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视角。总体看,创新是文化产生的基础,也是突破文化发展困境的关键。从创新来审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题;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途径;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域。为了贯彻创新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民族性;审视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文化促进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创新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其内涵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活动,更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崇尚创新、敢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代性建构,需要把握现代性的基本要求,也需要把握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看,文化现代性以人文精神为指向,以世俗社会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文化的发展规律,从纵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从横向角度看,文化发展体现为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推进我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方向;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基础;大力弘扬改革与创新精神,把握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文化层面的自觉与选择,也是大学转型过程中各种文化要素冲突融合的必然结果.基于文化分类的视角,可以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确立为高校创新创业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三个向度.其中,高校创新创业理念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基础,其实现需要关注大学知识生产的应用价值、重视大学知识产出的市场价值、营造具有商业化气息的校园氛围;高校创新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其培育需要不断拓展应用研究范围、加强学术成果转化、提升市场化生存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是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其塑造需要培养鼓励冒险、厚植容忍失败、形成质疑权威、弘扬自己动手的精神.高校创新创业理念、高校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创新创业精神三者相互依存、彼此支撑,共同构筑起完整的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与城市相比,文化差距较大.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阵,亟待加强,需要更新观念,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创新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6.
没有优秀的医院文化,就不会有成绩卓越的医院,医院文化建设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建设就需要创新。文章从分析医院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入手,从传统文化、员工形象、服务理念、医院品牌等四个方面对医院文化建设创新的基本路径进行了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唯有通过质量文化建设,打造其特有服务模式,才能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质量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树立用户至上的质量文化理念;鼓励全体图书馆员的共同参与;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创新图书人民军队质量文化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是否需要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不同的专业人士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强调继承,不太注重创新;有的强调创新,不太注重继承;有的既强调继承,又强调创新。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对于我国企业来讲,企业文化建设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探索过程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赖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需要以创新文化建设作支撑。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创新文化的内容、重要作用,并选择合适的建设路径,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主要历经了创立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4个阶段,构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党的文化建设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不断跃升。在百年行进中,中国共产党在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基本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方向保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理论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根本宗旨;秉持求实创新精神是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的系统工程。其中,形成良好的和谐文化氛围、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形成和谐的社会风尚等3个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抓好这3个方面的工作,建设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2.
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大学创业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存与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面对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应从大学精神、制度文化、环境文化三方面培育大学创业文化。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文化引领功能的需要.国外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其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了鲜明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借鉴国外大学文化建设的特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应着重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大学精神的挖掘和培育、重视大学物质文化的创新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现实需要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话语作出了系统性创新。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话语创新的背景由理论背景、中华文明背景、革命实践背景和时代背景所组成;其话语创新的内容与不同的现实叙事场景紧密相连,表现为“破—转—立”的渐进特征;其话语创新的特点为党性与四个具体特性相结合;其话语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全面从严治党筑牢精神支柱、为新形势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实践、丰富和完善.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就要注意克服认识上的"三个误区",做到"三个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区域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中的层次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创新文化环境可以根据文化的内在特征分为三个层次:创新观念的个体生成机制,创新观念的社会化机制,以及创新实践机制。支配个体创新思想生成的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念,积极促进它们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创新活动的重要特征,而特定区域中的个体对创新活动的关注和参与是该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观念的社会化构成第二个层次。在区域创新文化建设中,需要使用观念社会化的工具使得创新思想为公众所接受并成为现代公众生活的一部分;在实践策略上,要努力建成为创新经济服务的第二经济活动体系。  相似文献   

17.
厚重的开封历史文化是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重要资源之一。目前,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结合国内外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范式,从理念创新、体制改革、发展模式和宣传方式四个方面初步分析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路径选择,旨在对中原历史文化的传承有所借鉴,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之魂,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软实力",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一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相适应;三是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认识,提高硬件设施,创新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让农民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城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应当抓住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海南城市文化建设中应当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应当正确处理传承本土文化与开放外来文化的关系,实现各类文化的相互包容、相互发展;应当正确处理经济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生态的和谐。具体思路和设想是: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平台,努力打造区域文化交流中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城市文化资源整合;注重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铸造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20.
华夏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两个方面.文化传承的任务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古代文化遗址、古代建筑、传统人文景观等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包括思想文化、汉字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的传承.文化创新的任务包括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等.其中,传承保护是建设的基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满足时代需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