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至少始于明朝初期.清朝康熙年间,中国已在台湾"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开始涉及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从"夷"到"番"再到"山胞"的称谓变化,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或台湾当局使台湾"原住民"从"化外异族"变为"化内之民"的过程.而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则把台湾"原住民"称作"蕃",后又改称为"高砂族"."原住民"族称变化中隐含的政策变化,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政治生态和"台独"势力,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轴的台湾"原住民"政策和试图使台湾"原住民"迅速走向汉化的政策意图,为80年代以后兴起的"原住民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农业一直是中国各民族重要的经济形态,很多民族长期以来形成了重视农业、以农作物种植为中心的价值观以及形式多样的风俗和信仰。台湾原住民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一支,以农耕为主业,农作物的丰收与否,对其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认为人的一切吉凶祸福皆与广义的神灵存在有关联的族群部落中,祈求物产丰收、消除灾祸的种种祭祀仪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关播种、收获的种种祭仪成了共同祭祀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台湾的行政管理至少始于明朝初期。清朝康熙年间 ,中国已在台湾“原住民”居住地区设置行政管理机构 ,开始涉及对台湾“原住民”事务的管理。从“夷”到“番”再到“山胞”的称谓变化 ,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或台湾当局使台湾“原住民”从“化外异族”变为“化内之民”的过程。而日本帝国主义在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期间 ,则把台湾“原住民”称作“蕃” ,后又改称为“高砂族”。“原住民”族称变化中隐含的政策变化 ,对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台湾的“原住民”运动、政治生态和“台独”势力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山地平地化”为主轴的台湾“原住民”政策和试图使台湾“原住民”迅速走向汉化的政策意图 ,为 80年代以后兴起的“原住民运动”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台湾原住民研究肇始于清代理番时期的采风民族志,日据时期开启了近代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调查研究阶段,光复后台湾学者主导的原住民研究,在民族志调查与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层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进展。近年来,台湾学者原住民研究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台湾原住民与南岛语族的区域文化关系的错误倾向。以最新的民族志调查研究为基础,通过多学科整合研究,重建台湾原住民的民族起源、历史与现状、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等重要课题,是新时期大陆学者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5.
台湾的原住民运动兴起于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在族群化、民粹化的政治背景下 ,台湾的原住民运动从其产生之初起就混杂着民粹的因素。原住民运动在中前期发展阶段 ,在民粹手段和社会动员等方面与台湾的政治反对派互相借重 ,并形成策略互动。而台湾原住民的“正名”诉求则是由国民党籍的原住民“民意代表”和原住民运动相互配合得以实现的 ,台湾的原住民政策也由此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正名”实现后 ,台湾的原住民运动开始分裂并趋于衰微 ,但同时愈加民粹化 相似文献
6.
原住民是台湾人类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学对原住民的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台湾人类学原住民研究在日本殖民占领、社会复员、现代化和政治解严后至今四个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动力和学术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就人类学的知识形态和社会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作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异文化视野下的台湾原住民“统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梳理在异文化视野下台湾原住民"统称"的演变及存在的问题.历史上,台湾原住民被统称为"夷"、"番(蕃)"及"高砂(山)族"等,是外部世界、尤其是汉文化对于台湾原住民各族群缺乏深刻认知的背景下,附加于内涵复杂、文化多样的台湾原住民上的概括性"符号",没有反映原住民各族群的自身认同、文化记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族称".康、雍以来相继出现的"野"与"化"番、"生"与"熟"番,日据时代的"高砂(山)"与"平埔"蕃等两类称谓,也只是区分了原住民汉化程度的深浅,没有反映不同族群的文化差别,仍无法摆脱模糊认知、笼统概括的误区. 相似文献
8.
一、服饰形制
1.平埔族
平埔族先“男裸全体,女裸上身。”(清黄淑敬《番俗六考》)后以弓箭、标枪或玛瑙珠等物与汉人交换棉衣,始有衣服。 相似文献
9.
自明代以来,中央政府就相当关注台湾地方事务,台湾一词在正史典籍中的浮现也始于明代。人类学和民族学在近代传入中国后,林惠祥先生于1929年亲赴台湾进行考察,其《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由此也成为中国学者研究台湾原住民的开辟荆榛之作。台湾原住民的族源和历史是林惠祥研究的核心和重点,林先生在这方面的贡献至今依旧值得后世学人学习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台湾岛上已有人类居住。这些原住民。是由亚洲大陆或南洋群岛泛舟渡海而来的。他们迁居台湾岛后,因海洋阻隔之故,与外界鲜有接触,并且彼此间也甚少往来,经过漫长的近乎封闭式的原始部落社会,逐渐依地理形势、血缘组织与祭祀习俗,形成数十个族群。 相似文献
11.
12.
"台独"势力自李登辉和民进党人执政以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海外华人纷纷作出强烈反应,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的原则,要求台湾当局放弃分裂祖国的图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只是由于美国的武装干涉,台湾问题才从一个纯粹的中国内政问题演变成为涉及中美两国关系的、敏感的"国际问题".尽管如此,台湾作为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也没有改变.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关乎数千万海外华人的命运.为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为海外华人的根本利益、为维护国际道义计,全球华人可以从政治、文化、经济诸方面,对国际社会、对台湾当局施加积极影响,遏制"台独"势头,促进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事业. 相似文献
13.
14.
谢继昌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5):21-27
沙阿鲁阿族是台湾原住民邹族的三大族群之一,以三民乡民权村的沙阿鲁阿族来看,民权村的原住民以布农族为主,其次为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通用的原住民语言是布农语,沙阿鲁阿族和堪卡那福族的后裔,多年来被视为或自视为布农族而不自觉.但近年来随着族群意识的高涨,后二族群的后裔,纷纷挺身而出,声称自己的族群认同.从中我们看到国家与地方的折衷以及不同族群间的冲突与妥协.如何为族群间寻求一相处之道,是今日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翁玲玲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4):44-51
以台北女性为主体,从健康、美丽以及权力等三个角度切入,探讨台北女性以何种身体现,如何透过身体的知觉与实践来呈现自我,如何创获运用其经济与文化的资本,在社会场域中争取更佳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西藏新见两通摩崖碑刻与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秋天 ,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东侧断崖处 ,为“藏族石刻文化学”科研课题补充、核实有关材料 ,逐幅考察摩崖造像 ,发现了两通摩崖碑刻。由于后世其他内容的叠刻与彩绘 ,加之自然的损毁 ,辨识极其困难。也正因为直接从岩石上认读不畅 ,回家后四处翻书查典 ,但均无片字收获。几年来 ,曾又十数次前往并携相关工具和材料试图退去造像彩漆 ,使覆盖在其下面的文字显露出来 ,可此法并不奏效 ,每举收获甚微 ,但几年下来还是积累了一点。现结合直接导致这些碑刻遗存的历史事件 ,就清中央“驱准安藏”政策及其对西藏的经营思想做点探讨 ,一…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在“二战”前采用“盎格鲁·撒克逊化”的民族同化政策 ,强迫非英裔种族转变民族意识 ,按照盎格鲁标准归化为加拿大人 ,遭到失败后转为以英、法裔文化为主导的将各种文化整合为一种新加拿大式文化的“民族熔炉政策” ,又引起土著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满和愤慨 ,最后采用了多元民族文化政策。作者通过考察揭示了这一演变过程并论述了它对多民族国家制定民族政策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艾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3):80-83
1895~1945年,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台湾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在斗争中,台湾同胞始终坚持中华民族主义,始终认同祖国,这种强烈的祖国意识正是当今两岸人民反台独、反分裂、共促中华民族走向祖国统一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