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景颇族的传说故事类型十分丰富,有源于神话演进的,有来自古代社会生活的,有源自民族节日习俗的,等等。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的传说又不断地演绎和产生。  相似文献   

2.
记忆是认同与传播的基础。通过民间传说故事即民间社会语言,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与文化精神,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是民间社会各个行业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规律。洛阳平乐正骨民间传说故事可以分为神奇人物传授起源、救世传奇和医术精湛传奇三类。其通过传播,增强记忆,广泛而持久地塑造、维护着洛阳平乐正骨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在强化其精神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乐正骨从地方走向全国,是国家权利话语与民间社会权利话语相结合的结果。这一过程的转变在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中表现为不同的故事类型与文化类型。这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民间叙事有其固定的叙事模式,体现为叙事母题的不可随意更改和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叙事的“本真性”特点,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众真实的生活。以刘三姐传说为例,在古代文本被整理、记录的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民间叙事文本中被加入记录者隐藏的叙事,目的在于重塑与民间叙事不同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声音。因而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叙事、话语和声音。  相似文献   

4.
闽南地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与仪式空间相互影响。海神宫庙建筑及其仪式空间是海神信仰的物质表现,同时也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提供了承载空间。而海神信仰仪式行为对社区聚落、建筑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有着显著的影响。闽南海神信仰宫庙建筑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对闽南海神宫庙建筑的保护要注重保护其整体性,即闽南海神宫庙所赋予的生产和生活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祗中,关帝、观音、妈祖是信众广泛的大神,它们的信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民间长盛不衰,并拥有广泛的信众,遍跨许多国家.其信仰崇拜的原因在于人避灾祈祷的功利实用目的和态度.它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给人们精神支柱,起安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文学互补:故事传说与小说的递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像民间文学是文学的鼻祖一样,故事传说是中国小说的鼻祖.故事传说是小说创作的源头和初级阶段,小说创作乃是故事传说的提升、完善和高级阶段,二者之间存在着相得益彰的文学互补、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对公共行政伦理的规范性基础的探讨,有政体价值、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公民身份、美德等多种视角。鉴于规则伦理只注重制定行为对错的义务与责任原则,忽视道德主体自身的内在特性,从而造成道德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美德视角强调美德之于公共行政实践的重要性,并力图借助思辨与实证的方法,来建立以公共行政人员的美德为规范性基础的行政伦理学。其观点和方法对于我国行政伦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史和伦理学史上,亚里士多德一向被视为西方古典哲学及古典美德伦理学的代表.然而在关于正义美德的理论中,亚里士多德与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典思想家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亚里士多德在其经典文本中揭示出了具体的正义美德本身的限度.这些论述使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具有现代思想的某些重要特征.而麦金泰尔对亚里士多德正义美德的这一特性存在某种程度的误读,这不利于麦金泰尔本人所倡导的复兴美德传统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湄洲妈祖祖庙和北港朝天宫为例,探讨了闽台妈祖祖庙与分灵庙之间宗教属性之异同,指出闽台的妈祖信仰是一种由巫鬼崇拜发展而来的具有实用功利性、功能性和融合性等特点的民俗宗教信仰,台湾妈祖信仰呈现出"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民间宗教的语言主要通过它的符号系统来表达。在城镇化农村中,民间宗教的符号系统构建了一套隐性的、非正式的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为农民向市民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对促进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对城镇化农村的发展稳定,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它的过度发展则容易形成特定利益集团,可能控制村民精神,对城镇化农村的正式权威产生挑战,从而影响农村稳定。妈祖信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确处理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还有利于农村的和谐治理。  相似文献   

11.
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为佛性思想体系的马祖禅法,成为南禅宗的主流。然而它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禅宗的危机。马祖弟子基于对乃师禅法问题的认识与弘法实际的要求,围绕着乃师禅法中的佛性思想、修禅方式与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适当的修正。马祖弟子之所以能够和敢于对乃师禅法作出修正,是缘于禅宗特别是马祖禅的开放创新体系及其对乃师禅法的忧患意识。马祖弟子的修正尽管存在诸多不足,但对马祖禅法的维护与发展仍颇具积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性作为人类的永恒追求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但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显示:德性之维与德性之路二者之间存在着鸿沟。以德性为政治理念的政治实践并没有实现德性的价值规定,笔者对人类的德性之维和德性之路进行了深深的剖析和反思,希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之路能最终走出这种两难的境界,使人类过上一种积极的符合德性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莆田妈祖民间美术是妈祖民俗文化的载体,其内容与形式充分反映了妈祖民俗的各种事象;兵造型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物质形态;其品类丰富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莆田妈祖民间美术造型是妈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从语场的角度评析湄洲妈祖文化的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湄洲妈祖文献英译中存在的语场信息流失问题,分析了汉英翻译中所涉及的语场变量在语篇翻译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有效地避免由语场因素所造成的误译现象。结果表明,语场因素在语篇翻译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重视语场因素,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以保证源语和译语的语场一致。  相似文献   

15.
妈祖本是一个巫女,死后成神,这种由巫到神的嬗变,推动了妈祖神灵信仰的最初兴起。妈祖由巫到神嬗变的实现,首先源于中国古老的巫觋信仰,其次得力于宋代福建地域社会浓郁的巫风。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妈祖由巫到神的嬗变并非个案,而是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美德,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长期沉淀下来的精神文明成果,是指能够使个人和社会都臻于完善与完美并且被普遍认同、期望和赞美的品德或德性,是一个社会最高价值评判标准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因此获得和养成美德,是我们的道德追求之所在,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我们要养成美德,就应对美德有一个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了解美德的含义与评判标准、美德的特征、美德的分类、美德的获得与养成的途径与方法对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论语》和《圣经》中的关于仁德的说教抽集并加以对比 ,从而看出仁德的强大生命力。它没有国界 ,不分宗教 ,从古到今。尤其江泽民主席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人文思想更显示出“仁德”在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德治思想作为儒家治理国家的重要学说,曾对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考察德治思想的起源、涵义及其成因,无论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还是探索当今的治国理论与实践,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相似文献   

20.
炎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也是中国原始社会道德的形成、发展时期.炎帝时代的道德特点是:坚韧不拔、团结拼搏,民主友爱、人人平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民无私心、道德淳朴.这应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