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点评     
博士县官灵么? 据《河南日报》报道,从2002年9月7日开始,郑州市对当年通过公开选拔、挂职锻炼和引进的58名具有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12-12
山东副厅人选六成是“70后” 9月21日.山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披露,9月22~30日.该省将公开选拔的15名副厅级领导干部人选进行任前公示。学历层次高、年龄较轻、综合素质好.是这15名人选的显著特点。公告显示.拟任用人选中有6名是博士,7名是硕士。同时,在这15名人选中.有9名是“70后”.年龄最大的45岁。年龄最小的34岁。  相似文献   

3.
《领导广角》2003,(4):12-12
此时,距郑州市2001年6月引进第一位博士从政,已经近两年。至今,郑州市已引进了52名博士直接担任副处级干部。2003年他们仍继续引进博士,计划三年内达到150名,使全市县处级领导班子中都能有一名博士。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1,(33):24-25
四川省是全国率先实行公选领导干部的省份之一,实施统筹公选更是全国首创,一度被外界称为中组部的“试验田”。17年来,先后集中组织开展大规模公选7次,市县两级组织开展公选650多次,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各级领导干部近万人.其中厅级领导干部114名、县处级领导干部733名、科级领导干部上万名。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5年11月14日德阳、宜宾市委组织部下发的《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公告》,此次公开选拔在全省范围内打破身份、地域、资历等限制,共选拔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公选的基本方法是采取“2 1”的模式,总分450分(宜宾另加50分)。“2”即基本知识测试、实际能力测试;“1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26):10-10
连日来,昆明市公开选拔的60名挂职副县级领导干部在结束公示后陆续走马上任。由于这批领导干部的年龄都在24至35岁之间,其中30人是“80后”,一时成为媒体和公众议论的焦点。据6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为保证公开、公平和公正。公选的笔试和面试均是委托省外单位出题,面试过程全程录像,昆明市纪委监察局对公选工作进行监督,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选拔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出现“关系户”。许多网友对此次公选中多达半数的“80后”表现出复杂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近年来全国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一些地方公开选拔从副县级到副厅级领导干部的公告、启事,不时出现在新闻媒体上,使得悉者油然而生一种“机会来了,试试看”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干部任用条例》中明确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适用范围、条件和程序。那么,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过程中,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好十六大精神和《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切实防止和抵制公开选拔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考察与监督到位?  相似文献   

9.
我参加过两次副厅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笔试都取得了好成绩,面试中虽名落孙山,但收获不少。后来又参与了一次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笔试和面试命题工作,主持了一次副科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从参与竞争的实践和工作的实践看,要在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王娟 《决策探索》2004,(5):74-75
几年来,河南郑州市邙山区一中先后被省教委命名为“五爱”教育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花园式学校”,被市教委授予“文明学校”、“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同时,在各级学校竞赛中,有23位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级辅导奖;有11位教师先后获得省级辅导奖;有75名学生先后获得了国家一、二、三等奖,50名学生获得了省级一、二等奖。在2001—2002年中招中,所参考的八学科均居邙山区第一名。特别是在2002—2003年的中招中,该校500分以上学生多达58人。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委15日发布新闻称,从即日起,将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 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符合条件的在编人员,公开选拔包括国资委副主任、规划局副局长在内的12个市管领导职位。这次公选是继2000年开展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之后,重庆又一次开展的公开选拔市管领导干部工作。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09,(18):18-18
5月4日,昆明市政府宣布,向全球公开选拔40名经济学博士任副县级官员,以引进一批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这是该市首次将选才范围扩大至海外。  相似文献   

13.
张彦军 《领导科学》2012,(20):49-50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已经从直接任命转向民主推荐、竞聘上岗、公开选拔,干部管理也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践证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有效改革,对于挖掘干部中的优秀人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发展。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民主推荐执行不力。1995年、2002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  相似文献   

14.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这种新型的干部选拔方式,是我国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对传统的领导干部委任制的一个新的突破。从1984年宁波、深圳、厦门、广州等沿海城市招聘人才发轫的公开选拔,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职位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5.
举措     
《领导文萃》2008,(21):10-11
黑龙江:颁发希望工程园丁奖;河南:公开选拔博士、硕士担任县、乡副职领导;赣州:千名大学生“村官”活跃赣南乡村。  相似文献   

16.
张永 《领导科学》2003,(9):30-31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集中地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扩大用人民主,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推进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在推进公开选拔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坚持扩大范围,逐步提高比例,体现“广泛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虽然在全国各地已经得到推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着各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从局部地区看,也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制定临时性实施方案的多,制定长期性实施办法的少;公开选拔的职位,在政府机关的部…  相似文献   

17.
新晃县积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从1997年开始就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科级领导干部,并将公开选拔拓展到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以及干部职工的录用上。9年来,通过公开选拔,90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进入了领导干部队伍,337名优秀人才进入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从45.2岁降到41.3岁,逐步实现了干部队伍年轻化。一、基本做法不拘一格,确保公选工作的开放性。新晃县在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中,大胆突破了一些条条框框,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参选标准,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除要求报考人员具备《干部任用条例》要求的必…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是党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成功尝试,它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但是,伴随着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深入发展,当前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运行中暴露出理念有待统一、制度有待完善、岗位分析不到位甚至缺位;测评方法和技术不科学、公开选拔配套制度不足、周期长及成本大等问题,这影响了其优越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针对其在运行中的问题,促进理念的统一、完善制度结构体系、采用先进的测评方法和技术缩短周期与降低成本、切实提高公开选拔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公开选拔制度改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作为干部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已在全国逐步推开,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实施与推广,为拓宽选才用才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公开选拔更能直接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因而也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成为近年来组织工作的一个热点。为维护公选工作的严肃性与准确性,组织部门在组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中要切实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