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企业文化管理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文化再造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以诚实守信、知识创新和学习型组织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管理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做到与时俱进、超越创新,才能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出自己独特而持久的文化效用。  相似文献   

2.
核心竞争力是煤炭企业形成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关键.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企业文化力、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外部环境等.其中,企业文化力位于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对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位于核心竞争力的次核,是核心竞争力的外在显现.外部环境位于核心竞争力的外核,是核心竞争力的效果表现.  相似文献   

3.
企业要想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能力。成本领先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企业获得长久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以企业文化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和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对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构建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型,以帮助企业获得全面成本领先。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国企业的人本管理存在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确立和落实、缺乏人本管理的个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企业文化构建等问题。企业应完善员工培训机制,建立一支能与企业同甘共苦的队伍,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完善人本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生存的基石、成长的动力和发展的源泉,是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企业文化与管理优势互补,以文化优势形成竞争优势.民营企业要正确认识和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战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确保企业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整合优化企业文化,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持续竞争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管理追求的方向。对于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众多学者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但是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极易产生阻碍企业变革的副作用。文章指出企业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其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伦理,而企业伦理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企业消缺文化是一种管理型企业文化,它以“管理就是消缺”为价值理念,通过加强管理,消除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从而推动企业发展。政府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企业消缺文化建设的基础,企业内部全方位、多层次的理念渗透是其核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导向与推广是其关键。加强企业消缺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由于其产品或服务上的特异性或成本优势而形成的占有市场、获得长期利润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他企业容易模仿的,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建设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所包涵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无法进行复制和模仿的,由特定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他企业更难以追随与仿效.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观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是指企业文化对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进行协调、整合,并形成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从外延上看,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价值,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延展性、难以被模仿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就是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各要素强化、整合的过程。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型文化、适时进行文化创新、实施文化营销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生产力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是当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它以市场经济为载体,以文化产业为直接表现形态,以信息、电子、数字、网络以及媒介等高新技术为生产手段。文化生产力的主体要素是发动、承担并实现文化生产活动的劳动者,这一主体具有意识形态性、知识密集性、信息化、自主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作用力,它在推动企业发展、获取并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过程中,一方面起着统帅作用,另一方面又渗透进企业资源能力、制度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中,并影响着这些能力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因此,企业文化能力是构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症”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南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发现,当前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本土文化缺失问题,并由此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中频显“中国文化失语症”。建议提倡“生产性多元文化主义”,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多面性”和“文化创造力”以及本土文化信息源多样化等措施,以强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的一项有效途径就是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信实现的关键在于文化自信的培育对象由被动盲目的他律客体转变为自觉主动的自律主体。文化自为以文化的反思性认知和创造性引领为核心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主体摆脱未展开的感性状态,走向理性自觉的发展阶段,推动民族文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觉自信。文化主体身份意识的确认、文化黏性的增强和文化话语权的提升是文化自为证成文化自信的内在理路。而激活个体主体性、凝聚集体主体性和锻造话语主体性则是文化自为对文化自信的主体化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能力对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分析多元文化冲突下大学生文化自觉缺失的若干现象,阐述了文化自觉对大学生文化吸取的功能作用,从唤起大学生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提倡"兼和"哲学及"综合创新"文化观、传承民族文化等3个方面探析大学生文化自觉养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久而恒定的支撑力量和前进动力的必然结果;文化自信是习近平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深层基因的精准剖解,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脚踩大地、落地生根;文化自信体现出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传世价值的珍爱与继承,对中华文化神奇创造力的笃信;文化自信提示我们要有效消解西方的文化霸权,警惕西方价值观的侵蚀,拨正当下一些人的文化无知行为,通过文化创新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化继承是指文化的纵向积累和前后传递;文化超越是指文化通过创新实现由旧形态向新形态的转换和跨越.文化发展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超越的过程.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超越是目标.文化继承和文化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自觉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自觉不仅具有深切的理论关怀,而且有其强烈的实践意图。它旨在指导和参与文化变迁,获得文化转型的自主地位和自主能力,是对人类文化危机的反思和觉醒,也是文化发展新方向、新道路的开拓,是各民族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自我升华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文化管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要之举,是服务型政府履行文化发展与规范职能的重要载体.通过回顾政府文化管理模式的演变过程,发现文化管理也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质,集中表现为“从文化管理向文化治理的转变”.围绕这一核心命题,对《文化管理学导论》有关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并结合实践需要,提出了“文化治理范式是文化领域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归宿”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第6期发表文章《公司核心能力》,作者建议公司将经营的焦点放在不易被抄袭的核心能力上,由此引发后来的“虚拟企业”热。文章在分析虚拟企业及其文化特点基础上,探讨建设虚拟企业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