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0年后,在西方列强的保护下,基督教重新传入中国。此后不断引发民教冲突,层见迭出的教案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和其它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严复对教案给予了密切的关注。1890年山东教案,1897年山东教案,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及1906年南昌教案发生后,严复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翻译《支那教案论》并附加接语,撰写《论南昌教案》及《续论教案》《耶稣军天主教之历史》等长文。此外,在其译著按语,信函及演讲中,也多处论及教案。与同时代人相比,严复的观点有其自身的待点.本文拟就严复的教案现作一初步探索。一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相似文献   

2.
<正>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在他死去后,乃至活着时,世人就给他一顶“卖国赋”的帽子。在解放思想、注重实事求是的今天,笔者认为,“卖国贼”这顶帽子实在难以给李鸿章扣上。本文试就李鸿章在马关谈判中的所作所为,谈谈自己的看法。李鸿章在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主持签订的《马关条约》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的被割占,使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导致了中国财政经济的总崩溃;通商口岸的开辟,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倾销和对中国工矿资源的掠夺。更为严重的是日本军事冒险的成功,刺激了世界列强的野心,甲午战后,世界各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单从内容到后果上看,《马关条约》确实是一个卖国条约。但问题是能否由此就将这个条约的签订者李鸿章称为“卖国赋”!  相似文献   

3.
1840年的鸦片战争迄今已150年了。这150年前后,中国与外国(主要是两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闭关锁国、以天朝自居,视外国为蛮夷,奉行华夷政策;鸦片战争失败后,被迫与帝国列强签订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中国人民寻求独立富强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4.
清同治九年(1870年)五月,天津爱国群众因为不满法国领事丰大业及外国传教士的胡作非为,奋起打死丰大业等若干人,其中包括俄人三名。事发后,清政府曾派曾国藩到天津查办,史称“天津教案”。关于被杀的中国人数,从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①《中国近代史辞典》、《辞海》上的有关章节条目,均作“杀死二十人”。其实,这个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重商”思想的兴起,是与甲午战前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分不开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一系列加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展开了以商品输出为中心的经济侵略。外国商品的不断冲击,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土货滞销。“频年海溢川流,岁出金钱万万,遂使廿一行省无富商,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尤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陈炽《续富国策》卷四)。这种状况,对于初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犹如釜底抽薪,既破坏了货币资本积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的民族批判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起中国近代史,似乎它留给中国人的只是耻辱的记载,因为它以在外国殖民主义者的胁迫下缔结不平等的条约始,又以帝国主义强迫腐败的中国政府接受旨在瓜分中国的“巴黎和约”终。在公元1840至1919年长达八十年的历史区间,世界各帝国主义依靠“船坚炮利”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数不胜数。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结合下,曾经领先世界几千年的中国,从此丧失了自己辉煌的过去,变成了任人奴役的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来龙去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谓条约?何谓不平等条约?诺大的中华文明古国,从何时起开始同外国签订平等条约?后来为何又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旧中国究竟先后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它给我们伟大祖国造成多大的耻辱和灾难?我国人民是怎样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才废除了这些不平等条约,并且消除了这...  相似文献   

8.
若谈及雷震先生,《自由中国》半月刊10年风雨路,固然是一个最主要的话题,但“雷震案”(以下简称雷案)本身也是不容忽略的。因为这个案子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有人将此案与1955年8月发生的“孙立人案”相提并论,是从“政治构陷”这一角度来审视的。当年孙立人案  相似文献   

9.
滇案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案议郭大松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马嘉理事件”,1875年初发生于云南边界,故亦称“滇案”。“滇案”引起中英交涉长达一年半之久,导致《烟台条约》量签订。关于“滇案”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结果及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史学界已备述详尽,但对其直接原因和围绕此...  相似文献   

10.
<正>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光荣传统,也是我国文学遗产中最辉煌的主题之一.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的一些篇章中,在最早的大诗人屈原的长诗《离骚》中,就闪耀着爱国主义的灿烂光芒.这一光辉思想被后来的历代进步作家所继承、发扬,它既是作家个人崇高灵魂的展现,也是各具特点的时代最强音.它的伟大力量鼓舞起读者心灵的风帆,驶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对自己祖国的崇高的无私的爱,这爱高于一切.十九世纪中叶,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大变化.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一向以“天朝大国”自居的满清帝国,被一个“蛮夷小邦”打败,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开始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但同时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新篇章.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了中国各阶层广大人民的强烈反抗,抗敌御侮,救亡图存,成为每一个爱国者神圣职责,也是每一个爱国诗人创作的主要题旨.在鸦片战争时期,反映人民群众的反帝爱国斗争,歌颂抗敌报国的民族英雄,反对妥协投降,则成为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一若谈及雷震先生,《自由中国》半月刊10年风雨路,固然是一个最主要的话题,但“雷震案”(以下简称雷案)本身也是不容忽略的。因为这个案子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有人将此案与1955年8月发生的“孙立人案”相提并论,是从“政治构陷”这一角度来审视的。当年孙立人案中所谓“匪谍”郭廷亮,完全是由情治人员(情报与治安)一手策划的;而雷案中的“匪谍”刘子英,也不过是郭廷亮模式的一个翻版而已。两案在手法上如出一辙,说到底,都是当局为整肃和打压其政治敌手,将“匪谍案”模式作为“执政者排除异己、掌控权力的重要方式”(薛化元:《〈自由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也是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给中华民族带来无限苦难的历史;对这段历史,我们不仅不能忘记,而且应当不断提醒今人,警示后人。1840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陆续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多年,一直做着“天朝大国”、“天下中心”的清王朝的国门。英国率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M中芙南京条约》之后,其它列强纷纷步其后尘,接道而至。1840-1919年,短短80年间,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难以说述。这些不平等条约强…  相似文献   

13.
论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侵占台湾,但中国人民从未承认这个不平等条约。收复包括台湾在内的失地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否定《马关条约》对中国政府的约束力,将对日清算追溯到1895年,坚决反对战后国际共管台湾,驳斥美国部分人士染指台湾的设想。中日间军事实力的差距决定了国民政府难以派军队攻克台湾,如何收复台湾考验着蒋介石的政治智慧。在开罗会议中,蒋介石促成美、英支持中国在日本战败后收回台湾,而台湾的军事由占领军负责。日本突然宣布投降打乱了美军占领台湾的计划。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政府恢复对其行使主权,不但以“盟军代表”身份接收台湾军事,更是以中华民国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接收台湾行政。“中国代表盟军占领台湾论”完全是对国民政府收复台湾策略的无知。  相似文献   

14.
一葡国政府拒绝承认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葡国政府上下普遍担心会失去澳门。在时人看来,中国收回澳门比收回香港更少阻力,这是因为:首先,尽管民国以来的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中英间有关香港地位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但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毕竟是现实,英国正是以此作为占领香港的依据,这也是中国领导人考虑香港问题时必须面对的。但中葡之间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入居澳门以来,将近3个半世纪,从未就澳门地位签订过任何条约或协议。直到1897年,才有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的签订,允许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1928年4月该条…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早在一九二八年来到中国,在中国居住了十三年。斯诺在中国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封锁,一九三六年访问了陕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访问“红区”的外国记者。访问结束后,斯诺写了《西行漫记》一书,热情洋溢地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介绍了在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斯诺同情我国革命,对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怀着崇高的感情,曾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这是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界的一件大喜事。作为这部书编著人员和资料翻译人员的同仁和朋友,我对这部书最终正式出版由衷地高兴。由于这部书的出版,列入国家“六五”、“七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最后成果的三部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研究的专著,即《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已全部出齐。二十年来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研究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17.
读了黄逸峰和姜铎同志的“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发展上的比较”一文后,有些不同的看法,提出来商榷,并求指正。一探讨洋务运动,首先要研究一下洋务派官僚从事洋务运动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当时威胁着清朝反动统治的是什么?只有正确地分析这一个问题后,才能对一系列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黄、姜二位同志认为: “当时两国(指中国和日本)同样遭受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面临着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化的民族危机;这两个运动,也都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发生的。”“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订立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强迫日本订立了神奈川条约、安政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同样包括着开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列强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打开了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的大门。在一八四二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上,英国侵略者就迫使清政府接受“领事报关”制,破坏了中国海关行政的独立自主权。一八五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英国侵略者又伙同美、法侵略者乘机拒绝清地方当局执行海关征税权,建立所谓“领事代征”制和“关税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掠夺上海的海关行政权,为后来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开了恶劣的先例。  相似文献   

19.
Ⅰ.对华不平等条约保护下的布道活动 在1842年8月的《南京条约》中,英国强迫中国对外国贸易开放其沿海口岸。鸦片战争的结果暴露了中国军事上的软弱,充分确立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地位,这使得其他外国列强竞相加入了与这个巨大国家贸易的行列。因此,《南京条约》成为其他列强仿效的榜样,导致了一系列的反应。由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它们试图为本国工业将有着高  相似文献   

20.
侯中军 《人文杂志》2006,50(6):131-138
研究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两个基础性概念需要厘清,即“条约”与“不平等”。只有清楚什么样的涉外文件属于条约,什么样的条约属于不平等条约,我们才有可能搞清近代中国究竟订立了多少个不平等条约。相对于“不平等概念”而言,“条约概念”是基础的基础,对不平等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学者们亦已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尝试引入国际法中有关条约概念的解释。但遗憾的是,仅限于对国际法中“条约”概念的简单引用。②在研究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复杂情形,如何运用条约概念对外交文件进行厘定,进而确定什么样的文件属于条约,是一个艰巨的任务。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