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一统是《公羊传》最重要的政治思想。文王之正是大一统的内核,包含三层含义,对《公羊》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其现实批判的根据。大一统有文王之正的理想性一面,也有尊王的现实性一面。面对春秋战国的社会现实,《公羊传》的大一统以实与文不与,实际肯定诸侯的专杀、专讨、专封,将大一统的希望寄托在齐桓公之类的人物身上,带有否定分封政治制度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平飞  樊晓印 《兰州学刊》2008,(2):157-160
首见于《公羊传》中的大一统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政治与历史的发展。探其源头《公羊传》,不难发现大一统包括“大王统”、“大文统”、“大始统”诸义,主要涉及“一统”的主体贞定、制度安排、时空延伸问题,核心是借政治统一推动文化统一,以文化统一促进政治统一,以文化统一实现天下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公羊传》使用疑问句的阐释策略。文章认为,《公羊传》首先预设《春秋》的陈述是真陈述,然后在此预设基础上弥合《春秋》语言字面义和表达义的分离。为此,《公羊传》提出了《春秋》语言的各种原则,并在此原则之下引申《春秋》大义。本文认为,《公羊传》疑问句的转换实际上就是这种阐释策略的主要表现之一,从中可以启发人们思考古代经学语言的伦理特性。  相似文献   

4.
古文《尚书·说命》历来被认为是“伪书”,因而它所记载的商朝武丁时期有着“圣人”尊号的一代名相傅说的事迹和思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通过深入论证,可以看出古文《尚书·说命》是先秦流传下来的真古文献,有着极其珍贵的学术价值;《说命》所载傅说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商朝的复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从《说命》记载的一系列言行来看,傅说不愧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圣人”。  相似文献   

5.
《公羊传》是《春秋》齐学的经典。以《公羊》出于子夏或是曾子等说,皆非定论,《公羊传》应该出于子夏、曾子等人。《公羊传》六次出现的鲁子,非曾子之误,而是对鲁地传《春秋》齐学者的统称。将《公羊传》著于竹帛的是公羊寿与胡毋子都,但其书却是传《春秋》的齐学先师的共同成果。《公羊传》以公羊为名,其实却是《春秋》齐学,后人不知名实之异,而有关于《公羊传》传承的各种误说。  相似文献   

6.
吴仰湘 《中国社会科学》2023,(7):181-203+208
许慎《说文序》提到:“其偁《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这是交代《说文》称引经传的文本属性,不料宋明以来疑窦丛生,形成中国经学史上一桩公案。清儒及民国学者对“皆古文”句相继作解,异说纷纭;段玉裁、王国维指“古文”为书体或学派,均有谬误;洪颐煊、宋翔凤、马宗霍专从孟氏易学内容论其古文属性,同为臆测;杨树达径从文本索得真解,但许慎称孟氏今文为古文的疑惑仍未尽释。宋翔凤又分辨汉《易》经为古文、传(注)为今文,意外揭开《易》孟氏今古文之谜。参照《易》孟氏“古文本/今文说”的组合模式,从今古文经本、经说的组配入手,分析汉代七经传承情状,观察两汉经学进程,豁然发现汉代经学并非今古文分立互争的两极化世界,而是今古文交错共存的多样化生态。《易》孟氏今古文真相一旦大白,汉代经学今古文纠纷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桐城派姚鼐对中国古典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大贡献,是精辟而系统地提出了阳刚阴柔的理论。姚鼐的刚柔论,详见于《海愚诗钞序》和《复鲁挈非书》,后者谈得尤其精彩、集中。它集前人风格论之大成,经过创造性发挥,将阳刚与阴柔之美二大基本类型当作重要艺术规律提出来,并深刻论证了二者的本质联系和转化,对两类风络特征作出了透辟概括和生动描绘。姚氏殁后,阳刚阴柔说成为后桐城派论文的核心理论之一。桐城派嫡传和私淑门弟子竞相奉刚柔论为家传之秘、升堂之阶,或著专文,或开馆授徒,多所发挥。姚门四大弟子之一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唐文治《勺…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复仇的动机和目的角度,归纳分析《水浒传》中众多复仇描写,探究梁山好汉走上反抗复仇道路的原因,进而分析这些复仇描写的自身特点,以增进人们对其思想性、艺术性的理解把握。  相似文献   

9.
《说文解字》中的古文可以分为正文古文和重文古文,而部件古文则是正文古文的其中一类.前人对部件古文的研究甚少,主要只是进行零星的订正.文章拟对所有部件古文(共计48例)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对部件古文诸疑作出一个较统一的解释.为此,文章将采取以下三种比较方法来研究部件古文,即:1.比较部件古文与重文古文;2.系联合该古文部件的所有字,对比其字形说解;3.对比大徐本、小徐本的部件古文.通过比较,文章指出:所有部件古文都非许书原有,而是后人根据许书重文妄加附益而成,其中偶有二徐注语误入正文者.  相似文献   

10.
《儒林外史》的思想、艺术及版本说略陈美林《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各个时代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评论。作者至友程晋芳说它“穷极文士情态”(《文木先生传》),闲斋老人在序《儒林外史》时又认为“某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卧闲草堂本评语则将上述...  相似文献   

11.
服虔以《公羊传》解《左氏》例释──兼论《公羊传》与汉儒对齐桓公之评价陈建梁今能见前人注释《左传》之书,较完备者当推西晋杜预之《春秋经传集解》,而杜书向有“治《左》门径”之誉。然而,东汉以来解释《左传》者不下十数家①,为何杜预还要再另开辟一个体系?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之所以重视《公羊传》,既有总体原因,也有具体原因。从总体上看,因为在"《春秋》三位"中,《公羊传》属于政治理论性著作,而以其为主要经典的个文经学也全都注重阐发义理以通经致用,很强调为政治服务,实际也易于为帝王直接提供进行统治的理论依据,所以汉武帝便很重视今文经学,尤其重视今文经学的主要经典《公羊传》。汉武帝重视《公羊传》的具体原因有二:一是《公羊传》在解释《春秋》经义时所提出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为汉武帝时期开始出现的全国政治的统一和皇帝专权的中央集权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董仲舒根据《公羊传》的《春秋》"大一统"思想所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为汉武帝时期开始出现的全国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儒学的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慈波  倪玲颖 《理论界》2006,(7):274-275
方苞的古文“雅洁”说是“义法”说的重要补充,其内涵不限于文字方面,更涉及在内容上对义理的讲求和创作上的审美风格取向,是方苞推尊古文文体的重要理论支柱,对于古文的重新确立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有关女性复仇描写的篇章,但很少有人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展开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复仇描写类型复杂多样,复仇女性的身份属类、复仇目的、复仇方式各有其不同之处,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贡桂勇  陈曦 《学术论坛》2006,(5):194-196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加之经传注释过程中“实字易解,虚词难释”,所以在我国传统语法学中虚词研究历史悠久,独树一帜。《春秋公羊传》为了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对经文的虚词作了独具特色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既按照训诂学的要求解释虚词词义,又阐明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尤其注重分析虚词的语义和语用平面的意义。可以看出,早在《春秋公羊传》时期,在训诂学萌芽的同时,我国的学者就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虚词观念。  相似文献   

16.
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解读《春秋公羊传》之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他使用了几个概念和判断提示了对文本达成统一之理解的方法,二是揭示了达成统一理解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7.
范业红 《兰州学刊》2014,(3):203-205
作为公羊学的奠基之作《公羊传》,其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夷夏之辨。《公羊传》中的夷夏之辨凸显了文化礼仪的标准。而且在继承了先秦儒家夷夏观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更为开放的精神。它不但肯定以夏化夷、变夷为夏,而且还将违背礼仪的华夏之国贬为夷狄,予以斥责。《公羊传》中的对夷狄国家的接受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转注"属于造字法问题,但讨论的并不是具体某个汉字的构形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汉字孳乳繁衍过程中的规律原则。应该认识到汉代学者的"六书"概念具有层次性,他们谈论的"造字法"不仅仅是汉字字形的形成问题,还包括如何用文字记录语言中的词语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不少学者认为朱熹有怀疑<古文尚书>为伪的思想,本论文在对朱熹<尚书>学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后,对这一看法提出了质疑,并认为:朱熹不仅疑<古文尚书>,而且也怀疑<今文尚书>;虽然朱熹看到了古文和今文两者的盖距.但他并不认为古文和今文有优劣之分,更从来没有从文本的真实性角度怀疑过古文或者今文;朱熹虽然提出了"<书>有两体"之说,但不是为了维护<古文尚书>,而是为了要求读(或解)<书>时有疑则阙,重在意迭而不是字字有解.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为清初大思想家,著作等身,其关于文字学类唯一著作《说文广义》,内容虽是补《说文》之所未备,阐明文字之用,但同时亦展现出其义理思想之特点。本文从"理气心性""君子"等论题,讨论王氏思想之展现。王氏从对于字词本义的解读,延伸及"理气心性""君子"等义理论题,显露出其深厚的人文涵养,故能从一个字词的解释,引申说明立身处世之道理,可为研究船山思想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