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生态运动理论:从浅层走向深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层生态学的出现,代表了西方生态运动从浅层向深层的转变。与浅层生态学的立场和基本主张相对立,深层生态学拒斥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生态整体主义。它把生态危机归结为当代社会的生存危机和文化危机,认为其根源在于我们现有的社会机制、人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必须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现行的社会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造,把人和社会融于自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才可能解决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由此,它提出了建构生态社会的设想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主张  相似文献   

2.
胡莹 《学术交流》2012,(9):25-28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运动当中,美国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在生态学维度上重新梳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当中蕴含的自然-人-社会三者有机统一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而自然-人-社会三者有机统一的生态唯物主义思想就是福斯特重建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在福斯特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进行生态学向度上的重新阐释过程中,将哲学视角扩展到马克思理论当中被人忽视的思想,进一步展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理论的完整性和深邃性,帮助世人向马克思本人的本真思想迈进了一步,使世人在生态学领域"靠近马克思",同时也为解决当下的生态危机困境提供了哲学范式上的致思。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 生态伦理学是生态学和伦理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揭示的自然和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应用道德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生物圈)的关系。 生态伦理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研究域,这是伦理学领域的第三次扩展(前两次: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其特点是:(1)扩大社会的边界,包括整个大地;(2)改变人类地位,从大地群落的征服者转变为普通的一员;(3)既尊重社会,又尊重自然。生态伦理学这种道德信念、态度和观念的确立,其最基本的前提和依据是承认环境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伦理道德意义。 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和生态政治哲学是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性质,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非理性运用和异化消费的必然性.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强调要解决当代的生态危机,就应该实现制度和生态道德价值观的双重变革.本文最后分析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其他生态哲学思潮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分别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性、资本扩张的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等方面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本文认为,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西方生态哲学仅仅拘泥于抽象的价值观视角来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模糊了生态危机的本质,在客观上起到了为资本辩护的作用,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生态学。由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把价值观的批判和技术批判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基础上,其理论本质上是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  相似文献   

6.
语言哲学是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虽然由西方哲学家率先开拓,但却并非是西方哲学独有的领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国内哲学界流行着一种误解,错把西方哲学家的某些语言哲学观点和以语言作为哲学对象而形成的问题领域当作一回事。 当我们开始步入语言哲学领域的时候,面对着两层对象。一层是捷近的西方语言哲学理论,另一层是深远的人类语言活动。西方语言哲学理论是西方哲学家们研究人类语言活动之所见。因此,在我想来,如果要恰当评断任何语言哲学理论,除了研究各种语言哲学理论之外,还需要依据人类语言活动这一基础。 本文拟从观念论的角…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一些逻辑问题,这些问题毫无哲学根据,且在环境伦理学的下述四个方面扰乱了人们的一般理解。一、生态哲学或哲学意义上的生态学环境伦理学在生态科学中,在生物有机体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中有其自然主义的基础。“生态系统”这个词是最通用的、描述这种内在统一的术语。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巴里·康蒙纳据此提出了生态学第一定律:联系是普遍的。生态哲学家们并不认为你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济增长与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既反对“深绿”思潮提出的放弃经济增长的后现代方案,也不赞同“浅绿”思潮主张的技术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方案,而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野,提出实现生态地发展需要在变革社会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的存在方式。虽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发展观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和对当代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探索的结果,存在着如何落地的现实困境,但这不仅对于我们深化对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的理解,而且还对于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生态价值观、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人们的生存方式的生态缺陷,增进对我国绿色发展观的理解和研究,彰显其对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意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强调应该立足于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的断裂点,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质。他们由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一种以“实践”和“历史”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他们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哲学理论问题,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试论葛兰西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树林 《学术交流》2006,23(11):5-9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奠基人之一,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理论、社会进步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等在整个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并成为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然而,在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重卢卡奇而轻葛兰西研究的局面,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远未被发掘出来。以往的研究和评价或者满足于对葛兰西实践哲学作定性研究,以判定其实践哲学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哲学阵营为旨归;或者把葛兰西作为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以探寻葛兰西实践哲学对后继者的影响为目的。但是,上述的研究恰恰忽视了葛兰西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贡献这一最为重要的内容。在我们看来,葛兰西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对马克思哲学所作的解读、从哲学理解范式根本转换基础上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所作的全新诠释、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其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6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理论的自我反思和再创造的阶段。它的理论反思和再创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检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困境;二是探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和核心问题;三是思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前景。这些反思启示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综合的方法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尤其是在传统和现实中思考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建构,同时,结合中国的现实建构中国人自己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吴冰 《唐都学刊》2023,(5):54-62
老子哲学从宇宙论的高度观察分析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道”为本,建立了一种抽象的整体宇宙生态观,凸显了其哲学生态思想极强的自然性。老子哲学原本是对其所处时代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当今部分学者和翻译家,立足于老子哲学产生的原生语境,进行历史研究、文字训诂研究和经典阐释研究,以求发现和恪守老子正义。在现代生态危机加剧的背景下,部分国外学者基于现代生态运动发展的需要,将西方“nature”的含义嫁接给老子哲学核心词“自然”,并对其哲学生态思想进行发掘和拓展,强化了老子哲学的生态意义,从而使老子成为生态保护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刘耳 《学术交流》2002,(5):123-127
原始民族的自然观对现代社会在面对环境危机时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提供一些启发。从 1 9世纪一位印第安酋长的信可以看出 ,美洲印第安人的自然观有不少与西方当代环境哲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特别是生态学关于要破除人与自然间疆界的主张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丰富的生命联系的洞见 ,以及生物中心论与生态中心论提倡的尊重生命的思想有很多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哲学流派之一爱利亚学派中最著名的代表——巴门尼德,他的全部哲学理论体系都建立在他的“存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其一切哲学问题也都是围绕“存在”而展开的。对于他的“存在论”哲学的性质,长期以来就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是唯心主义,有人认为是唯物主义。在我国,巴门尼德的哲学普遍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5.
体验哲学与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成因的解释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可夫和约翰逊(1999)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严厉批判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客观主义。其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体验哲学在西方哲学界、认知科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对语言成因以及其他若干相关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6.
自从理查德·劳蒂(Richard Rorty)在他的《哲学和‘自然的镜子’》这本书中宣布认识论死了,哲学也奄奄一息的消息以来,英美的哲学教授们倒并没有纷纷失业或者改行。但是,也确有人说:“劳蒂的《哲学和‘自然的镜子’》,对于当代的哲学家们说来,是一部令人烦恼的书。如果认真读一读这部书,我们至少会为我们自己的行业而感到点内疚。这书把一片可疑的阴云覆盖到我们的自信心之上了……”当然,也有一些英美的哲学家反驳了劳蒂的论点。但是,劳蒂的结论,从一定意义上说,却是分析哲学给自己唱的挽歌。劳蒂说:“哲学家们总以为他们的学问是专门探讨一些不断出现的、永恒的问题——只要人们一思考,就会出现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概括为心和身(心和脑)之间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社会转型与马克思社会哲学模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在劳动和资本分析基础上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自然关系-社会关系”双层冲突论,构成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完整模式。“西方”与“非西方”世界构成当今全球经济社会转型紧密联系的两面。仅从西方世界内部来看,其消费社会转型使“消费”、“社会关系”等上升为其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自然关系”等则相对退居其次,这导致其内部社会冲突的“去自然化”;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西方通过资本跨国流通把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的生产转移到非西方国家,则是将全球社会冲突“再自然化”的现实依据。“自然关系一社会关系”之间的冲突,构成当今全球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重构马克思社会哲学模式,具有极其重大的时代意义和本土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哲学界就如何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问题,开展了研究和讨论。这不仅是完整科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讨论中许多同志认为,在探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面临生态危机寻求解决方案的时候,生态理论领域展开了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马克思是否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等相关问题的争论,这表明了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呼唤,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立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相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目标是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控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共产主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近来年广西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失衡关系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广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和谐、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从马克思生态哲学视角加以解读,广西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表现为异化自然对人(社会)生存和发展之否定、自然资本化打破自然内部持续发展张力、民族历史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机制失衡和人改造自然不善引发多主体之间矛盾等,并基于此深刻剖析其失衡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