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任务。“集物之精华”的博物馆,为我们构建和谐文化提供了最佳素材和丰富资源,打下了雄厚牢固的基础.其作用已经深深渗透进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必然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现代科学知识、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中试图从博物馆的特性和功能,博物馆对于构建和谐文化的关系.以及新形势如何利用博物馆来促进和谐文化的构建三个方面来探讨博物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博物馆,博物馆彰显一座城市的底蕴,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巨大财富。今天,人们给予城市文化更多的关注和厚爱,给予博物馆建设更多的关注,城市文化也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博物馆促进着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文化改变着城市,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整个城市的修养,了解博物馆、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感受我们的城市,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3.
正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形象的代表。城市博物馆,在塑造社会文明方面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博物馆文化事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建有博物馆4165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354家,非国有博物馆811家。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博物馆传统的收藏和展示功能正面临着强劲的冲击,一味靠政府资助的运营模式更是受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我国建立了许多为广大群众开放的博物馆。立足于社会公共文化管理视角之下,如何让博物馆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话题。本文对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视角下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分析了让博物馆产生更好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获取知识资源和信息素养。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既是社会责任,也是自身优势的展现,更能拓宽服务领域。目前,公共图书馆开始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已有明显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文章梳理了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今后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作为文无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博物馆的保护是必要的。下面,就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关系展开来讨论下。  相似文献   

7.
宋平 《城市观察》2014,(4):71-78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对外贸易交往史,被称为"永不闭关的贸易口岸"。海上丝绸之路是广州极为重要的文化名片。市委市政府在文化建设中注意保护相关的文物古迹和史迹遗存。目前,广州地区的博物馆对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的展示十分重视,除了常设陈列的部分外,还举办了一系列相关的临时陈列。广州海事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华侨博物馆也在建设之中。文化古迹大部分已向公众开放,水上的展示也在探索之中。但是广州还有更深的潜力可挖,应主要从统一管理和对外宣传、增加休闲因素、增加"水"元素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8.
徽州文化为中国三大区域性文化之一,其外宣翻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收集到的徽州文化博物馆、徽菜博物馆、屯溪老街等地部分介绍文字的英文翻译,总结出常见的翻译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从而增强翻译文本的可读性。对翻译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有助于业内重视外宣翻译,从而可以完善徽州文化外宣翻译的总体质量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敢为人先、齐心协力"是龙舟精神的核心,更是广府文化的内涵.由广州日报社、佛山南海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有为论坛--龙舟与广府文化'于2010年端午节前夕,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举行.有关专家从龙舟的起源、龙舟精神、广府文化等,摆开了一次龙舟文化的"盛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冲击,产生的文化趋同现象,结合旅游风景区、文化景观、博物馆文化系统等相关理论以及地域性景观的历史演变,阐述了博物馆景观设计对于地域文化的表达。从而将博物馆景观研究用于指导设计,发挥其打造旅游品牌,拉动旅游经济增长,提高景区知名度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侗歌飞扬,土酒飘香.2016年初秋时节,贵州省江口县第二个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大健康山地产业园旅游景区在梵净山下盛大开园.大健康山地产业园森林植被良好,空气、水质均为上乘,是宜居宜游的好地方.而在过去这里基础条件差、经济落后,致使这处"人间仙境"一直被困在深山中.沐浴国家精准脱贫的春风,搭乘旅游扶贫的快车,梵净山村迎来华丽"变身",成为侗族、土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文化扶贫,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以帮助,提高人民素质,加快摆脱贫困的脚步。传统的粗放式扶贫主要是经济及物质上的辅助,想要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不仅要从经济上大力扶持,更要从智力开发入手,加大文化扶贫力度。故扶贫在扶物质的同时,也要将"扶智"和"扶志"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把文化、文明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上.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风向标.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今天我们提出了文化强国建设,展现了党对于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判断和高度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
<正>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拓宽博物馆营收以及文化传播范围的重要渠道,在当前已然成为新兴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有着极高的发展价值。基于此,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优化发展策略极为必要,从而实现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价值性分析博物馆承载着中华文化,其中展示的所有馆藏均具备悠久文化历史以及深厚文化底蕴;对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而言,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公共性的社会文化机构,是社会教育的前沿阵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提供服务,是现代博物馆工作的主旨。免费开放后,博物馆更好的融入进社会,并且在整个社会教育中的地位愈加重要,博物馆的功能从以收藏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教育为主。教育成为推动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博物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的需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扩大社会影响。只有充分关注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博物馆才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的发展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息息相关。当代博物馆的展示设计以科技和艺术为手段,利用媒体对展示环境进行包装,将先进的展示手法和科技设备运用在陈列设计中,构成了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新元素。本文从设计理念、色调、照明等新元素入手,深入分析博物馆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当代博物馆是社会与国家交流合作的文化纽带,展示国家发展魅力的窗口,表现民族文化精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黄仲山 《城市观察》2021,75(5):139-146
文化生态是研究文化体系的重要概念,也是审视文化发展的重要视角,与自然生态概念、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等形成交叉互释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建设需要将"赋神"与"塑形"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凝聚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形象,彰显文化气质,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文化生态的一体式整合力量.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应以文化生态理念统摄内质与外形,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构建内涵丰富、形象饱满的城市文化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黄仲山 《城市观察》2021,75(5):139-146
文化生态是研究文化体系的重要概念,也是审视文化发展的重要视角,与自然生态概念、生态文明话语体系等形成交叉互释的关系.城市文化生态建设需要将"赋神"与"塑形"结合起来,而不是将两者割裂,在这一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凝聚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形象,彰显文化气质,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文化生态的一体式整合力量.因此,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应以文化生态理念统摄内质与外形,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构建内涵丰富、形象饱满的城市文化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博物馆工作多年,2014年终工作总结时发现博物馆一年来的工作,大部分是与社区共同完成的,博物馆参观观众40%来源于社区,作者根据这一特性思考并阐述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的阵地作用,为满足社区市民的文化需求发挥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博物馆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特点的文化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博物馆的宣教工作是联系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博物馆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吸引人们到博物馆中参观学习、休闲娱乐,博物馆在进行宣教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公共关系的传播方法,来提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有效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对在博物馆宣教工作中运用公共关系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