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九年征高句丽期间,所作诗歌《辽东山夜临秋》在《全唐诗》及多数选本中均只遗四句。根据日藏本将全诗补遗,通过译疏,对相关字句进行校改和勘定。  相似文献   

2.
自明永乐七年设奴儿干都指挥司,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后,东北地区受中原文化浸染日深,诗歌创作日益丰富。明初辽东文人所创作诗歌因其地域原因而多展现长白山文化之特色,其中《辽东志》与《全辽志》所收录诗歌尤具代表性。以二书为考量对象,可窥知长白山文化对彼时辽东地区文人诗歌题材之影响,主要体现在重风景而轻时事、重佛寺而轻道观、描绘辽东特色风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汉朝情结"是由唐太宗率先大力提倡和在创作中亲做表率而形成的,它整整影响了有唐一代诗人的诗歌创作.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诗人们外化"汉朝情结"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特殊经历和个性,又创造性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这一个"的诗歌特征.  相似文献   

4.
《兰亭序》写成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墨迹长期秘而不出.唐太宗在贞观十三年(639年)购求二王书翰,"四方妙迹,靡不毕至"(张怀瓘《二王等书录》),唯独未见《兰亭序》,"营于寤寐",乃有遣萧翼向收藏者辩才老僧赚取之说(何延之《兰亭记》).大约在贞观十四、五年间获得了这一稀世之珍.唐太宗将《兰亭序》帖收入府内以后,曾命弘文馆榻书人冯承素、汤普彻等人临写若  相似文献   

5.
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一直被认为是出于科举考试规范用韵的需要。但史料比勘与初唐诗文用韵的统计分析表明:许敬宗对《切韵》的改革,并非为科举制定官韵,而是为宫廷诗歌创作提供用韵依据;其时间也可上推至唐太宗贞观年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高宗、武后时期。  相似文献   

6.
田丰 《东方论坛》2023,(6):135-145
臧克家发表于1939—1948年的四首诗作(《红白浆汁》《在轰炸中诞生》《那一天——有赠》《九行》)和两篇诗论(《生活的谣曲》《秋天,诗的季节》),未被《臧克家全集》以及其他臧克家作品集收录,也未被《臧克家年谱》《臧克家研究资料》等文献资料提及,当属佚作无疑。这些佚诗及诗论的发现,不仅有助于补全集之不足,也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臧克家此阶段的诗歌创作状况及其秉持的诗歌观念。  相似文献   

7.
仇兆鳌《杜诗详注》熔铸前人杜诗学研究成果于一炉,是集大成之作,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仇氏的杜诗学观点.在创作论方面,《详注》认为杜诗和它的写作对象保持一致;在杜诗评价方面,《详注》认为对杜诗不能用诗歌创作的一般规律来要求它;《详注》在考察杜诗问题时,广泛地使用了联系的方法.这三点对今天的杜诗学研究者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一位功业卓著的帝王。他不仅以武功定天下,以文德致太平,还以其诗作揭开了唐诗风流的篇章。唐太宗处在梁陈以来浮艳柔弱的诗风向唐代刚健宏阔的诗风转变的时期,他的诗风,既是对前朝诗风的纠正,也是对唐代诗风的开创。正如《全唐诗》(卷一)所评说,李世民的诗“天文秀发,沈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  相似文献   

9.
吕才与因明     
吕才,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卒于唐高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他是初唐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新、旧《唐书》都说他博学多艺、聪明过人,对军事学、历史学、音乐、文学都有很高的修养。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从游学印度回到长安,相继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译出天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将因明移植到中国;同时,他在译场向佛教徒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0.
华滋华斯在他的《抒情歌谣集》的诗篇里,采用大众化的语言描写一般的生活内容。当时某些批评家对他诗歌中的民情俗语予以非难。华滋华斯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伟大的诗评家。他写了《抒情歌谣集》序言,为他诗歌的主题和语言辩护,并告诉读者应该如何评价他的诗歌,从而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当今的诗歌创作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乔治.赫伯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玄学派诗圣",其著名宗教诗集《圣殿》于1633年正式出版以来,诗中所体现的赫伯特对上帝堪称典范的虔诚一直以来受到了世人的高度评价。赫伯特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也取决于他的艺术技巧。赫伯特具有显著的个性写作特点,《圣经》是赫伯特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相似文献   

12.
杨万里不仅是南宋中兴时期的诗坛领袖,同时他还是一位理学家,对易学颇有造诣,著并有《庸言》、《心学论》、《诚斋易传》等哲学著作,其审美·心态与诗学观念深受易学思想的影响。杨万里将易学中的通变观念、安平乐道、修辞立诚等核心思想引入到诗歌创作理念中,从而将哲学与诗学在思维、审美、情感领域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文学与理学互动发展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13.
庞德不仅是一位敢于在欧美诗坛标新立异的意象派诗人,他也是一位能够在20世纪世界诗坛开拓创新的先锋派诗人和现代派作家.庞德通过史诗代表作《诗章》充分彰显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诗章》具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也具有文本对话和狂欢化的属性.在《诗章》中,庞德通过借鉴布朗宁的"独白体"创作方式,一方面呈现"独白体"与《诗章》文本风格的某种契合,另一方面借助多声部独白和蒙太奇式表达,创造性地呈现了庞德式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  相似文献   

14.
谈起新中国的诗歌创作,就不能不提到贺敬之。我们回顾他的早期创作,探讨它的长处与短处,不仅有助于认识他诗歌创作诗艺术个性,也有助于认识新诗运动的内部规律,对当前的诗歌创作不无裨益。一贺敬之的早期诗作,主要指他在1940年到1942年之间的作品,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前的作品。这样来划分诗人的创作阶段,有助于了解诗人是怎样承受时代的影响,顺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与变换创作题材,探索与寻找适应于自己艺术个性的诗歌表现方式的。早在这以前,十五岁的贺敬之,已经在国统区的报纸上发表过一些诗作,但是这些作品都难以搜寻了。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贺敬之早期诗作,是收入《并没有冬天》和《乡村的夜》两个集子的,以及少量的集外诗。  相似文献   

15.
唐人吴兢所撰《贞观政要》,是一部研究唐初历史十分有价值的、政论性的历史文献。全书共十卷,四十篇。它分类记载了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唐太宗李世民同其臣僚们,如魏征、房玄龄、王珪、杜如晦、褚遂良、孔颖达、虞世南、温彦博、岑文本、马周、戴胄、姚思廉、杜淹等四十余人关于“治国安邦”方面的言论,其中有唐太宗和左右大臣的政论,有大臣们的奏疏和有关重大的政治措施等等。可以说《贞观政要》内容丰富,涉及到的人和事甚多,不仅有史料价值,并且也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是杜甫一生最困苦的一年,也是他诗歌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继《三吏》、《三别》之后,杜甫又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陇右诗作。诗人在饱经战乱、颠沛流离、间关秦陇之际,挥如椽巨笔,蘸满腔激情,写下了诸如《秦州杂咏二十首》、《同谷七歌》、《陇右纪行诗》等大量脍炙人口,传之不朽的陇右诗作,从而开拓了他诗歌创作的新领域,正如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指出的:“在杜甫的一生,七五九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可是他这一年的创作,尤其是‘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可以说,没有陇右之行,就没有陇右诗作,也就没有他在成都乃至晚年在夔州等地的光辉诗篇。因而,陇右诗作是诗人前期和后期诗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正>当《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的全部六期聚首于书橱中长长的过刊队伍时,时间洪流已奔至2022年。2022年,恰是风华正茂的辽东学院,将继续肩负百余年的历史积淀,"明德笃学、践履惟新",在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之路上砥砺前行;2022年,正值花季年华的《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将继续承传四十余年的办刊经验,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公开发表,是我国文艺战线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亿万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信中总结了古今中外诗歌创作的经验,深刻地阐明了诗歌创作的规律,再一次指明了我国现代诗歌发展的方向,它不仅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为我们批  相似文献   

19.
严嵩为明嘉靖朝要臣,然囿于"奸臣"之名,学林对其诗名诸多贬斥。《南还稿》为其晚年最后一部诗集,然学界目前对此关涉不足。通观《南还稿》诸诗,较之严嵩此前诗作,诗风转为自然朴实,诗作多抒真情实感。除此,于《南还稿》诗中,可观得其作品中景情交融之纯熟、修辞手法之停当、意境烘托之洗练的作诗技巧,于诗歌创作而言,诸般技巧实则已至圆融。《南还稿》不仅显示严嵩晚年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亦可反映其晚年心态,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凰凤山     
在凤城满族自治县凤城镇东南四公里处,有一占地60平方公里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这就是辽东第一名山——凤凰山。凤凰山历史悠久,南北朝时称乌骨山,亦称屋山,隋末唐初称熊山,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至此,有凤来仪,于是赐封此山名凤凰山。凤凰山位处辽东要津,向被视为辽东屏障,早在1500年前,这里就建有乌骨城,隋唐时又建熊山城,至辽代改建为三阴城,城内设开原县,当时是辽东政治、军事、文化的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