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作者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协调度模型研究1990~2004年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综合发展水平呈线性增长,资源环境综合状况波动下降;人口和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由轻度失调趋向中级协调,后又转向初级协调;资源环境容量空间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应选择人口与资源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 环境是人口自身之外的客观存在,是人口生存的空间,它包括人口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与人口,密不可分,人口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人口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对环境也在发生反作用;被人口作用了的环境,又会影响人口。可见,人口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环境对于人口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一、社会环境与人口的相互作用人口的社会环境,即人口生存的特定历史条件,包括社会形态、政治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文化状况和社会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状态、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对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人口生态学(Population ccology)又称“生态人口学。”研究人口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将人口作为生物种群,考察人口与环境(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环境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生存条件)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其内在规律,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健康水平以及一系列人口质量特征的制约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运用人口生态知识研究人口变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求得各种发展在符合生态条件下进行,对于提高人口质量,防止环境污染,合理使  相似文献   

4.
名词解释     
人口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又称“生态人口”学。研究人口生存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态变化的一门学科。将人口作为生物种群,考察人口与环境(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类创造的环境总和所构成的社会生存条件)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影响及其内在规律性,研究人类生存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与人的健康水平以及一系列人口质量特征的制约关系。人口、资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集聚的进程中,如何跨越双重环境规制的约束门槛、降低碳排放,对“双碳”目标的达成意义重大。以人口集聚为切入点,基于京津冀的经济、文化与产业的发展,探讨双重环境规制在人口聚集的城市群内,对碳排放存在的门槛效应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2006~2020年京津冀13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和人口集聚对碳排放的作用效果,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以人口集聚作为门槛变量检验在不同集聚程度下,双重环境规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并进行区域性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京津冀地区人口集聚对碳排放呈倒“U”型关系,两类环境规制的交互项对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第二,在人口密集程度较低时,仅在两类环境规制共同作用下,降碳效果才初步显现;当人口集聚程度处于中水平区,正式环境规制抑制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逐渐显著;当人口密集度处于高水平时,正式环境规制依旧有着显著的降碳效果,但在两类环境规制的共同作用下,则出现显著负面影响,增加了碳排放强度。第三,就降碳效果而言,仅有五个城市处于人口集聚适当水平区,能够实现较好的降碳效果。基于此,从政府管制、绿色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绿色供应链和...  相似文献   

6.
近现代人类主持“人类中心论”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致使环境恶化 ,资源匮乏 ,江河湖海污染 ,一系列生态环境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此问题 ,开掘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闪光点 ,即整体合谐的观念 ,生态伦理观念 ,尊重自然规律 ,知天命尽人事统一协调的光辉思想。为推动人口、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起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前途,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恰当地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促进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均衡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人口与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生态学角度来看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口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本文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简述了自人类诞生以来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阐明了人口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9.
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和环境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转型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超效率DEA方法测得环境效率,并基于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人口规模、消费结构对环境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 ~ 2013年间全国各省环境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区域差异较大.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中国,现阶段人口规模的扩大对环境效率有着负向影响,消费结构作为人口与环境作用过程中的关键中间变量,根据不同的类型与环境效率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关系.具体来看,生存、享受型消费与环境效率呈现“U型”关系,拐点分别为60.18%与29.20%,发展型消费与环境效率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并且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人口规模对环境效率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人口学刊》2015,(6):25-36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并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的目标。本文尝试构建生态压力人口模型,从人口学角度对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比较中国各省区生态压力的现状。我们认为,在研究人口与环境关系时,要充分考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发展的内涵以及人生的目的。我们期望在人口研究中纳入新的概念,以推动人口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有关数据,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上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特点,指出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源开发利用、环境污染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这些国家理应在这方面负起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应高度重视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文章还以水资源和大气污染为例,分析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应当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上述三者的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目前,广东正在建设文化大省、经济强省、法治社会与和谐广东,本文从人口与计划生育角度解读和谐广东。一、人口影响社会和谐的作用机制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稳定有序的状态。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无论是人与人的和谐,还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口这一要素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人口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所决定的。人口通过规模、结构、分布三要素变动对社会发生影响,从人口自身变化而言,人口规模又是由出生、死亡和迁移三要素变化所决定的。人口是社会的一个基…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中的人口环境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口环境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人口条件,西部开发面临的人口环境是人力资源素质低,缺乏高层次人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压力大,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不协调,人口回流造成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增加。上述人口环境的改善,缺乏两个重要基础,一是吸引人才的动力机制,二是培养人才的教育条件。改善人口环境需要重视人口规划,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借鉴东部地区的人口控制经验,加强对西部人口问题的研究,促进人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张克俊,陈英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需要及前途所在。在追寻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对于一个人口...  相似文献   

15.
引言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发展,已成为当代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给资源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许多地区,人口—经济—环境系统实际上已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或者出现了恶性循环,“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需要食物的供给,  相似文献   

16.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2002年3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江泽民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压力的地域差异及其特征分析○林成策︵山东教育学院人口教育系济南240013︶人口压力主要是指人口数量对当地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荷。它是人口、生态、经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口压力对于协调人口与生态、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很多。通常,生育率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同时,一定的观念形态及环境条件对它也有影响,所有这些影响生育率的因素都叫做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尽管这些变量对生育率水平起着主导的和决定的作用,但它们对生育率的作用却并不表现为一种直接的形式,而常常是通过一组中间生育变量作用于生育率,即通过中间生育变量的那些行为和生物因素来影响生育率。这种情况尤其在人口政策的有力于予和宣传教育的强大影响,以及医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节育措施广泛传播的今天,更是如此。例如:当家庭人均收入发生变化时,不一定就直接地即刻引起生育率的显著变化。然而,如果妇女哺乳期普遍缩短,则生育率往往就会随之上升(因为妇女一般在哺乳期无生育能力)。相反,当避孕措施被普遍采用时,生育率又会显著下降。总之,这些中间生育变量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可以直接地影响到生育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机制,从环境承载力角度分析了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在特定空间内相对稳定时,若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超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与承受能力,这时经济发展就要受到人口增长的困扰。其次本论文运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和协整技术研究了中国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相互作用数量关系。结果为:在短期内,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却对人口增长率有显著影响;从长期看,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控制人口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只有促进经济发展,才能更好的控制人口增长,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为人口所构成,人口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的变化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发展也要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约。社会和人口本是不可分割的同一实体,而现代科学研究的深化却要求学科体系越来越趋于细致严密,这就使得社会学和人口学各自形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而社会学自身又派生出多门分支学科,人口学也向多分支学科发展,人口社会学就是在这两门学科之间成长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关于它研究的对象,众说纷纭,各有所见,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人口变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口社会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与特性,正确处理人口社会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对策。至于其研究的目的也可以归结为:从理论上探索影响人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谋求两者协调之道,引导实践,以利于全体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并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繁荣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