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湖北省英山县有一个山庄让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神峰山庄.这个山庄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创造了脱贫致富的惊人成绩:年接待游客已达20余万人次,每天至少有六七辆满载游客的大巴驶入山庄.2016年,山庄产值2.2亿元,吸纳20个贫困村2000名农民在果蔬家庭农场上班,其中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80人,间接带动周边数千人脱贫,惠及周边乡镇众多种养加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全产业链的景区、企业.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睢宁县邱集镇鲍楼村村民高洪之以前靠在外打零工养家糊口,2013年,他在当地农商银行申请到1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发展生猪养殖,两年来,共养猪20余头,年收入近3万元.在江苏省,像高洪之这样借助扶贫小额信贷脱贫致富的人数不胜数,小信贷成就了他们的大事业.  相似文献   

3.
"穷人"贷款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近年来,我国在金融扶贫的实践中独创了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严格按照"五万元以下、三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建立风险补偿金"六个政策要点,坚持"党政主导、诚信支撑、产融结合、风险防控、保险跟进、改革创新"的总体思路,盐池县金融扶贫工作受到汪洋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多次表扬,全国金融扶贫培训会2015、2016连续两年在盐池召开,金融扶贫"盐池模式"向全国推广.2016年,全县扶贫小额信贷贷款余额达31.4亿元,贷款户达2.8万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余额达5.4亿元,户均6.6万元.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坝上村是湖南早期实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的贫困村之一.该村共92户356人,其中有78户318人居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半山腰,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从2011年至今,该村先后从山上搬下62户312人,集中安置在村部所在地.搬迁之初,很多人担心:群众搬迁后无田无土,无钱无业无项目,怎么生存?怎么发展?几年来,坝上村在新晃县人社局的引导和帮助下,针对上述难点问题,烧旺劳务输出、盘活土地、乡村旅游"三把火",在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之后,确保了"稳得住",实现了"能发展".  相似文献   

5.
下党村是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一个革命老区村.2013年有309户1341人,当时村集体负债7万多元,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在土坯房里.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通村道路坑坑洼洼,没有路灯,村里也不通网络和有线电视.从2014年7月开始,在福建省委组织部派驻下党村第一书记曾守福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下党村因地制宜,紧紧抓住茶叶这一传统产业,通过开发"扶贫定制茶园"增产增收,同时带动农家乐发展,全村发生显著变化.2016年,全村有27户贫困户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4600元增长到11000元,村集体收入增长到2016年的22.3万元.  相似文献   

6.
谢经荣 《中国扶贫》2017,(16):26-30
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战略思想,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于2015年联合启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等形式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截至2017年6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的民营企业有3.43万家,精准帮扶3.57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56万个)的538.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投入433.48亿元,公益投入91.2亿元,安置就业41.7万人,技能培训44.2万人.民营企业参与的覆盖面、创新性、实效性超出预期.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90年代中期的"农家乐"这一旅游方式,应合着产品多样化旅游市场整体发展节拍,迎合了城市居民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加速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为充分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形成一个新的突破口.位于成都市西郊郫县的友爱民俗旅游村(原名农科村)是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之一.从1995年至今,其农家乐旅游发展迅猛,经营户数已由最初的5家发展到104家,年接待游客30余万.2000年,全村旅游创收1000万元,人均年收入2.5万元,比四川省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农村年人均收入3600元高出6倍,提前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对该村农家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探索其进一步发展思路,对各地农冢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四川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各月的旅游统计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后,利用旅游本底线法建立四川的入境旅游^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教和国内旅游收入的本底趋势方程.利用方程计算值与消除季节影响值之间的差值曲线图判断地震的影响时长及影响量.入境旅游受地震的影响,至今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 "5·12"地震使四川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减少178.13万人次和46105.90万美元;而国内旅游影响时长为10个月,即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 "5·12"地震影响期间四川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损失量分别为2458.30万人次和272.41亿元.  相似文献   

9.
游青  赵林欣 《中国扶贫》2017,(16):46-47
"符云平,赶紧抓20只土鸡,准备发货."4月10日一大早,四川省华蓥市庆华镇黄桷村村民符云平,就接到村里电商服务站打来的电话. 老汉符云平家的土鸡,在网上售价40元一斤,这笔生意做下来,最少能收入3200元,老汉脸上乐开了花. 光棍村"嫁"来了大学生 黄桷村是华蓥市一个地处偏远的穷山村, 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1户252人,贫困发生率达17.6%. "没有青山碧水,都是水淹区;没有俊男美女,都是庄稼汉.哥哥妹妹柴两捆,扁担一挑两头轻".这首民谣"扁担亲",是黄桷村贫穷的真实写照."一个村的单身汉坐到一起,可以摆几桌了."这是华蓥市农创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爽刚到黄桷村时,最直观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的基本情况,探讨其既不靠城,又无资源,却能实现由乱到治、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原因:一个好的带头人;坚实的组织基础;政府引导和农民主体协同发力;因地制宜找准方向、走对路子;既重"硬件"更重"软件"。这五方面原因使中郝峪村成为淄博市实施乡村振兴的优秀代表,其带来的启示值得深思,经验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出门尽是爬坡坡下沟沟,种一筐筐收一萝萝",这句顺口溜,在云南省罗平县老厂乡细法勒村广为流传.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以"鸡鸣三省"闻名,素有滇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该县虽山奇水秀,却长期受贫困束缚.2015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云南省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罗平县研究制订了"33211"易地扶贫搬迁行动计划,即通过3年努力,投入30亿元以上,基本完成2万户以上、10万人左右和100个以上安置点新村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并同步推进产业培育和转移就业,解决搬迁农户"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发展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舒玲玲 《职业》2012,(19):4-7
"如果给我一个更大的平台,我将力争实现全日制学生超3000人,开放性办学达6000人,年培训非学历制教育10万人次,年收入逾5000万元……"刚提前一年完成"133"计划,更显雄心壮志的"3615"计划呼之欲出,潘云脸上写满兴奋与期待。殊不知,八年前,他所执掌的学校还是一所仅有5名教师、40余名学生、3000余人次非学历制培训生源、负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10多年来几乎约定俗成,"快"总在"好"之前.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从1990年至2005年平均增速9.7%,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球第11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4位;老百姓也从"又快又好发展"的经济中得到了实惠,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在市场化的20年中,特别是从2003年的非典低潮开始,中国的住房市场开始了量价齐飞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扶贫》2016,(10):30-32
2012年4月,即将提前离岗的刘昌法主动请缨,成为山东省淄博市池上镇上小峰村的“第一书记”。三年时间里,他通过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上小峰村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落后村变成了年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的山东省生态文明村、省级旅游特色村。2015年6月,刘昌法再次主动请缨,成为驻石马镇西沙井村“第一书记”,继续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陈平 《中国扶贫》2017,(16):68-70
古蔺县地处四川省南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革命老区县,属乌蒙山片区.全县共有117个贫困村,93967贫困人口.近年来,古蔺县针对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多样等实际,充分依托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按照"景区带村、能人带户;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培育起来,把利益联结起来,把文化和内生动力弘扬起来"的基本思路,全力实施"五个带动"抓旅游精准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古蔺县正在创建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区,大寨乡富民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相似文献   

16.
周艳 《中国扶贫》2016,(13):51-53
迅速融入,有效帮扶,短短一年时间,5个村年人均纯收入达1.21万元.这是山东省沂南县双堠镇埠口、菜峪、磊石沟、东梭庄、西梭庄村"第一书记"段培奎等人用实际行动交上的漂亮答卷.  相似文献   

17.
"从2007年8月到2008年4月,雅安市名山县在万古乡莫家、新庙坪、钟滩、九问楼、红草5个村实施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总投资2097.81万元,整理土地面积达22551.36亩,新增耕地1814.13亩,坡改梯地400.03亩,格田整理2153.5亩.项目让5个村的6000多名群众直接受益.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地处鄂西北山区,因境内有云雾山、马鞍山、邱家山、白日山、李家山五座大山而得名.五山钟灵毓秀,山奇水美,素有"湖北十大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全镇版图面积250平方公里,辖20个村,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2007年GDP3.98亿元,财政收入9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28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云南省罗平县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美誉. 罗平县1998年以来,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缘优势,打造了万亩连片油菜花,并连续多年推行"油菜花文化旅游节",不仅提升了罗平县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GDP的增长,在2008年前三季度,罗平县接待游客达68.56万人次,接待海外游客8799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848.74万元人民币,创外汇165.63万美元,当地人口生活水平随之改善.  相似文献   

20.
2012年4月19日,在第十四届北京平谷桃花节花开开幕式上,举行了由农业部主办的"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颁牌盛典",北京市唯一获选乡村——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获此殊荣.挂甲峪村位于平谷区北部深山区,全村三面环山,面积55平方公里,以其生产绿色、有机果品和秀美的风光,成为了京郊有名的水果之乡和热门旅游景点. 如今富裕的挂甲峪村,在25年前,还是平谷远近闻名的穷山村.直到1987年,一个名叫张朝起的年轻人回村担任村干部,挂甲峪村穷困的历史才被改写.2011年,挂甲峪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100万元,人均收入23500元,比1987年增长了78.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