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贫困村灾后重建中的社会资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川、陕、甘三省灾后贫困村的质性调查资料,揭示了以关系网络、互惠合作和政治信任为内容的社会资本在村庄灾后重建中的表现及问题.本文发现,社会资本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与功效在所有村庄均同时体现出增进与损害的双重特性--尽管在不同村庄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程度具有一定差异.总体而言,作为一种非正式支持,社会资本在形成互助网络、促进互惠行为、改善村庄社会治安、提高村庄整合度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正面作用,是国家正式制度支持的有效补充;同时,社会资本产生的负面功效也展露明显,如排斥非群体成员合法的社会权利、损害村庄干群关系、降低村民的民主参与度,等等.本文最后阐述了社会资本之于贫困村灾后重建的意义,探讨了走出贫困村社会资本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保证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所需物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必须有高效率的物流体系,这为四川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契机.能否把握机会,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成就,需要从物流的软硬件基础着手,保持政策的倾斜力度,以推进"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大战略为指导,把物资供应、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区域物流体系建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的战略目标.以成都为中心构建新型建材应急供应体系,整合灾区内部和周边地区资源.  相似文献   

3.
4.
"后革命"的出现为"文革"之后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全新的阐释维度."后革命"与"文革"之后当代文学在"告别革命"、重构历史等方面存在相同之处,并在具体实践上具有复杂性与有效性."后革命"的以上特征在以"革命"和"历史"为主题的文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对类似主题的再审读,即是将"中国当代文学"置于"后革命"的视域下进行观照,从而呈现"中国当代文学"崭新的写作图景.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是世界历史上少有的特大地震,给当地群众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要针对这样的突发性大事件搞对策性研究,研究人员所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因为它是要用实践来检验真实的科研实力。让人高兴的是,以侯水平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成员经受住了这次严峻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后的思想重建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危机管理的后期阶段,有效的信息传播与舆论引导无疑是地震灾后思想重建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志愿者、专家学者等传播者的积极性,发挥新媒介的优势,并采用参与式传播,完善信息传播机制;另一方面,应以卫星电视为主流渠道、面对面沟通为重要渠道、高压载波广播为传统渠道、网络及飞信为拓展渠道,畅通中央对地方、干部对群众、村对村民、乡镇对村民的舆论引导渠道。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社会工作NPO是参与灾后重建的新兴力量.政府主导型组织信任降低了灾区介入难度,其双重使命的坚守带来持续动力,软性服务与实体建设结合易发挥高效.然而,为追求更加专业性的社会服务,需要在组织决策机制上突出决策主体的多元参与;在资源整合机制上注重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的结合;在信息沟通机制上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在激励机制上更多赋予志愿者自主权.  相似文献   

8.
作为边缘化的"80后"文学,尽管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异质性在学术界及批评界尚存商榷,但在"80后"文本世界中,几乎集体无意识般游荡着"游魂"的幢幢面影.从他者欲望无意识的内化所建构的"游"的意识形态奇观、作者暧昧的写作身份所导致的反逆的游离姿态等角度来阐释"游魂"症候,为解码"80后"文学话语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视角.  相似文献   

9.
玉树灾后重建中如何在保护和强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化因素,为文化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本文构建了灾后重建的基本分析框架,提出了运用文化因素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5.12大地震后.抗震救灾工作经历了最初的营救为主阶段,现已步入恢复、重建为主阶段。6月18Et.四川省社科联组织召开了“四川省社科界灾后重建专家座谈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刘诗白、辛文、林凌、章玉钧、杜肯堂、赵国良等20余位省内知名专家及省社科联党组的主要负责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均主持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应急机制、灾后评估、重建规划、灾后群众补助标准、地震带生态保护区、成德绵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我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衔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可持续生计内在地要求政府农村反贫困行动相互配合和有机衔接。因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基本农村反贫困行动孤立进行,农民生计改善的非持续性已相当突出。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建议突破目前最低生活保障仅为扶贫开发提供低保对象的劳动能力信息的衔接思路,实行三种衔接路径有机结合的复合型衔接模式,充分发挥两种反贫困行动在农民可持续生计目标实现中的协同作用,并进行三方面的配套性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2.
就业援助和激励是政府对弱势群体就业实行专项援助和激发鼓励的社会政策或制度安排.促进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就业历来是贫困救助的基本方案;引入和推进工作福利制是当代贫困救助制度体系改革的重点.在我国现行的贫困救助制度体系中,因就业激励和援助制度缺失,有劳动能力者依靠生活救助的现象突出.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建立生存保障与就业激励有效衔接机制,为其劳动就业给予必要的手段、机会和能力性援助,应是我国贫困救助制度优化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从封建社会起政府就一直承担着对贫困群体救助的主要责任.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政府施政理念和非政府力量的发展状况等方面的不同,政府对贫困群体的救助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封建社会对贫困群体的救助情况以宋代为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宋代以前,除了官方救助以外,非政府的宗教救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两宋时期主要是以官府救助为主导;宋代以后,民间慈善组织作为非政府力量,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政府社会救助受到西方理念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社会救助制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期的国家-单位保障模式下,政府承担了全部救助责任;在后期的国家-社会保障模式下,政府对贫困群体的责任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玉树灾后重建中,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是当地居民与政府的分歧所在。传统的征收在对房屋进行拆迁的同时,以取得土地使用权为目的,忽视了被拆迁人的利益,极易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从土地共同使用权这一模式的自身优势和与法律的契合性观之,其既可尊重和保护被征收人的权利,又可使政府利用土地进行住房的统一规划和建设,解决了宅基地征收所面临的疑难问题,具有付诸实践的良好条件,对玉树灾后重建及我国类似拆迁征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城市贫困监测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鸿 《学术探索》2003,(1):79-82
城市贫困监测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基础 ,具有政治、经济、社会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主要任务是定期测算城市贫困标准、进行贫困描述及监督并评价城市扶贫政策与措施。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监测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应逐步确立包括组织制度、经费制度、运作制度和信息制度等在内的贫困监测的整体制度 ,是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监测工作乃至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剖析了西部开发的国内外背景、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地区发展和解决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十个模式,提出了西部开发的十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作者对固原市五个村庄社区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网络的结构形态、农民个体与网络中其他角色的互动状况,以及他们在经济行动中调动和利用这类社会资源的方式等进行初步描述与分析。调查表明,以血缘和婚姻联系起来的亲缘关系依然是固原市农村社会网络构造的主导模式。同时,农民的社会交往正在突破家庭、家族的固有界限,农村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已初步显现。政府的农村发展干预政策应考虑有助于农民社会网络的扩展与优化,从而使农民能够通过其社会网络的运行自发地、内源地调动农村社区及农户家庭生计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8.
"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中国农村扶贫模式的演进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和认识的深化,农村的扶贫模式及其实践由"输血"模式转向了"造血"模式.然而,实践却表明,单一实施这两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应对农村社会及其贫困问题的新变化,"输血与造血的协同互动"模式是较好治理农村贫困问题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并据此初步提出了"政府扶贫的主体责任、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及其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农村贫困瞄准机制"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军红 《东岳论丛》2019,40(2):107-114
传统扶贫理念和模式多以外部资源输入推动为主,而忽视了乡村自身资源的文化经济价值,由此导致扶贫内生动力不足、扶贫项目与当地生产生活系统脱嵌、扶贫效果不明显或难以持续等问题。乡村文化资源所蕴含的独特多元价值,为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提供了潜在资源要素和内源式发展动力。新时代应当转变过度依赖外部要素输入的扶贫理念,将乡村自身拥有的资源作为产业扶贫的驱动要素,挖掘、利用、整合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创新产业扶贫开发模式,以文化力推进产业融合开发,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富民育民的扶贫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