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领袖集团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方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领袖集团观 :1 关于看待领袖集团中的“核心”的观点 ;2 关于保持领袖集团“稳定”的观点 ;3 关于领袖集团和领袖们要有“高素质”的观点。领袖集团建设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问题 ,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
从反“围剿”到长征初期在军事上的失利导致了权力中心的转化和产生新的领袖集团的客观要求。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远见卓识使他成为新的领袖集团的核心。同时,这个领袖集团团结、和谐,互补共生,很快扭转了形势,树立了威信。当然,遵义会议上领袖集团还只是雏成。  相似文献   

3.
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相互关系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看到奴隶们创造历史,又要看到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的历史作用,把两者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列宁指出:“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列宁这一教导明确指出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之间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谈到党的建设问题时指出:“一定要树立党必须由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德才兼备的领袖们实行集体领导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一定要维护党的领袖人物的威信,同时保证他们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这段论述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问题的基本思想,阐明了反对个人崇拜和维护领袖威信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两个确立”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群众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蕴涵丰富的理论内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领袖观的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经验凝练,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对国际国内风险和危机的政治旗帜。从“两个确立”的视角解读马克思主义领袖观的时代内涵,可以全面理解“两个确立”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整体社会形态和研究对象没有变,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回答现实时代问题的核心解释。过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围绕着“两个必然”这一核心问题,然而,在“两个决不会”方面缺乏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完全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重要、科学发展观等这些发展着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理论上、实践上对“两个决不会”的深刻解释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从而揭示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重要特征,“生态和谐”是其核心价值观,因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三君"     
东汉桓灵之际 ,窦武、刘淑和陈蕃被天下士人尊称为“三君”。在三君中 ,“不畏强御”的陈蕃是清流派士大夫官僚的代表 ,是党人集团的政治领袖 ;窦武则以外戚的身份成为政治权力的靠山 ;宗室刘淑则为党人集团精神信仰的依托。以“三君”为领袖的党人集团的形成 ,是延熹二年以后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在皇权已经异化 ,不能代表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情况下 ,以“三君”为代表的党人集团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建构自己的政治权威和道德权威 ,以维护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如果说党人集团的政治权威在皇权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话 ,那么他们所建构的道德权威却远远地超过了皇权 ,并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机制问题.在对“理论创新”与“理论创新机制”进行了基本说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验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机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创新机制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各项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只有使人民正确地理解和真正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才能促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单单靠老师、教员的课程教学和培训宣传,还要充分发挥领袖的榜样作用。因为领袖在人们生活中的感染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模仿、推崇,最终被人们所接受、理解。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问题,邓小平是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及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的观点出发,科学地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科学回答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理论斗争中和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两条思路,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家有弟兄姐妹十二个,我妈就靠强势方式领导着我们家这个团队前进。”前进策略集团的董事长袁岳在他主持的第一财经《头脑风暴》电视节目中幽默地说。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得治家成为女性在传统角色中最重要的工作,而作为家庭领袖,女性没有一定的管理手段肯定无法令“家和万事兴”。如今,走出了传统角色的女性,在和男性各占职场半边天的同时,很多女性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无形中巧妙移植了“家”策略——家庭的人际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国的秘密社会多由“师傅”及其最亲近的信徒或徒弟们组成“核心集团”,并以这一核心集团为中心,形成信徒较集中居住与活动的“核心区”.秘密社会的“核心集团”,多由社会边缘群体中的“精英”构成;其“核心区”则多处于“合法性”政治社会经济体系的“边缘”.秘密社会的空间扩散方式,往往是从一个“合法性”社会的边缘地带,跨越其核心地带,直接进入另一个边缘区域;其“核心集团”也往往采取“裂变”的方式,即从一个“核心集团”分出成员,到另一个边缘区域传教授徒,营构另一个核心集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渊源的目的出发 ,梳理了中国绘画“成教化 ,助人伦”的教化传统、“五四”前后文化领袖试图改良、振兴中国美术以适应救亡图存现实需要的主张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意识是:“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深刻揭示了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符合社会意识的基本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关系的学说。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国家政治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中,存在着协商对象代表性不足等缺陷。改革开放38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不一甚至冲突,为“意见领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意见领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积极稳妥将“意见领袖”纳入协商民主对象范围,在体制和制度的框架内探索引导和规范“意见领袖”的策略,政府部门应充分重视“意见领袖”的地位与影响,积极平等有效地和“意见领袖”开展对话;要加强“意见领袖”引导与约束,明确言论边界;要对“意见领袖”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给予积极引导;要改善政务信息发布平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要主动培养一批爱国爱党有责任担当的新“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历史环境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灵魂。但是该课程教材的“绪论”部分在阐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并没有将这一核心和灵魂呈现出来。由此认为,教师有必要依据文本将这一核心和灵魂融汇在“绪论”的授课内容之中,这样,既能让学生真正把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又能让学生将“绪论”部分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讲解勾连起来,从而给大学生呈现既全面整体又有核心和灵魂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建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133页)实事求是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法宝。  相似文献   

19.
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恩格斯关于政治权力为核心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宪法为核心的法意识形态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交互作用”,丰富了马克思和他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论更完备;第二部分论述了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思格斯的法治理论并在当代中国付诸实践,从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新境界,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恩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中,在各个方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毛主席的著作,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