韵学界影响很大。本文根据作者个人研究心得,分析了《韵法直图》声母系统中"非敷合一"、"影喻合流"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广韵》反切上下字今读和被切字韵母今读关系分析的结果,可以获得古反切今读的简捷方法,即: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须专门的音韵知识和资料,仅仅依据反切上下字今读,便能够推求出被切字韵母今读。 当我们遇到一个古反切需要折合出它在普通话里的读音的时候,旧来有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传统的,即利用《韵镜》、《七音略》之类的韵图。为此,先要判明反切上下字所属何韵,然后根据属韵在韵图中归字。这是十分麻烦的事。因为,即使仅就《广韵》来说,反切上字虽然不到五百个,反切下字却有一千多,很难记住其中每一个字的属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语音史上,入声的消变是一个颇能引起人们注目的课题。一般说来,入声消变在宋代反映比较突出。从《七音略》(1162年)把入声铎、药兼承阳唐和豪肴之后,就被看作是入声消变的开始。之后,《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起数诀》等宋中晚期韵图,均以入声字兼与阴、阳声韵字相匹配,表明了此时的入声韵尾已经发生变化。有人认为,这时可能原来的韵尾[t]与[k]已经混为[?],只有[p]尾尚保存着(李新魁著《汉语等韵学》);  相似文献   

5.
《康熙字典》前面列有两个韵图,这就是《字母切韵要法》和《等韵切音指南》。赵荫棠说《字母切韵要法》“由《大藏字母切韵要法》而来。”(《等韵源流》275页)据他考证乃是康熙时期的东西。(294)《等韵切音指南》,清人劳乃宣说与元代刘鉴的《切韵指南》“为一家之学”,“大抵两书为正德以后,康熙以前人所作。”(《等韵一得·外篇》)总之这两个图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不过,这两个图所反映的语音系统是完全不同的。《字母切韵要法》偏重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永乐大典》在同一种辞书间单字的排列顺序问题。在同一种辞书内部,《永乐大典》所引《洪武正韵》与八十韵本《洪武正韵》的韵序、字序完全相同。《永乐大典》在引用《说文》、《集韵》、《龙龛手鉴》、《五音类聚》时,单字的排列并非是按照所引辞书的前后次序加以排列。  相似文献   

7.
反切和韵表的关系问题,宋元以后韵书所载反切与所谓韵系简化问题,这都是比较大的问题,在前一篇文章中已都谈到了。在这篇文章中再论有关反切和韵书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反切的用字与开合的各有四等 有这样一些说法,反切既与拼音差不多,那么三十几个声母,每一个母用两个字就足够,一以切纯粹的声母,一以代表j他声母;而韵母每一个韵用四个字也就可以,足当开合洪细。对反切用字甚多,则以为那是保存着一点幼稚牲。这个问题还是要溯其源流、观其变通来解决。 案《续通志·七音略》云:“反切所以济直音之穷。”就是说汉代人的注解全是直音,直音穷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洪武正韵译训》《洪武正韵译训》,是奉世宗庄宪大王之命,申叔舟等朝鲜汉学家们编成的一部对音韵书。书成于朝鲜端宗三年即公元1455年。《洪武正韵译训》的编撰动机与目的,申叔舟在序文中写道:“皇明太祖高皇帝悯其乖舛失论,命儒臣一以中原雅音定为洪武正韵,实是天下万国所宗。我世宗庄宪大王,留意韵学,穷研底蕴,创制训民正音若干字,四方万物之声无不可传。吾东方之士,始知四声七音,自无所不具,非特字韵而已也。于是以吾东国,世事中华,而语音不通,  相似文献   

9.
《韵法直图》音系杂糅性的各种表现反映,《韵法直图》音系杂糅的根源在于《韵法直图》并非原本,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据《韵法横图》列字对原本进行了改动;《韵法直图》的研究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还原其原貌,挖掘其蓝本。  相似文献   

10.
上古到中古的韵类研究,向来着重于《诗经》韵部的分类、音值拟测,进而排列《诗经》和中古韵书、韵图的语音对应演变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各个时期的诗人用韵来架构多平面串连的汉语语音史。同时,也注意到部分合韵可能代表的方音特色,因此或者将诗作依诗人籍贯分类;或者依诗人活动范围整理,藉由与主流汉语相比较,得出区域的语音特色。早期这些研究在分析韵类的方法上缺少标准。80年代后开始运用“数理统计法”研究诗歌押韵,至今成果虽然不在少数,但多半集中在魏晋以下。下一项工作应是扩大“数理统计”的应用范围,从历时的角度串连各时期的韵类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广韵》“支脂祭真仙宵侵盐”等韵里的喉牙唇音字反切上有对立,韵图把它们分别置于三、四等,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重纽.如支韵;奇,渠羁切;祇,巨支切.两字的反切上字同属群纽,反切下字也同类,而《广韵》并不认为两字同音,把它们分置于不同的小韵.在韵图里,奇列三等,祇列四等.  相似文献   

12.
《韵镜》共有四十三幅韵图,每一幅图都标明“内转”或“外转”;其中“内转”包括通、止、遇、果、宕、曾、深、流八摄,共有二十一图;“外转”包括江、蟹、臻、山、效、假、梗、咸八摄,共有二十二图。内外转的“转”来自《悉昙藏》,本指声和韵辗转相拼,有转合之义。从韵图上看,则更为直观。韵图横为声、纵为韵或者横为韵、纵为声,声韵相交合为一个字音。所以,一个韵图之内,就有许多的声和韵辗转相拼,合成许多不同的字音,总为一图。因此,到了宋代,“转”字逐渐衍申为“图”的意义。至明清时期,则把摄和转混为一谈。那么内转、外转究竟是什么意思,《韵镜》并无明确解释,而对其进行诠释者各执一词,自成一派。现在我们将一些主要观点陈述如下:一、有无真正二等韵来区分内外转,有则外转,无则内转这是现代学者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以《四声等子.辨内外转例》为代表,它说:内转者,唇舌牙喉四音更无第二等字,唯齿音方具足;外转者,五音四等都具足。今以深曾止宕果遇流通括内转六十七韵,江山梗假效蟹咸臻括外转一百三十九韵。《切韵指掌图.辨内外转例》亦云:内转者,取唇舌牙喉四音更无第二等字,唯齿音方具足;外转者,五音四等都具足。旧图以通止遇果宕流深曾八字括内转六十七韵,...  相似文献   

13.
也谈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是一部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我们用其中的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规则去观察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儿化韵现象 ,发现存在着不少反例。因此 ,我们给出一套新的普通话儿化韵的发音规则 ,希望它能正确地刻画现代汉语普通话儿化韵发音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研究韵母对音,必须首先明确日语与《切韵指掌图》的各自韵系特点,然后分析日本人在接受与改制汉字音时所作的努力。 总的来说,日语韵系要比汉语韶系简单。日语韶母的数量比汉语少,单元音只有五个(a i u e o),单元音韵母和复合元音韵母合起来总共也只有三十四个。而《切韵指掌图》所反映的汉语韶系要复杂得多。《指掌图》共二十图(基本与中古十六摄相当),二百零六韵,只是平声韵就有五十二个(日语无类似汉语的声调特征,中古汉语互相匹配的平上去韵,在日语汉字音中彼此完全相同。所以本文下面所谈平声韵均包括了与之相配的上声与去声),入声韵有三十五个,平声与入声加起来共有八十七韵,超过日译汉字韵母总数一倍多。这样,日本人在对译汉语韵母音时,必然要合并音位或复合韵母单元音化,形成了一个日语韵母对译几个汉语韵母的语音面貌。从音理上讲,音位的合并要有合并的条件,复韵母单元音化也必然要符合汉、日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  相似文献   

15.
《广韵》的韵类,如果按等韵学上的划分,可以分为“一、二、三、四”四等。这四类韵之中,以三等韵的韵数为最多。其与声母结合的形式也最为复杂,因而在等韵图上的表现也最为纷繁多样。《广韵》音系和等韵学上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可以说多与三等韵有关。汉语语音的演变,从古到今的时代变化,从南到北的地域变迁,也以三等韵的变异为最大。因此,三等韵的探究,成为汉语音韵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打算就中古时期《广韵》音系中三等韵的若干问题作一个比较仔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古时期元韵的用韵行为存在南北区域的差异。元韵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里排列位置的差异缘于二者依据的语音基础不同。代表江左诗赋用韵传统的元魂痕同用规则的制定和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标准语之间的矛盾是《诗韵》"十三元"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四、韵母系统 下面的韵母系统是据系联法和比较法,再参考其它资料得来的。阿拉伯数字之后的叫名是韵部叫名,是参考《广韵》韵目相配表,并把四种声调串起来,排列出的李贤音注韵母系统。如果取平上去入相配,李贤的韵母系统可分为40部;如果方便古今音对比,取入声独立,则有63部。后面韵部系统表中即列出63部。现对每一韵部作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8.
遗传学图是生物的基因位点“地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测制主要依赖于三点测交法试验,一次三点测验可以确定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和相对距离,通过多次三点测验就可以把许多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它们的连锁图,即遗传学图。所以,三点测验是遗传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由于测交子代中,亲组  相似文献   

19.
宋代《切韵指掌图》里,德韵开口字四配曾、臻、止、流摄,分别代表了文献音(配本摄阳声韵)和时音的四个层次。德韵配臻摄的“-k、-t混并为-t”后来与共同语臻、曾、梗摄三四等入声的“-k、-t混并”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古-k尾系统分化为“-k:-t”的近代早期新格局。德韵配止摄则是共同语1:3语音入声舒化“宕、江、通摄(-η/-i):曾、梗摄(-η/-i)”不对称格局影响下的产物。现代方言材料表明,德韵配流摄代表了方言口语音的底层。  相似文献   

20.
清(轻)、浊(重)是汉语等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概念,关系到音韵研究中许多问题的理解。何谓“清”,“浊”?依现代语音学的诠释,“清”就是“幽音”,又称“不带音”;“浊”就是“响音”,又称“带音”,十分清楚明白。但翻开最早的韵图《韵镜》,在后来韵图标为三十六字母的位置上,于五音每一类中,除了“清”“浊”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